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11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晶晶)近期,受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影响,我省个别市县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截至10月9日零时,全省共报告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均为轻症病例,现3例已经痊愈出院,2例正在隔离治疗。其中海口市2例,澄迈县2例,万宁市1例。5病例均被及时发现、报告并隔离治疗,现我省无本地病例报告。
海口今日灭蚊防控登革热全民动手消灭蚊虫孳生地海口网10月11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晶晶)今年,我国多地出现登革热感染病例报告,尤其是毗邻我省的广东省,近期出现了登革热疫情的暴发流行。为防止疫情传播,海口市副市长李杰在10日下午召开的海口市登革热防控工作会上要求,10月11日,由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同时,市卫生主管部门紧密部署了下一步的防控工作,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及时应对处置输入性登革热
9月26日,我市报告了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0月1日万宁市报告的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也曾在我市多个地点停留活动。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海口市卫生局于9月26日紧急组建了流调组、消杀组、检验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队伍,组织专业人员对疫点进行及时有效处置。目前,2名病例已治愈出院,所有密切接触者身体状况无异常,全部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此外,市卫生部门抽调专门人员对疫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和流行风险评估,并提出防控建议。组织各区对重点地区和场所开展紧急灭蚊、清理积水容器等消除蚊虫孳生地等工作,累计消杀面积万余平米,烟熏下水道12万余米。
紧密防控杜绝本土性登革热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监测力度,海口市在各区扩大监测范围,截至10月9日,累计调查户,各疫点周边登革热媒介布雷图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此外,市卫生局组织开展发热疑似病例监测,启动全市医疗机构发热病人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强化发热病人的动态监控并定期进行分析。
同时,为提高接诊医生早期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的能力,海口市组织市、区两级专业机构对驻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镇卫生院、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重点单位的业务骨干进行师资培训
重点加强对登革热病例的敏感性、病例的早期识别、病例的报告、诊断和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管理与感染防控、风险沟通等内容的培训,并要求各单位再进行全员培训,截至10月9日,累计培训人,督导医疗机构家。
全民动手消灭蚊虫孳生地
因为登革热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做好蚊媒控制工作,市卫生局要求,疾控机构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媒介伊蚊监测,及时上报监测情况和建议,并落实应急物资的储备,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准备。医疗机构要规范发热门诊运作和管理,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病人归口诊治和管理,严格排查疑似病例,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措施。
李杰要求,10月11日,由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彻底开展一次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利用各种条件向群众广泛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呼吁全民动手消除蚊虫孳生地。会议启动问责制度,要求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对工作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有关责任。
如何传播?哪些人易传染?登革热防治海南民众需知道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二、登革热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当蚊子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随后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蚊子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蚊子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
三、传播登革热的蚊类主要有哪些?
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为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
四、哪些人易传染上登革热?
人们对登革热普遍易感。在流行季节,从非流行地区进入流行地区的人容易受到感染,如到东南亚等地旅游、探亲、劳务、经商者。登革热病毒分为4型(Ⅰ、Ⅱ、Ⅲ、Ⅳ)。感染登革热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但患过由某一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还可以感染另一型病毒。
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的最初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