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9日海口晚报一排醒目的大字标题跳进我的眼帘:“呼唤激情挑战极限树立形象发展海南,”内容是邢增仪女士发起首届横渡琼州海峡大奖赛的信息。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向组委会报名参加横渡琼州海峡。第二天,我应约来到大赛组委会向发起人邢增仪女士讲述了一位检察官要求横渡琼州海峡的心愿。从此开始了我作为一名53岁的检察官横渡琼州海峡的历程。后来的岁月中,在我三次横渡琼州海峡和多次参与横渡琼州海峡的活动,深刻感受了拥抱大海的快乐、磨难和艰险的历练,让我珍惜快乐人生。这是不经历横渡琼州海峡的人体会不到的感受。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从年首届横渡琼州海峡大奖赛开始,海峡上卷起横渡琼州海峡的波澜。不说横渡琼州海峡大奖赛在中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力,不说横渡琼州海峡项目如何发展成为国际泳联的一大品牌,也不说这一品牌如何因愚昧无知的横渡规则设计,使国际顶尖级的运动员也无法抗拒海流而“全军覆没”,让横渡琼州海峡国际大赛的品牌毁于一旦。只说横渡琼州海峡训练中形成的海牛队,其英雄壮举已经让世人看到了琼州海峡上的波澜壮阔。从年海牛队八勇士成功横渡以后,相继创造了25位中国警察团队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世界吉尼斯记录,让全世界为中国的警威、警魂喝彩;成就了《带着轮椅渡海峡》的大连残疾人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谢延红,在世界横渡海峡的历史上有了残疾人的新记录;开创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警李亦东一次性往返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一支独秀等25次横渡活动,为位梦想横渡琼州海峡的勇士,圆了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梦。
海牛队队长是横渡琼州海峡勇士们公认的海口市公安局特警队副队长吴启宇。勇士们亲切地称呼他“吴哥”。渐渐的,吴哥成为横渡琼州海峡的“魂”。海牛队的队员有本土的,也有从祖国各地的,他们都是各行各业中的骨干人物。
海牛队在训练中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令人感动,催人泪下。
邓鹰女士来自武汉,在横渡琼州海峡训练中,她已经怀有身孕,但横渡琼州海峡的激情,她却显得像是一只海浪里的雄鹰。我至今难忘她从大海深处游上海岸的微笑,难忘斜阳投向邓鹰在大海中的身影,如同“维纳斯”般的勃勃英姿。邓鹰自豪地说,在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的日子里,邓鹰的母亲正是怀着邓鹰的身孕,护卫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如今邓鹰成为横渡琼州海峡的骄子。我们联想未来,或许能看到邓鹰的孩子告诉世人,在母腹中已经是横渡琼州海峡的勇士胎儿了,让横渡海峡的历史代代相传……
年,我是一位53岁的检察官,在海牛队里年龄最大,游泳训练速度最慢。海牛队的团队精神,兄弟姐妹们的诚信与和谐,让我放下了自卑,体会到快乐。
吴哥为了成全我横渡琼州海峡的梦想,专门为我设计了训练方案。在一次海上训练中,遇上海峡深处被大轮船撞翻的小渔船。一位渔民站在被撞翻的小渔船底部,已经绝望地站了十几个小时了,随时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吴哥把渔民救上导航船,把训练用的食品补充给精疲力尽的遇险渔民,送渔民回到新海村。在深海训练中还曾遭遇八级大风,浪高五米。吴哥命令所有海牛队的队员,下到海中扒住船帮,确保导航船不被海浪颠覆。在吴哥指挥下,海牛队队员们死死地扒住船帮,使得导航船稳稳地起伏在海浪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吴哥稳站船头手把船舵,全身每一块肌肉都跳动起来,凸显出分明的肌肉线条美。他瞪着豹子眼,像“黑铁塔”屹立于风雨与海浪之间。李再明在大风浪里,像“浪里白条”在船底潜来潜去,一会儿从船的左璇潜到右琁,一会儿从右琁潜到左旋,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交加,乌云压着海浪,海浪起伏中又顶起了乌云。任凭黑云压顶,海浪翻滚。海牛队的弟兄们把住船帮,谈笑风生……。这一幕虽然过去多年了,但那一幕一幕鲜活的影子依然历历在目。海风、海浪、海牛队,和谐弹奏出的“生命交响乐”,永远回荡在我的心中。
为了圆我横渡琼州海峡的梦,海牛队全力以赴。中央电视台、海南电视台、海口电视台,海南日报、海口晚报做了广泛的报道。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派编导杨波团队跟踪录制了三集电视纪录片《执着十五小时》,先后在CCTV5、CCTV4《体育人间》栏目四次播出。这部电视纪录片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
大海见证了我三次横渡琼州海峡的磨难,拓展了我的人生心灵。我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横渡琼州海峡中得到了充分地宣泄。我在咆哮的海浪中怒吼,我在大海飞溅的浪花中欢笑,无边无际的大海充实着我的心胸。虽然前两次横渡琼州海峡都失败了,但我没有气馁,终于于年7月25日参加的退役军人横渡琼州海峡活动中取得了成功。上岸的时候,我跪在海滩上,面向琼州海峡三叩首。当我看到吴哥在海边为我高兴的时候,我不顾任何人的围观,抱着吴哥号啕大哭起来。在当晚的庆功晚会上,晚会主持人问我为什么要执着的横渡琼州海峡?我面对众多观众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三十一年前,我曾经是一位解放军战士。人民军队造就了我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我是一位检察官,仍然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人生的政治本色。横渡琼州海峡的过程,就是我磨练坚忍不拔意志品质的过程。”
年8月12日,我以检察官的名义第一次横渡琼州海峡。早5时51分我在广东省徐闻县排尾角下水,开始向海南岛横渡,游进海沟以后所有的人员都为风平浪静而喜悦,按照预定计划游向南岸。中央电视台的杨波也下海陪伴我游了起来。下午2点钟我已经游出海沟进入海口湾,预计下午3时在白沙门登岸,成功就在眼前。风云突变,海口市上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我虽然奋力向岸上游,但顶头的海风把我向后推回米,困难之时,吴哥、尹向伟、由佳、沈伟、庚志斌、陈龙、姚增超、李再明、黄存、张双双等,交替着下到海中为我鼓劲为我冲浪。吴哥、由佳、尹向伟、谢青杨驾驶导航船前后穿梭观察海流和漩涡,为我导航。下午5时,虽然老天恢复了平静,但海流发生了变化,原本向文昌方向的海流逆转为流向北部湾。我决不轻言放弃,义无反顾,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深知横渡琼州海峡来之不易,困难之时,在我的心中不断地闪现着红军长征的艰难,热血在我周身不休止地沸腾。强大的海流拉着我流向北部湾方向,眼看着海口市的灯光近在咫尺却不能上岸。从海口湾游到千年塔,已经是晚上8时51分。吴启宇从海图上测量,十五个小时,我已经游了44公里,没有照明设备,导航船看不到我在何处。庚志斌、由佳、李再明、姚增超一直陪伴着我,我在黑暗的海水中进入了奇妙的梦幻世界,双手在漆黑的海水中划动,我看到一串一串放射着荧光的气泡在双臂的划动中“动漫”般地向水面上升。
海牛队“军师”徐京平向我传达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贾志鸿命令我起水,我含泪上了导航船。这天晚上,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在北京四合院酒店为我这次横渡庆功。贾志鸿副检察长受秦醒民检察长的委托,代表秦检察长,代表省检察院党组,代表全省检察官,让我喝下了三杯酒。我的女儿、女婿特意从长春飞回海南,和我妻子一直在导航船上全程陪着我横渡,为我担惊受怕。女儿说:“爸爸,你的行为,是我们的榜样,女儿要发给你奖品,你想要什么?”我说:“想要一部手机”。第二天我的女儿领我走出家门去买手机,我看到,天蓝蓝,海蓝蓝,大地一片清新,社会一片和谐,所有的人都在向我微笑。我好像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回到了幸福的人间。这幸福,是横渡琼州海峡带给我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第一次横渡虽然没有成功,《检察日报》还是坚持以“成功横渡”发了消息。秦醒民检察长在我给他的信上,用批示的方式撰文,题目是《真正意义的横渡成功者》,在《检察新时代》刊物上,首篇刊出。
时光荏苒。如今,横渡琼州海峡的心情已经平静。年迎来了我60周岁的本命年。除夕的前一天,我结束了40年的工作历程,30年的检察官生涯。这一天,我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墙壁上的电源插座也都擦得一尘不染。想一想还有哪些需要向新上任的处长交待的事项,一一记录在纸上,压上锁门的钥匙,打起我军人的行装,扛起我每天上下班骑的自行车,从六楼走下楼梯,骑行在回家的路上。听着时远时近的鞭炮声,有谁能想到这位背着军人行装的骑行者竟是一位三次横渡琼州海峡的退休检察官呢?
横渡让我珍惜快乐人生。横渡琼州海峡的快乐,还定格在我后来岁月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上。我两次参加海南三亚国际铁人三项比赛,五次参加海南省自行车运动协会环海南岛自行车拉力赛。所获得的奖杯、奖牌、证书,还有跟随我横渡琼州海峡的红旗和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纪录片光碟作为纪念,全部留在了我退休单位的陈列室里。
退休后,我时常骑着自行车来到大海边,眺望我曾经横渡过的琼州海峡,渐渐地成为久远的回味。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我一直眺望到海口湾里的船只点燃了渔火和灯光。我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天下雨了,我吟诵起童年的歌谣:
大雨哗哗下呀!
北京来电话呀!
叫我去当兵呀!
我还没长大呀!
……。
作者孙建华系66岁的退休检察官
年11月2日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