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怎么办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舌尖上的故乡
(五章)
蔡旭
捞粉
炊熟的河粉,切成条。
不加猪杂、牛肉、海鲜,一片素色,犹如故乡的云。
不用炒,也不上汤,干捞,老家特别的吃法。
浇上酱油、香油,尤其是蒜蓉,关键的关键。
嫩,滑,顺溜,喷鼻的香。
抹完嘴,一股爽快的感觉在胸间回荡。
八百里外一座别人的城市,干捞粉也已广为流传。
原来,老板与厨师也一口同样的乡音。
当然,最铁的追捧者是一群退休的老乡。
他们的童年,早就被捞粉美化过。
是谁说,万物都有返老还童的心?
儿时的美食,一生的最爱。
蚝炸
蚝炸的妙处是内软外脆。
酥脆的是米浆糊成的外皮,柔软的是生蚝,鲜嫩的代名词。
更妙的是可以亲见它的生成。
一勺裹着许多生蚝的米浆潜进油锅,不一会,就浮起一艘喷香的游艇。
点几粒椒盐,包一片生菜。才不会上火,别有风味。
一个小摊坐在黄昏的街口,围拢着一排等候的大人,及一圈渴望的小眼睛。
那些小眼睛,并不是每次都能偿愿。
总要观望多少回,才有一次心满意足的品尝。
正因机会的难得,才有了更多的回味与挂牵。
据说一位从小被拐卖的人,在远方偶然尝到了它的美味。
忽然唤醒了童年的味觉。
连忙追问掌锅师傅从何处来,竟然找回了他丢失的籍贯。
还天外归来,哭倒了一片望眼欲穿的亲人。
炒米饼
把大米炒熟磨成粉,用黄糖浆、鸡蛋、绿豆粉搅和作皮,为此酥、脆。
用花生、肥肉、白糖作馅,为此甜、香。
用土灶、荔枝木炭烘烤,为此有乡土味。
家乡的炒米饼,从小就让我津津乐道。60年过去,至今嘴边还挂着童年的味道。
据说是我们的老乡、南北朝冼夫人转战岭南的军粮。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如此聪明的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当然会创制这种当年的压缩饼干。
友人从家乡寄来一箱炒米饼,唤醒了我的乡愁。
舍不得一下子吃完,每天都可以回到故乡。
岂止是“保质期9个月”?
从我的儿时算起,已保质了60年。
从冼夫人算起,已保质多年了。
红心鸭蛋
外来者的天空,认不出哪一片是故乡的云。
在外地这座城市,也很难找到故乡的标记。
终于有一天,一家专卖店亮出故乡的名字,还亮出了“红心鸭蛋”——
那是故乡名优特产的名字。
它的特,在于用红色改写了蛋黄。
谢绝了售货小姐的推介。我知道那颗红心的由来。
我也是同麻鸭一样在海滩长大的呀,我知道那些鱼、虾、蟹、贝与海藻,怎样日积月累,才酝酿成一颗硕大的红润。
蛋白嫩滑如玉,蛋黄流油喷香,切开那枚咸蛋就明白了。
听到我的乡音,售货小姐也明白了。
我也是吃鱼、虾、蟹、贝与海藻长大的,也会有那颗红润的心愿。
不用讨价还价,它的诚实与我的欲望都不会打折。
提一箱红心鸭蛋回来,我要让外地长大的儿孙,也记住故乡的味道。
即使像云一样在外面飘荡,也不是没有故乡的人。
故乡的味道
水东芥菜的名声,早走出了家乡的县城,风靡了北、上、广、深、港的餐馆。
以通透的碧绿,卷心如灯笼的姿态,无渣而微甘的通感,而有口皆碑。
更绝的是它的脾气。据说从一米高处撒手跌落,叶瓣会自然四散,多么爽脆!
令长年出门在外的我,只有在梦中,才能品尝它的美味。
那天在外地的城市,发现它竟然与菜摊打成一片。
让我平静的心湖,溅起一个叹号,又跌落一个问号。
我知道,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产量很少。
我无须假装失手把它跌落在地,也可检验出它山寨的出身。
不过,我还是捧了两棵回去。
不加配料,清水白灼。
明知它不是真的,毕竟它总算近似——
故乡的味道。
蔡旭,年生,广东电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主编,居珠海。
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28本,短论集《散文诗创作手记》等5本,散文集《圆月照方窗》等4本。
“琅江好诗文”大赛公告
为传承沙琅江流域文化传统,弘扬家乡人们的爱心品质,激励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提高文学素养,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风气,由沙琅江源头那霍经济文化促进会筹委会、那霍中学、那霍东方艺术幼儿园、演绎千象编委会、官演武文艺创作室、电白区一线香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珍稀奇楠沉香园、南粤作家编委会、粤西文苑编委会、那霍中心小学、水石水学联合举办“琅江好诗文”大赛活动,特公布大赛规则如下:
一、大赛题材范围与内容
1、大赛作品以沙琅江(袂花江)流域为主而不限于沙琅江流域特定的地域性素材。
2、大赛作品以正面为主而不限对社会、人与事的积极探索与思考。
3、大赛作品以诗、散文诗、散文为主而不限其它文学体裁。
4、大赛作品反映爱国爱家、乐于助人、见义勇为、遵纪守法、博爱仁慈、孝敬师长、勤恳纯朴、劳动致富、团结友爱的动人事迹和崇高品质。
5、大赛作品反映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勇创辉煌的先进事迹和高风亮节。
6、大赛作品反映地方文化、自然景观、历史变迁、经济建设、教育风貌、风俗人情、人物杰才、镇容村貌、道路交通、环卫保护。
7、大赛作品要情景交融、有真情实感,雅俗共赏,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二、大赛作品投稿、通联方式。
1、参赛作品分为社会组和学生组两项。稿件要注明“琅江文化好诗文大赛”和作者姓名、简介,社会组或学生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2、诗歌行以内,散文诗和散文字以内。
3、所有参赛作品通过“演绎千象”和“官演武文艺创作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1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