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958.html
▲莆田市委网信办主持人小婉:
各位网络媒体的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莆田市委网信办主持人小婉。经国务院批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3日是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大家知道,妈祖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信俗是中国第一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许多网民朋友对妈祖信俗、妈祖文化还是不太了解。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莆田市委网信办特地以“妈祖之光普照万方”为主题举行网上新闻发布会,这也是莆田市委网信办举办的第十八场网上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在这场网上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网络媒体朋友、各位网友的提问。让大家对妈祖文化方面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请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有请。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原名林默,宋代建隆元年(公元年)三月廿三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于宋代雍熙四年(公元年)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乡人感其生前行善立德、济世救人的精神,在她逝世的同年在湄洲屿(湄洲岛)湄峰上建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供奉,即如今的湄洲妈祖祖庙。妈祖去世后,依然能福荫乡邻,神迹昭彰。妈祖敬仰逐渐由湄洲岛扩大至莆田乃至沿海各地。公元年,妈祖因护佑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成功得返,被宋徽宗赐“顺济”庙额,妈祖首次被朝廷认可。千百年来,妈祖文化跟随士农工商的传播和华人先民的脚步,特别是伴随着郑和下西洋和历代朝廷对藩属国的册封,妈祖文化的足迹远播到世界,庙宇遍布46个国家和地区,达上万座,信众3亿多人,成为了一种带有世界性的民间信俗文化。因此人们常说,全世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敬仰。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妈祖文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说,妈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莆田市委网信办主持人小婉:
感谢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的介绍!各位网络媒体记者一定想了解妈祖文化方面更详尽的知识和情况。现在就进入网络媒体记者、网友提问环节。请各位网络媒体记者、网友直奔主题,直接提问;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直接回答。提问现在开始,有请。
▲网帮帮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哪些国家领导人对妈祖文化作出重要指示?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国家领导人对妈祖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如:
(1)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既是乡土文化也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时任莆田市委书记叮嘱:“保护好湄洲岛”。
(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故宫参观中国书画博览会,听到有关同志介绍天后宫对联系海外华侨、华人起到重要作用时说:“这件事(指妈祖文化工作——录音注)很重要,一定要办好!”
(3)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福建视察工作时说:“……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1年11月6日,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在听取福建省委汇报探亲台胞接待工作时说:“妈祖庙可以重修嘛!这比修其他一些庙还更有意义。”
▲莆田发布记者:“妈祖”名字是怎么来的?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姓林,因自出生至满月不闻啼哭,故取名“默”。自宋代至明中叶以前,民间称她为“通灵神女”或“湄洲神女”。明中叶开始,民众亲切称她为“娘妈”。随后,去台湾的福建移民进一步尊称她为“妈祖”,意思就是娘妈之“祖”。如今,“妈祖”这一民间质朴的称呼已深入人心,被人们普遍接受。
▲莆田网记者:妈祖享年多少?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于宋建隆元年(公元年)农历三月廿三诞生在湄洲屿,于宋雍熙四年(公元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享年仅二十八岁。
▲莆田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部记者:妈祖诞生地在哪里?目前保护建设情况如何?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根据“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的史料学原则和最早、最多有关妈祖的史料记载,妈祖诞生地在今湄洲镇东蔡村天妃故里遗址。天妃故里遗址占地面积90亩,目前保留“天妃故里”摩崖石刻一处和“天妃祖籍地名上林”石碑一块和古井、古文化层等。近年来已投入多万元,建设妈祖故居、妈祖文化源流馆、非遗传习所、妈祖书院、平安塔、盼归亭等设施,展出文物多件。
▲网帮帮记者:记载妈祖的方志、碑记、档案有哪些?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文化学者刘福铸、朱合浦收集宋代至民国地方志(包括一些地方志类志)有关妈祖的记载共有条,明确妈祖是宋代诞生于湄洲屿(岛)的女子,姓林氏。这些方志跨度自南宋嘉定年间至民国末年,地域涵盖十多个省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此外,历代碑记散文、档案记录、诗词歌赋、楹联匾额、经忏、小说和戏曲等所载妈祖诞生于湄洲岛的资料条,其中迄今最早的记载妈祖是南宋特奏名进士廖鹏飞写于年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写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
▲莆田晚报网记者:妈祖第一次被封为“夫人”的时间是哪年?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是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年),当时妈祖被封为“灵惠夫人”。
▲莆田侨乡时报网记者:妈祖第一次被封为“妃”的时间是哪年?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是宋绍熙三年(公元年),妈祖被封为“灵惠妃”,第一次由“夫人”进爵为“妃”。
▲仙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妈祖第一次被封为“天妃”的时间是哪年?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年),朝廷敕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妈祖由“妃”升格为“天妃”。
▲荔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妈祖第一次封为“天后”的时间是哪年?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年),妈祖被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从“天妃”升格为“天后”。
▲城厢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迄今发现最早的妈祖史料是哪一篇?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宋绍兴二十年(公元年)正月十一日,特奏名进士廖鹏飞撰写记载妈祖事迹一文,题为《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文中明确记载:“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和“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宜馆我于墩上。”
▲涵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妈祖文化”这个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1年10月26日至30日,由莆田市社科联组织召开的首届妈祖信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莆田招待所召开。这是莆田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多人云集古城莆田。会议收到论文80多篇。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林文金教授首次在会上提出“妈祖文化”这一科学概念。自此以后,“妈祖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妈祖信仰研究提升为妈祖文化研究。
▲湄洲岛融媒体中心记者:妈祖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年10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省文化厅和莆田市政府(闽政文[]号文件)实施《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纲要》明确的妈祖文化的定义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妈祖文化以著述、档案、匾额、楹联、壁画、摩崖石刻、碑刻、诗词、戏曲、音乐、舞蹈、礼俗和服饰、饮食、建筑、工艺品等形式表现,已知的历史文献资料超过千万字,建筑、工艺品和文物等不计其数。
▲福建日报莆田观察记者:妈祖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文化的内涵包括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明礼诚信,扬善抑恶、扶危济困,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大爱仁慈、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浓缩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取向。
▲东南网莆田站记者:妈祖文化的外延涉及哪些?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文化的外延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航海、华侨、移民等许多领域。
▲网帮帮记者:妈祖文化发祥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北宋时期,中国航海业日益发达,福建沿海成为航海转运的一个要地,由于常遇狂风巨浪的袭击,航海人希望借助一种超人的力量,来对抗大海的威胁,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于是,妈祖敬仰应运而生,顺应了民众祈愿出海平安的心理,也顺应了宋元时期发展海洋经济的需求。
▲莆田发布记者:怎么看待古代妈祖传说的性质及文化形态?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明代编撰的《天妃显圣录》和清代刊行的《天后显圣录》等文献中,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当时广为流传的妈祖传说故事。包括妈祖救父寻兄、化草救商、甘泉济师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取材于妈祖敬仰者和其他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文学传统,是现实生活与心理愿望的结晶,具有民间传说故事的属性。是妈祖敬仰形成与传播的文化形态。
▲莆田网记者:妈祖信俗的传播归功于什么?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妈祖信俗的传播归功于民间崇拜和朝廷的褒封。不过,历代文人创作的大量学术艺文,也是妈祖信俗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它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这些作品,从妈祖身上总结出了“慈悲为怀、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这样一些符合普遍道德审美的品格。
▲莆田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部记者:《妈祖信俗》是哪一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年9月30日下午3:30,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表决,决定将中国政府提名的《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晚报网记者: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决议》(第4.COM13.18号),请提供《决议》全文内容?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决议》(第4.COM13.18号)全文内容如下:
1.记录:中国提名的《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该申遗对象简介如下: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妈祖是该信俗的核心,包括口头传统、宗教仪式以及民间习俗,遍布中国的沿海地区。妈祖诞生和成长在公元10世纪的湄洲岛,她致力于帮助她的同胞乡亲,并且因为试图营救海难中的幸存者而献身。湄洲渔民为纪念这位好姑娘,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每年都会有两次正规的庙会来纪念妈祖,届时当地居民、农民和渔夫此时都会暂时放下他们的工作,并祭献海洋动物供奉妈祖像,表演各式祭祀舞蹈和其他演出。在全球座妈祖庙和私人家中,其他各类小一些规模的祭祀仪式也全年不停歇地进行着。这些祭祀活动中包括到湄洲祖庙谒祖、分神、供献鲜花,燃蜡烛、香火和放鞭炮。晚上的时候居民会提着“妈祖灯笼”游行。信奉者们向妈祖求子、求平安、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求幸福。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融洽以及该信俗的社会团体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纽带。
2.决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认为,《妈祖信俗》符合被列入名录的条件,其中包括:条件1:《妈祖信俗》被不同社会团体认可为身份认同以及连贯性的一个符号,并且数个世纪以来代代相传。条件2:将《妈祖信俗》纳入名录将促进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瞩目度,并且提高其国际层面的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ls/1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