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施能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心,还有医院的发展
c
“其实,不管生活水平怎么提高,也不管交通是否方便,群众选择二三级医院就诊,归根到底还是冲着那里的医疗技术去的”海口市卫生局副局长吴光吾告诉记者,目前海口的27家镇卫生院、228家村卫生室及1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覆盖了全市居民生活生产区域,但尽管政府和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引导老百姓到基层医院看病,二三级医院依然排长队、等病床,归根到底是分级诊疗模式没有形成,基层医疗机构接诊能力较差,功能虚化,满足不了辖区患者的就诊及康复治疗需求
大约也是去年7月,云龙镇卫生院前的广场还没有铺设水泥地,副楼基本荒废,输液室没有空调,患者满头大汗地打着点滴,化验室、海口晚报社x光室设备陈旧……时隔仅仅1年,记者当天在云龙镇卫生院看到的却是焕然一新的景象:标准化的院前广场整洁有序,尽管上午气温超过35摄氏度,但输液室内温度适宜,几乎坐满患者,也闻不到异味;副楼里开设了内儿科和妇产科住院部,房间内设施配套齐备,几位住院患者在做着康复治疗记者注意到,过去没有的污染物接收室和无菌物发放室已经规范地使用上了,一些设施设备也完成了更新换代
□本报记者 李晶晶 文/图
“我们去省医院看过,也打了针,但没什么效果,医生说还是要调养”阿公的女儿林女士说,老人平时住在灵山,当天已是连续第三天来打针了,一趟也要半个小时,好在终于赶上内科病房投入使用,于是当即决定住下来
7月14日上午,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海口晚报广告部卫生院门前举行了一场简短的仪式,由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和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别帮建的院前急救网络和内、儿科病房自此正式开始运营这意味着云龙镇及周边近10个镇的近30万居民在需要医疗救助时,可享受到就近的急救转运和有效治疗这是我省首家镇级院前急救待命点,也是海口市以期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形成分级诊疗格局,化解百姓看病难的有效举措
b
多名海口医疗界人士指出,海口卫生事业亟需由政府主导并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同时,改革机制使医疗帮扶形成双赢,激发积极性与创造力
此前,云龙镇及周边镇村的居民如果需要急救,要么自己坐车到医院,要么呼叫120急救前往医院,等候救护的时间至少需要海口晚报社印刷厂1个小时但急危重症发生时,生命怎么经得起等待?海口急需将院前急救服务平台延伸到镇村级别的医疗机构当天,这个基层患者翘首期盼的梦想终于跨出了第一步
两台性能良好的急救车、80平方米的待命室、整洁的急救员休息室、设施齐备的抢救室和各种急救药品……海口市120急救中心主任孙文会告诉记者,云龙镇卫生院的院前急救点是全省首家镇级院前急救待命点,也是海口市120镇村急救网络建设的开端这个待命点由市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人员也已完成规范培训正式上岗,可承担云龙及灵山、红旗、三门坡、大坡、咸来、甲子、谭文、旧州、新民等地的院前急救任务院前急救开展时,医护人员将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送往最近的有能力救治的医院,镇级卫生院至少可以分担一部分诊海口晚报在线疗任务同时,根据我市实行的首诊和转诊相关规定,从基层转诊的患者可享受就诊绿色通道
14日上午10点,87岁的林诗连阿公刚办完住院手续,躺在铺着洁白床单的病床上,笑呵呵地和女儿聊着天最近20来天,林阿公因为慢性支气管炎总是气促、怕冷、咳血痰,本来就皮包骨的身体又减了8斤,这让阿公的子女非常着急
在妇产科病房,刚刚当上妈妈的吴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这是第一胎,顺产的,800元手术费全部报了,自己几乎没花什么钱
但事实上,海口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能力相对差,一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资金投入,难以更换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没钱或者没好的机制留住优秀医护人才等问题,都成为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口帮扶医院的定向支持,虽能在一定程海口晚报社招聘度上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存在的困难,甚至一些很好的创新做法也会难以为继
常见病症就在家门口看
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为了化解一部分急救及诊疗任务,起到基层卫生院的辐射作用,目前我市多家镇级卫生院都通过与二三级医院对口共建,加强人员培训,更新设施设备,改善院内管理等措施,提升能力建设在云龙镇卫生院,新改扩建的急诊部设置了22个床位和2个急救床位,基本可以保障急诊病人的需求接下来,新坡镇卫生院也将完成院前急救待命点建设,进一步充实我市镇级院前急救网络
a
海口市卫生局局长周文雄表示,探索医疗联合体的建立,着力实现两个回归:一是让小病、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回归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口晚报电话,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二是让三级医院回归疑难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专业队伍的教学培训和学术科研的引领上,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让疑难重症患者在三级医院医、教、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中看到更多健康希望
“现在住院条件好了,医生也是大医院的,我们放心”林女士说,阿公的病不是吃一两次药、打一两次针就能好的,还是需要系统的专业看护和治疗,必须得住院但大医院病床紧俏,就算排上了,费用也吃不消在镇卫生院就不一样,来回家里更近,而且住半个月的花费也才180元,负担也小,也放心
“对口帮扶一定要实打实地安心蹲点,不能今天来明天走”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胡金牛告诉记者,内科是市三院的特色科室,其中心内科海口晚报广告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内分泌科的技术在全省都排名前列,所以也要把这种特色带到帮扶的基层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市三院不仅通过投入资金帮建,开通绿色转诊通道,还先后派驻了40多名主治医生和专家,传授医院建设经验及医疗技术,使基层医生能提高常见病症治疗水平,也使本院的专家们能掌握区域老百姓的主要病症,有利于流行病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探索患者分级诊疗模式,建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协作的工作机制,就是要均衡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能力和资源,畅通双向转诊,这是医疗联合体的工作目的联合体内所属医疗机构,在共同纲领框架下,以技术、服务为纽带,相互协作,逐步建立组织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人才培养培训流动等机制,逐步构建海口晚报数字版分层级、分阶段、功能完善、“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云龙镇卫生院院长徐明波告诉记者,当然医院的生命力还是医疗技术早在去年4月23日,云龙镇卫生院就正式挂牌为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云龙分院,成立起医疗联合体目前,分院的最大特色是建立妇产科病房,市三院分批派驻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来“传帮带”,既带出了一批年轻医生和护士,也让附近镇村的产妇放心来卫生院就近生产,仅今年5月就接生了18个宝宝,妇产科入院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0%
首家镇级院前急救点落成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