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看点从第一所迈向第一流

1.点击上方蓝字“掌握中国特教”订阅;

2.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3.转载请注明出处。

浩瀚的长江,茫茫的黄海,在岁月的长河里凝聚着历史的足迹;如诗的濠河,如画的狼山,在时代的记忆中积淀着自然与人文的精华。年,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江海大地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自教的特殊教育学校———南通狼山盲哑学校。

百年沧桑,百年梦想;百年特教,百年追寻。如今,狼山叠翠下的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承载先生百年特教理想,自强不息、奋勇开拓,正从全国“第一所”向全国“第一流”不断迈进。

创立“第一所”,开辟新天地

张謇先生一生创办20多个企业,以实业享誉国内外,同时在教育领域也颇多建树,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从年张謇先生游历日本,考察京都盲哑院,萌生创办中国盲哑教育的设想起,到年张謇先生规划在狼山观音岩下筹建学校,亲自题写校训“勤俭”,年亲任南通狼山盲哑学校校长,主持开学典礼、题写校名,一直到年张謇先生病逝的20多年中,张謇先生艰苦创业,锐意经营,使南通狼山盲哑学校从草创走上了正轨,并带动各地先后创建了一批盲哑学校。

年学校建立,张謇先生亲笔题写“盲哑学校”门额

张謇先生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其日臻完善且富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思想体系,对我国早期特殊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朴永馨教授等国内知名特殊教育专家曾评价:“南通创办特殊教育开华人之先河,张謇先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特殊教育思想,在我国特教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张謇先生特殊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俾能自立谋生”,“始在收教育之效”,“而终在收慈善之效”。在具体的教育宗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及教师选用上,都有较为详尽的符合残疾儿童实际情况的、适应我国国情的论述和做法,形成独特的特殊教育思想。

教育宗旨

“造就盲哑,使具有独立自存之能力”

张謇先生创办盲哑学校企望“教育家之能以人事补天憾”,“以心思手足之有用,弥补目与口之无用”,“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俾能自立谋生”,“以培养盲哑师资,造就盲哑,使具有独立自存之能力”,从而使盲哑儿童能够残而不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自立于社会,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所以,张謇先生把“造就盲哑,使具有独立自存之能力”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并成为其特殊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学目标

“把分利的盲哑养成一种技艺,做生利的国民”

张謇先生创办南通狼山盲哑学校后不久,为学校制定的《章则》中,明确指出盲哑学校的教育目标为:供给盲哑适应生活上的知识;把分利的盲哑养成一种技艺,做生利的国民;增进盲哑享受社会娱乐的幸福,以减少其单调乏味生活之痛苦。

张謇先生为盲哑学校制定的教育目标包括两个部分:知识教育和养成技艺,而知识教育和养成技艺的目的则是培养盲哑学生成为“生利的国民”。生利者,创造社会财富之谓也,这与现代所倡导的“培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要求是极其相似和相通的。

张謇先生不仅如此规定,且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当时的报纸杂志多有记述:“年2月介绍哑生洪承官任如皋报社职”,“七月介绍姚纳言服务如皋印刷社”,“迄民国二十六年,毕业学生服务邻县各界,颇为社会人士所称道”。

教学内容

“以生利教育为中心”

张謇先生在亲任南通盲哑学校校长期间,规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生利教育为中心”。年11月11日《南通盲哑学校招生启事》明确课程设置:盲部,凸字、科学、音乐、手工;哑部,音学、语言、科学、农工。年南通盲哑学校实际开设的课程为:盲科授凸字、音学、修身、国文、历史、地理、手工;哑科授发音学、语言学、修身、历史、地理等。

张謇先生认为,盲哑学校应该把知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学校除上述课程外,还相继开设了常识、珠算、体育等科,并注重修身教育,在学生中倡导“勤俭”,要求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学校师生“素食节费,援助沪工”,这是我国特殊教育史上盲哑学校参加政治活动的最早记录。

张謇先生也很重视技艺教育,在盲哑两科中除开设手工、农工外,年开辟菜园,进行园艺教育,年又开设了藤工科。张謇先生认为知识教育和技艺教育是盲哑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始在收教育之效,而终在收慈善之效”,以达到“盲哑所受相当之教育以自养”的目的。

另外,张謇先生还十分注重盲哑学生的体质训练。学校在基建时就设置了晴雨操场,年置备体育器具,开设了体育课。同时,在学生中开展文娱活动,年就有学生到社会上演出的记载:“一九一八年二月哑生奏艺于公园剧场,颇受观众赞许”,“盲哑两科学生合演新剧一次,剧目为《普渡慈航》”。

教学方法

“期以心思手足之有用,弥补目与口之无用”

张謇先生认为盲哑学校的教学方法应该符合时代潮流,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这是张謇先生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后逐渐形成的观念。年,张謇先生考察日本京都盲哑院,并多次考察烟台美国传教士创办的登州盲哑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对盲文、手语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极为详尽的研究。

张謇先生认为:“盲哑者,所残所废者目耳口耳,至目与口以外之官骸,固同为天赋,目与口以外官骸之知能即同为天授。”“心思手足则皆可教也”,因此,张謇先生认为:“盲哑学校者,期以心思手足之有用,弥补目与口之无用。”

张謇先生经过多方考察对比后,主张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办学经验,符合特殊教育的教学原理,讲求综合运用之效。

张謇先生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二十年来之南通》如此记述:“盲科教授,则以厚纸板穿成细孔,手加摸索而得之,读讲明晰无少遗,与明目者无以异。”聋部教学“教时教员以手作势,暗示一切,先教学,习发音,次认识,次书写,次讲解。其言语虽发音不甚清晰,然留心细听,亦可略得一二。中有数生,字极端正清雅可爱,优者且能作简单之应酬语。”

可见,南通盲哑学校早期的教学方法,以聋部为例,是以口语为主导,口语、手语、书面语综合运用,在发展口语的基础上,努力发展聋生的书面语,这和时下主张的口语为主,三语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极其相似的。

教师素质

“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用”

张謇先生认为,要办好盲哑学校,必须要有合格的盲哑学校师资。他深深觉得:“一艺之末,学必有师,古今中外之通义也。”

年张謇先生借座南通博物苑开设了第一期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特殊教育师资,第一期的毕业生王秉衡先生长期服务于母校,身体力行张謇特殊教育思想,为盲哑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在谈及设立盲哑师范传习所要旨时,张謇先生曾说:“盖盲哑教师,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固不纯恃学业之优为已足尽教育之责也。”他认为,盲哑学校的教师要胜任工作、尽足教育之责,除了要有优良的学业外,还必须有慈爱心与忍耐心。

张謇先生是言者,更是行者,作为南通盲哑学校的校长,他在学校初建、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几次在上海、南通等地的报纸上刊登启事为学校鬻字筹款。他说:“诸君虽略损费,然不论何人,皆可牛马役仆,又可助仆致爱于笃癃无告之人,而勉力地方完全之自治。”

作为堂堂的状元,为了能使盲哑学校顺利开办,甘愿让人“牛马役仆”、上街鬻字,为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先生放下尊严、鼓起勇气,吃遍辛苦、受尽委屈。后来,由于时局变化,限于物力财力,张謇先生把培养盲哑师资的任务放到盲哑学校。

年的南通盲哑学校毕业生王振音先生先后在南京、苏州任教,后任台湾省立盲哑学校哑科主任。南通盲哑学校肩负着“培养盲哑师资,造就盲哑”的双重任务,在“造就盲哑”的同时,培养了许多盲哑教育的师资,“毕业学生服务邻县各界,多皆勤勉任事,颇为社会人士所称道。”

创建“第一流”,续写新华章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发展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年南通盲哑学校改为公立,年盲科并入南京盲哑学校,改名南通市聋哑学校。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集体,教师代表王淑老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年学校又开办了全托型聋哑幼儿班,向学前延伸。年学校成立了南通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在全省最早开展聋幼儿语言康复工作。年学校开办聋人初级职业中学班,年学校开办职业中专班。年学校参加的江苏省视障儿童早期关怀和教育项目,得到国际盲协官员“工作扎实、成绩显著、值得投入”的高度评价。年学校在南通新区异地新建,年与南通市崇川区辅读学校资源整合,更名为南通特殊教育中心,为盲、聋、智障生提供康复训练、文化教育及职业培训。

年3月30日,学校易地新建工程培土奠基

面对新的教育格局,学校在深入研究盲、聋教育的基础上着重







































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甲氧补骨脂素洗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7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