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年战斗的更多细节

齐鲁晚报

刚来山东的时候,杨素珍还通过信件和家乡联系,后来,随着母亲的去世,联系渐渐中断了

-在山东无棣,有一位被当地人称为“双枪老太”的传奇式老人,她是红色娘子军中的一员,参加过解放海南的多次战役

杨素珍不是不想家,但受经济条件限制,半个世纪来,老人一直没能回海南虽然夫妻俩都是革命功臣,但老人从未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直到1988年人口普查时,老人的传奇经历才为人所知直到现在,两位老人才每月领取300元的优抚金,基本上都花在了看病吃药上

一声问候穿越51年

-近日,本报和《海口晚报》、《胜利日报》经过多方奔走,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弟媳,她就要回到阔别50年的海南老家了

“我想家呀,俺弟弟是多时过世的啊?”沉默片刻,老人询问弟媳

有望海口晚报数字版在近期内回到51年来朝思夜想的海南老家,杨素珍老人时不时地流眼泪,“俺这是高兴地!”老人用衣袖擦擦眼睛,望望窗外的天空,凝滞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娘子军中的“双枪老太”

老人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很长一段时间,老人都是由两个侄子照顾老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时候卧床不起邻村的女儿心疼,去年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家里

“在五指山也战斗过,白天藏起来不活动,夜里就去打鬼子的据点”

在杨素珍老人已离开50多年的家乡,小村庄的许多人都没有忘记她,都希望老人能够尽快回到娘家,与娘家人团聚杨素珍的弟媳苏琼梅对《海口晚报》记者说,虽然她未见过这个姐姐,可是爱人生前跟她多次提起过姐姐现在虽然大家都老了,但真盼望能早日与这个姐姐见面

朱小燕海口晚报社印刷厂

数枚陈旧的军功章、解放海南纪念章斑驳地证明着老人曾有过的不寻常历史奋战红树林,浴血五指山,断断续续回忆起革命往事,老人的语调极其平静

“俺不说了,听不懂了”杨素珍老人颤抖着手放下了电话:“以后面对面可能就能听懂了”老人想要回家的心情此时表现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有一次,部队把一把匣子枪交给我藏在身上,在抓特务时,我看见特务要跑,掏枪就要打,结果,枪还没完全掏出来就扣了扳机,把棉袄都打烂了,还让特务给跑掉了”

4月13日上午,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医院副院长钟传茂赶到滨州市无棣县佘家巷乡南石村,为90岁的杨素珍老人进行体检检查结果表明,虽然血压有一点点高,但这位90岁的老人坐飞机问题不大随着各种手续和条件的完备,杨素海口晚报在线珍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这些天来,老太太饭都吃不下了,就是想回家”老人的女儿高玉明心疼地说

海南解放后,杨素珍嫁给了随四野转战南北、比她大6岁的丈夫高文俊夫妇俩响应党的号召,解甲归田,来到了无棣县商家村丈夫的家种地的收入是他们全部的经济来源两人用省吃俭用积攒下的80元钱,在村中买了两间土坯房,一住就是50年

九十高龄终圆回家梦

来源: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黄肚桥(音),仗打得很激烈,死的人很多”对于当年战斗的更多细节,老人只是诚实地说:“不记得了”、“记不清了”

得知杨素珍老人渴望回家的消息,本报和海南的《海口晚报》、东营的《胜利日报》三方极力帮助老人牵线搭桥《海口晚报》记者到杨素珍的老家进行采访,了解到杨素珍有一兄一海口晚报招聘弟,哥哥在战争年代下落不明,弟弟也在1994年去世,现在,在海口美兰区灵山镇多普村,杨素珍最近的亲人是弟媳苏琼梅和两个侄女

-51年前,她随丈夫来到山东,渐渐与海南老家失去了联系,几十年来,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从海南来山东51年来,杨素珍第一次听到了来自家乡亲人的声音

编辑:

老人1938年入党,自12岁起,就开始替革命部队送信她曾经参加过海南的琼崖游击队,并随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转战南北,曾是红色娘子军的一员,家乡人都以她为荣,骄傲地称她为“双枪老太”

来山东一呆就是51年

4月12日中午12时20分,在滨州市无棣县佘家巷乡南石村,90岁的杨素珍老人在女儿家中接到了弟媳苏琼梅从老家海南打来的电话苏琼梅也已78岁了,电话两端的两位老人都很海口晚报数字版激动

“俺是你姐,我跟你说话你懂不懂啊?”听不清对方的声音,手持话筒的杨素珍老人十分着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局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jj/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