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慎入又脏又臭比墨水还黑的河水竟在

本报今起推出大型调查报道《深圳水经注》,真实呈现深圳河流污染现状。通过调查为深圳水污染把脉,为破解河流污染问题集思广益。

深圳河流污染再调查

年是深圳的城市管理治理年,面对城市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圳各相关部门痛定思痛、直面现实,力图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猛药去沉疴。深圳水污染治理则是城市管理治理年一项颇为重要的工作。

水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深圳水污染问题一直是深圳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苦涩记忆,污黑的河水让每一个热爱深圳的人为之心痛。遍布深圳的条河流,以潺潺流水哺育滋养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你我,像血管一样穿梭蜿蜒于这片土地。然而地上的高楼越盖越高,地下的血管却重症缠身,茅洲河、沙井河和深圳湾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墨汁一样的茅洲河河水在明媚阳光下与河床上长满的绿草形成强烈反差。深圳晚报记者赵青摄

河水乌黑、恶臭连连、垃圾遍河、鱼虾匿迹……这是如今沙井河、茅洲河的真实写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日,这些触目惊心的河流现状,已经与时代趋势格格不入。

与茅洲河、沙井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经半年光阴,深圳湾已经改善良多。深圳湾从年中开始加大治污力度,半年后情况已经大大改善。

多年来,茅洲河、沙井河和深圳湾污染问题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这些污染治理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经多次整治,水质却未有较大改观。《深圳晚报》此前也多次以大篇幅报道这一问题:年8月本报曾推出《大河病灶》专题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实地走访,直面河流污染状况,剖析水质污染原因,为解决问题集思广益;年6月本报曾推出《深圳湾污染》系列报道,为还深圳湾一片蓝天碧水而大声疾呼。

站在深圳城市管理治理的重要节点,面对河流水域污染的沉疴积弊,在年元旦前夕,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编委赵青率领多路记者再次出发,以茅洲河、沙井河和深圳湾为调查样本,历时数日,从河流源头徒步走到入海口,记者步跋泥泞,不辞艰辛,只为亲身经历,力图将最真实的河域污染情况,展现在公众面前。

今后十天,深圳晚报将推出《深圳水经注》系列报道,记叙记者实地徒步经历,还原河流污染现状;遍寻沿岸新老居民,讲述河流前世今生;调查河流污染原因,剖析治理因何而难;汇集社会各界声音,为破解河流污染问题集思广益。我们将努力通过有力度有深度的真实呈现,为重还蓝天碧水振臂高呼。

茅洲河、沙井河、深圳湾周边工业用水、生活污水等不断流入

立此存据:

从源头一潭清水变成入海口处黑臭水体

茅洲河和沙井河蜿蜒流淌于深圳的西北角,流水潺潺,水声激荡,哺育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今,污水横流,垃圾泛滥于往昔清澈的河面,污黑的水流似是刻划在深圳大地上的一道伤疤,痛彻每一个热爱深圳的你我的心扉。站在茅洲河和沙井河仍旧清水盈盈的源头,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染黑了这一旺碧水?望着茅洲河和沙井河已经污黑发臭的下游,我们不禁沉思,该怎样还一片碧水蓝天?

年12月29日下午,记者在石岩水库坝下看到的茅洲河干流,从水库引出的河水清澈明净。

墨汁一样的茅洲河河水。

年12月29日,上沙村排入深圳湾的排水渠,水质发黑,散发臭味。

年12月30日上午,深圳晚报记者正在茅洲河塘尾村河段徒步,沿岸有大量生活垃圾。

年12月31日,沙井河闸口处的淤泥堆积在一起,似油污一般。

沙井河宽阔的河面上满是黑泥,一些河段淤泥过多,几乎成了“无河水”的状态。一处排水口正往河里流着黑水。

深圳河的排污口情形。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提供

年1月2日,深晚记者终于走完茅洲河全程到达珠江口伶仃洋。

深水之痛:

曾经的水鸟天堂如今令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三大被污染水体久治不“清”各方发力仍旧困难重重

圳痛之1

茅洲河

曾经从河里挑水吃如今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据传,茅洲河因处处生长着茂盛的茅草而得名,是水鸟的天堂。史料记载,历史上茅洲河流域内船舶云集,集市繁荣。在老人们的记忆里,几十年前,茅洲河河水仍然清澈见底。

12月30日下午,茅洲河支流木墩河内的污水。深圳晚报记者李珣摄

生于河边、长于河边的公明塘尾村麦先生回忆起茅洲河的过去,总是无限感慨,“以前这里的河水非常清,我们小时候经常去冲凉、抓鱼,河里不仅鱼虾多,甚至可以直接挑水做饭。”仅仅20多年,茅洲河由清变黑,成为沿岸居民挥之不去的隐痛。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茅洲河流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成了茅洲河的主要污染源。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此前的一项监测结果显示,茅洲河干流和15条主要支流水质均劣于Ⅴ类,氨氮、总磷等指标严重超标。

河道变成垃圾场

发源于羊台山北麓的茅洲河,流经深莞两地,是深圳最大的河流水系,全长41.61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自东南向西北流经上游的石岩街道、中游的光明新区后,茅洲河流经宝安区,在沙井街道民主社区汇入珠江口伶仃洋。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条母亲河级别的河流近年来却以“脏臭”闻名于珠三角。

年11月24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专程调研茅洲河综合治理工作,并指出治理茅洲河污染是省、市重大工程,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重点工作。

年以来,市、区环保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执法行动对茅洲河流域内的企业下达处罚宗,罚款万元,对43宗涉及刑事犯罪的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排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调查了干支流主要排污口22个,排查污染源排污管网约公里,设置断面监控点7个和支流监测点30个。

茅洲河管养单位的工作人员向深晚记者坦言,刚入驻茅洲河时,河水奇臭无比,且杂草丛生。他们一边忍受着茅洲河的气味一边进行河道巡查。

沿着茅洲河走一遍,会逐渐发现,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的上游干流就已经污染严重。对于恶劣的水环境,沿河居民苦不堪言,甚至连经过处理的自来水也不愿使用,茅洲河的“最臭”恶名,几年前就已闻名全市。

深晚记者在石岩水库坝上看到,水库内清水盈盈,茅洲河自坝下流出,沿河两侧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明净。而待茅洲河从地下穿过光明新区星湖路两侧的工厂,便在数百米外摇身一变成了一条垃圾泛滥、又黑又臭的河。

深晚记者在松白路桥上看到,各类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堆满了宽约5米的河面,夹杂其中的还有大量黑色的污泥和泛起的泡沫,乌黑的河水已然凝结,记者已无法观察到河水的流动,远在50米外便能闻到刺鼻难耐的气味。而在桥下,记者发现桥洞内壁上有一个直径约20公分的排污口。

支流是“污染大户”

早在年,总投资17.5亿元的茅洲河干流中上游段综合整治工程就已经开工,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沿河两侧修建截污箱涵。所有的污水直接从箱涵流入各污水处理厂。然而到今天为止,茅洲河依然没有完全甩掉“黑臭”的标签。

据不完全统计,茅洲河全程共有14条支流。这些支流大都是从附近的居民区或者工业区流入茅洲河。记者一路看到的支流中,除木墩河河水经过光明污水处理厂处理过显得很清澈外,其他支流大多还是污水,有的漂浮着大量的固体垃圾。在其中一条支流,记者在拍照片时,一个易拉罐“砰”地一声掉进了河里。抬头望去,易拉罐来自紧挨着支流的一栋工厂宿舍5楼的某个窗户。

“你看水流到这里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其实跟这些支流有很大关系。大部分支流是作为排洪渠保存下来的,但由于沿线人口密集,工厂众多,所以污染很厉害,基本上这里面的污水是茅洲河中下游污染的主要原因。”负责茅洲河管养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由于截污箱涵尚未完全贯通,因此有些支流的水并不能完全流入箱涵,从而进入污水处理厂。而在已经铺设箱涵的支流与干道交汇处,记者观察到支流与箱涵也并非“无缝对接”。

“箱涵修得低,支流的河水稍涨一些就直接流进茅洲河了。现在还不算明显,到七八月份河水涨起来的时候,污水哗哗地往河里排。”附近一位居民说。

圳痛之2

沙井河

先天缺陷后天欠账沙井河水仍黑臭

据宝安区水务局在年出版的《宝安区水务设施统计手册》中介绍,沙井河是茅洲河的一级支流,是松岗街道与沙井街道的界河,起点为岗头水闸,由南向北折向西蜿蜒而行,于长安食品公司对面汇入茅洲河。河长6公里左右,流域面积28.11平方千米。

沙井河上游段,被污染的河床在太阳的直射下似乎干裂了,犹如被剥掉的层层死皮,触目惊心。深圳晚报记者汪阳摄

由于全河段为感潮河段,河流淤积严重。据资料显示,沙井河上游宽40米,河口宽80米。沙井河,一条普普通通的内陆河流支流,年初,因有网友痛陈沙井河多年污染,悬赏10万元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一时成舆论热点。

同样在年,《宝安区河流治理大会战工作方案》正式实施,不过,先天自然地理因素的短板,后天规划整治的落后,时至今日,河水乌黑,臭味熏人,依然是沙井河的常态。

垃圾虽被清理臭味仍然明显

沙井街道北环路,“益华电子城南”公交站北侧,岗头水闸屹立。水闸北面,即为沙井河,不细看很难发觉河水在流动;南面,新桥河、上寮河、万丰河以及一条排涝河的交汇区域,河床大半裸露,可见厚厚黑泥。

无论水闸哪一侧,河水都是乌黑如墨,臭味弥漫。

“除非暴雨后,河水会清一点,平时涨潮退潮时水位高低不同,但河水都是又黑又臭。”附近居民说。

沙井河道管养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沙井河此前并无专项管养经费,日常维护多是任务式的,年10月,宝安区下拨专项管养资金,沙井河日常维护常态化。资金到位后的首次集中清理,“河边和河面垃圾就清走了几百车”。

但他坦言,目前管养主要针对的是河面和河边保洁、河边绿化维护等。“垃圾捞走少了,水还是黑的,天气热时,臭味明显”。

宝安区年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包括沙井河在内的宝安区多条河流,水质劣于V类标准(属地表水水质最差级别),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河流自然缺陷后期治理欠账

特殊的地理因素,后天的规划上的调整和污染,造成如今的沙井河。

宝安区环保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沙井河是雨源性河流,河道中的水源主要来源于雨水和排入的污水;沙井河最终流入茅洲河,属茅洲河的一级支流,排入珠江口的茅洲河因为是感潮河流,涨潮时,河水受海潮顶托,无法排出,两方面因素影响,沙井河“水体很少能获得交换、更新”。

不过,上世纪90年代的沙井河和茅洲河,水质一度能达到Ⅲ类。

年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茅洲河流域水质目标是Ⅲ类,在丰水期,茅洲河可向石岩水库供水。

随着沙井、松岗被规划为宝安区大工业区,茅洲河流域不再被列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年,深圳市水环境治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析宝安区河流污染时指出三方面原因:原特区外河流治理欠账较多,特区外河道的建设与管理均缺乏资金与人员;沙井河沿线一些老村、松岗塘下涌等地居民侵占河道,河道两岸建筑林立,生活垃圾、污水直接入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圳痛之3

深圳湾

入湾河流和污水直排是深圳湾污染主力

年5月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李毅“图文并茂炮轰”深圳湾污染。市委书记马兴瑞当场表示,自己也多次去过深圳湾调研,深圳湾是大自然创造的深圳湾,无论如何,花多大的代价,都要把深圳湾改造好,“我去监督这个工程”。

深圳河是深圳湾污染源之一,图为深圳河排污口情形。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提供

年6月,深晚记者兵分两路,两次徒步实地查看深圳湾沿岸近20公里污染情况。6月份回应深晚报道时,市水务局表示,深圳湾片区共有入湾排放口47个,当中16个有污水排出。而随着后海片区入住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针对该情况,马兴瑞和同行的市人居环境委、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市水务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办公。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责任,研究解决对策,并提出具体整治要求。

半年时间,深圳湾污染状况明显改善,不过,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即使遏制住污染物入海,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深圳湾污水主要来自两方面

“入湾河流污染和污水直排是深圳湾污染的主要原因。”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说,一方面,由于流域污水管网不完善,大沙河、深湾一路、后海、蛇口等片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直排深圳湾,成为污染深圳湾的“主力”。另一方面,深圳河、大沙河、后海中心河、凤塘河及小沙河5条入海河流污染严重,陆源污染随河流进入深圳湾。而且,大沙河以及汇入深圳河的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等均采取沿河箱涵截污方式,只能解决旱季污水收集,雨季污水就随着雨水混流入河入湾。

不仅如此,深圳湾还存在水动力交换条件差的问题。深圳湾水体交换停留时间为22~25天,入湾污染负荷短期难以排出湾外,造成污染长期累积和水质污染加重。

治理深圳湾须先治理深圳河

深圳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对深圳湾的水质有很大的影响。

民间环保社会团体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调查的深圳河污染情况让人揪心。年,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培养了30名流域污染监督员,成立项目组对跨界河流的水质状况做了一系列调研和污染跟踪,对深圳河、布吉河、小沙河、观澜河、油松河等河流的重点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据了解,深圳河干流河水为灰黑色,悬浮物多,底泥乌黑,多处排污点仍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做调查之前我一直以为深圳河环境很好,结果跟想象中大相径庭,好多地方污染都很严重。”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中参与深圳河污染调查的王先生说。他表示,在长达七八个月的17次调查走访中,他时常看到排水口直接排出污水,并伴有恶臭。“岸边没有什么工厂,排放的基本都是生活污水。”

王先生告诉记者,深圳河水质目前为劣Ⅴ类。调查中,令他们印象最深的是罗湖商业城的一处排污点,大量黄色的生活污水直接流进了深圳河,臭味刺鼻,他们绕了一个大圈才了解到污水由罗湖商业城排出。

年11月27日,王先生等人拨打环保热线,对罗湖商业城排污点进行了投诉。同年12月10日,相关部门回复,称排水口污水由罗湖商业城排出,由于管网存在错接现象,区域管网改造难度大,整改需要一段时间。

“要想彻底改变深圳湾的污染面貌,深圳河是个绕不开的治理重点。”

深圳晚报|给生活更多希望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6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