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专递蔡旭走进江西大旅社的192

走进江西大旅社的年(三章)[海南]蔡 旭25号房间走进江西大旅社,我便急着要找25号房间。这座灰色4层大楼96个房间中,最重要的那个房间。它偏于2楼的一角,就在楼梯拐角的地方。座落在中国革命危在旦夕之时,一个转折之处。年7月底,正近而立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被历史订下了这个房间。透过落地玻璃窗,看得见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及一触即发的星火。微黄的电灯光照亮了不眠之夜,老式电话机串连着一颗颗期待的心。穿衣镜中,似乎还收藏他审时度势的神情和当机立断的身影。我听到了他举足轻重的脚步,让整个世界都感受了震动。8月1日凌晨,他从房间走出来,挥手之间引发了一场暴动。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此刻打响。人民军队宣告了诞生!25号房间从此走进了历史课本。我看见许多人同我一样,排着队进来拜读。让一颗颗各种年轮的心,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激动不已。凌晨两点的时钟这座钟走得很快。不快不行啊!中国革命到了极端危难的时刻,生死存亡的命运作出了决定:要抢时间。这座坐在江西大旅社喜庆礼堂的时钟,此时不再面对寿宴或婚礼。它目击了起义总指挥部那场激烈万分的辩论。亲见了张国焘的百般阻拦与周恩来的拍案而起。听到前敌委员会作出的武装起义的决定。不快不行啊!革命与反革命的武装,都正在夜以继日地急行军。由于叛徒的出卖,原定4点的起义时间,不得不提前。干柴烈火都已俱备,就等点燃一根导火线。时针指到两点,这是年8月1日的凌晨。一记惊天动地的枪声,翻开了人民军队史的第一页。这座走得很快的钟,此时停下了脚步。它说,它要给历史,作出见证。警卫连中的一个名字江西大旅社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一楼有一间警卫连的宿舍。在门口的标牌中说出了一个名字,很熟悉,一个响亮的姓名。粟裕!他是共和国的第一大将。当年他是南昌起义警卫连,一名普通的士兵。我仿佛看见这位20岁的来自湖南会同的侗族青年,站岗放哨的身影。又不时叠映出一位杰出的军事战略家,深谋远虑出奇制胜的神情。井冈山斗争,浙南游击战,新四军先遣队,苏中七战七捷,直至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位百胜将军的简历,在战火硝烟中写成。而最初的一页,在警卫连的名册上,平淡地显现。我站在警卫连门口,伫立良久。总想从宿舍简单的摆设中,找出什么隐藏的答案。一眼望穿的宿舍,没有开口。因为,从士兵到大将,从平凡到伟大的道路,要用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生命,才能证明。蔡旭,广东电白人。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不退休散文诗人,居珠海。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坐在生活的一角》《海之珠珠之海》等27部,散文集、短论集9部。订阅:可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链接直接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4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