科学课在你的想象中是什么样子的?记者走访海口市的部分中小学,发现目前我市科学课堂由于缺乏监测机制,不同学校之间的课堂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乡镇的学校,科学课堂基本形同虚设,难以正常开展。上好科学课并不容易社会上普遍觉得科学课的老师非常轻松,然而采访中记者从老师们口中得到的反馈却是,要把科学课上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虽然小学课本知识非常浅显,从大人看来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必须要通过各种实验操作教孩子们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由于现在的科学课课时并不充分,要在有限时间内保证课堂之间的连续性,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同时又要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科学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海南华侨中学的科学课老师王小勇连续十几年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走进他的办公室,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教具和学生的创新作品,作为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操作的科学老师,他自己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和学生们的探索以及给自己的充电上。“现在学生的主课负担比较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而我当然就要牺牲自己的业余生活了。”许多学校缺专职教师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海口的科学课程在大部分学校都有开设,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专职的科学老师,有些学校用数学老师兼职科学课,有些学校则让年龄大的教师用来承担科学课的教学任务。有的老师甚至承担三个年级的科学课任务量。记者调查中发现,小学普遍存在专职老师少、专业力量不够的现象,其中乡镇小学的问题尤为突出。虽然乡镇学校大多已经在均衡化后配备了实验室,但是实验器具仍相对缺乏,而学校编制缺乏也是造成学校科学专任教师不足的原因之一。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课改办吴忠喜负责督查科学学科课,他经常在检查发现,因为科学学科没有纳入考试体系,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对于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有些学校甚至存在“上级检查时开科学课,检查走了无所谓”的情况。“学校、家长的教育观跟高考结合捆绑,不能考试的科学课自然不受重视。”部分学校开展得不错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学校的科学课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科学教育课的设置十分有序规范。全校注重科学技术的教育,特别任用10名专业科学老师,配备2间规范化实验室,并由教导处直接统筹课程开展,每周两节科学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创新和科学创作创新两部分,根据年级高低量身定制。如开设的观察蚕宝宝、培育小豆芽等课程,是为了培养三四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意识;开设的物理力学、地球重心理论等课程,主要是面向已具备初步科学理论的五六年级学生。
年11月18日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欢迎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