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500年千年古刹,阳明心学东

昨天,“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浙江省宁波市。在这里,采访团跟随着阳明先生的足迹,走访了阿育王寺。这座古刹正是阳明文化远播海外的起点。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王阳明曾在宁波遍访名山、讲学论道。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对宁波本土文化影响颇深,推动了浙东文化的加速发展。

尽管下着小雨,前往阿育王寺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多年前,王阳明曾作《送日本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一文赠予日本高僧了庵桂悟。当年王阳明与了庵桂悟正是在宁波阿育王寺相见。

据了解,年,了庵桂悟以87岁高龄,奉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澄之命出使中国,因遭逆风而未果,遂于年再次登陆,抵达北京。在完成使命之后,明武宗朱厚照命其居住在阿育王寺。其间,了庵常与当地的文人墨客相交往。年,王阳明与门人徐爱等游四明而经宁波时,曾会见了了庵。同年五月,王阳明听说了庵桂悟即将东归,乃作《送日本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相赠。此序未收入《王文成公全书》,却载入日本的有关典籍,真迹现藏于日本三田博物馆。有日本学者认为,了庵亲与阳明接触,为阳明心学传入日本之始。

然而,了庵回国后第二年即谢世,恐怕不可能为阳明学的传播作出更多的贡献。但是,了庵与王阳明亲交,王阳明作序相送这段佳话,实是日本与阳明学接触之开始,也可算作日本阳明学派的渊源。

在昨日的寻访中,心澄法师代表阿育王寺向采访组一行赠送了《明州阿育王山志》。他表示,期望以本次主题采访活动为起点,进一步深化贵阳和宁波在阳明文化方面的交流。

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定宝表示,王阳明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有力推动了浙东文化走向鼎盛时期,促成了以“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的形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利民的有效范本。

1

小档案

古刹阿育王寺供奉佛祖舍利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年),已历经多年历史。

阿育王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该寺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2

张明说阳明

阳明心学推动明治维新

宁波位于余姚以东约八十里,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不仅是大运河的南端出海口,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

王阳明早年立下圣人之志,博览群书,除了儒家经典、诗词歌赋、武略兵法之书以外,他对佛教、道教也有精深的研究。王阳明在其17岁那年到南昌迎娶夫人时,就到铁柱宫与道士畅谈养生之道;考中进士之后,曾放弃做官,回到浙江绍兴,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隐居,修炼佛教导引之术。此后凡所到之地,遇有寺庙道观,他都会前往寻访高僧道士,谈学论道。当时的宁波佛教文化非常兴盛,著名的千年古寺就有阿育王寺、天童禅寺、七塔寺等,这对王阳明自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年,王阳明从北京回到浙江省亲,在徐爱等众弟子陪同之下,他游览了四明山、雪窦山,从奉化取道赤城,进入宁波与住在阿育王寺的了庵桂悟会晤。两人一见如故,畅谈良久。告别之际,王阳明作《送日本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相赠,成为研究阳明心学东传日本的珍贵史料。

尽管了庵桂悟回国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但阳明心学的种子已经被他带到了日本。之后,日本著名学者中江藤树(—)将阳明心学的种子培养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他兴建书院,大力讲学,培养出了众多阳明心学弟子。中江藤树因对传播阳明心学作出卓越贡献,被日本人尊称为“近江圣人”。他实践了王阳明“致良知”精神,使阳明心学在日本得以发扬光大,成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变革社会、挽救国家的强大精神武器。倒幕派中的一些杰出人物以阳明学为理论武器,倡导尊王攘夷或开国倒幕,推动了明治维新的实现,瓦解了日本封建体制,由此而开启了日本社会通向近代化的大门。

日本著名阳明学家、明治天皇的老师井上哲次郎说:“桂悟亲与阳明接触,为哲学史上决不可看过的事实。”另一阳明学家武内义雄《儒教之精神》也称:“日本阳明学之传,从了庵桂悟开始。”

回顾王阳明与日本高僧了庵桂悟在宁波阿育王寺的会面与交往,我们可以说:阿育王寺就是阳明心学东传日本的起点。

张明(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暨中国文化书院兼职研究员、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3

阳明传奇新考

阳明五岁才开言只是增加神秘性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明宪宗成化十三年,时年5岁的王阳明仍未开口说话。有神僧过而说:“好个孩儿,可惜言破”。竹轩公王伦(王阳明祖父)听闻,连忙给孙子改了个名字,为守仁。几乎是与此同时,接连五年都不能开口的王阳明立刻会说话了。

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人十分重要,到了该开言的年龄却不会说话,说明他可能有缺陷。然而这样的经历加之圣人身上,是为了突出其神秘性,不一定是真实的。

圣人之所以成圣,并不是因为其具有某种神秘力量。古今中外,凡成圣人者,皆是后天努力远大于天赋。阳明先生的成就,不单单来自于他的天赋异禀,更多的是受其家族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及自身的努力。因此,当下学习和弘扬阳明文化,尤其在将阳明文化用于教育后代时,当谨遵阳明先生所示:立志、勤学、改过、则善,方能“人人皆可成圣贤”。

(修文县史志办公室胡光胤)

记者走笔

条条大道皆通心学

烟雨中,我跨过山门,走进阿育王寺。寺内青砖小径,竹篱草堂,盘虬大树,古佛青灯……

王阳明第一次造访此处时,古寺已屹立了年。来访的王阳明内心充满了焦灼——那一年,江南正遭遇少见的旱灾,鱼米之乡的百姓过得并不好。喜爱品游山水的王阳明,用着急促的脚步,沿着蜿蜒的小道走进古寺,以此排遣心中的烦恼。直到他看到佛堂上悬挂的“觉行俱圆”的横匾,在此停下脚步。

王阳明细细揣摩这四个字和“知行合一”在理念上的异同,不断品味其中的玄机。片刻之后,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要找寺庙里的老和尚聊一聊。”奇妙的是,王阳明真的遇见了一个老和尚日本高僧了庵桂悟。他们两人聊了多长时间、聊了什么内容,也许没有人知道。但自此时起,“阳明心学”东渡日本,成为影响和改变日本的重要学说。“觉行俱圆匾前的这两棵古樟树,已经有年的历史了。”心澄法师说,两棵古树不但见证了王阳明和了庵桂悟的友谊,更在数百年后迎接我们的到来……

临别时,心澄法师将大家送至山门外,一一话别。也许,他希望能通过我们把阳明学带到更远的地方,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路榕)

全媒体直播报道数十万网友







































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jj/4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