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地处辽宁沿海,因油而生;阜新,地处辽宁西北,因煤而建。
上世纪90年代两座昔日辉煌的城市,笼罩在“矿竭城衰”的阴霾之下。面对困境,他们不断探索:“转身、转变、转型”,趟出了一条既有重合、又各富特色的转型新路。
盘锦的“重”源自“油”,油气采掘业曾占全市经济比重70%以上。阜新的“重”源自“煤”:“一五”期间,国家个重点项目中的4个煤炭和电力工业项目落户于此。随着资源日益枯竭,两座城市不堪“重”负。
“不能躺在一棵树上睡觉。”盘锦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毅介绍,盘锦着力延长资源性产业链:纵向实行产品精深加工;横向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塑料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石化深加工产品,建设炼化一体、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重大石化项目。
同样,依托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唱主角,阜新“底气”十足。1月31日,国内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企业——国能新兴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落户阜新市新邱区煤化工产业基地。此次国能“巨无霸”项目签约,让阜新实现了从煤炭初加工向煤化工产业基地的过渡升级。
如今,阜新已摆脱了单一煤炭产业,形成了以液压、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为核心的全新产业格局。
借助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年,盘锦市提出“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新思路。
盘锦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东北与蒙东地区最近出海口的区位优势更加突显,“辽海欧”“辽蒙欧”“辽满欧”三大通道已成为东北亚航运体系的重要节点。目前,盘锦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和贸易往来。
“转身”各有角度。阜新“由黑变绿”彻底改变“傻大黑粗”的底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是阜新寻求破题的突破口。
15年来,阜新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瘦肉型猪、奶业、肉羊等16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链条。截至年底,阜新市全市产值亿元以上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个,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55%以上。
“烧上了气,用上了优质水!路好走了,环境变美了!”盘锦大洼县唐家镇北窑村村民刘启新心情舒畅。
近年来,盘锦着重推动民生工作,让农村告别“脏乱差”,变成美丽的宜居之所,让幸福更有“内涵”。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社会资本运作、村民共同参与,盘锦市目前已实现农户门前路面黑色化、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燃气、供水、客运公交等城乡一体化项目也将在年内完成。
阜新市在民生领域欠账较多,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突出。年至今,阜新累计投资多亿元,改造棚户区多万平方米,18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截至目前,阜新市集中连片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
一座油气之城、一座煤电之城,在“矿竭城衰”的窘境下,上演了一场逆袭的“二城转”,走上了一条精益求精谋深耕、多管齐下求突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记者辛阳刘洪超)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辽河晚报新闻热线2802小编:芮芮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白癜风初期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