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327544.html
在庞大的“文学海军”队伍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没能取得如韩少功、孙皓晖等顶级作家的成就,也没有像柳下挥一样成为“网红”,但他们却能抵挡住外界诱惑,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文学圣殿里辛勤耕耘,用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与读者对话,向世人展示海南文学的魅力,夯实着“文学海军”的基础。曾做过15年副刊编辑、现为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员的资深媒体人刘德安是他们中的代表之一。
今年2月,刘德安一次性推出了《随缘斋诗稿》《红楼寻梦》《高度与绝响》三部作品,加上之前出版的《活个好心情》《艺文漫笔》《谁种相思》《渡口的风景》《秋天的阳光》,刘德安20年时间已出版了8部作品,总计约万字,涉足诗歌、散文、杂文、文学随笔等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其中,有的作品获得全国或省级奖项,有的作品被权威报刊转载或被文集收入。
探寻刘德安成功的原因,其对外界诱惑所保持的钝感至关重要。因了这种钝感,刘德安方能甘守清贫潜心创作;因了这种钝感,其作品方能摒弃各种杂音,保留着难得的纯文学之美。
海南省图书馆留影
诗歌
坚守古典意象美
诗人是刘德安身为作家的第一标签。从还在西安当工人时发表第一首诗作至今,刘德安已出版了《随缘斋诗稿》《谁种相思》《秋天的阳光》三本诗歌集,其中现代诗余首,古体诗首,其作品在《中国诗歌十年》《中国诗萃》《当代知名诗人诗选》《当代诗歌典藏》等文集中皆有收入。
身为诗人,刘德安对诗歌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他坚决反对部分“网红”诗人哗众取宠的写作方式,他认为,好的诗歌应具备意象美、含蓄美、意境美和节奏美四个基本要素。刘德安尤其推崇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美,认为它们代表了中国诗词审美的最高境界。
塑造古典意象美正是刘德安诗歌的最大特点。刘德安在《古典意象》短短19行诗里,用到了野渡、孤舟、杨柳岸、驿站等10多个古典意象;在《秋天的阳光》这首诗里,青石板、七月、麦穗、月光、夜曲,无一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在刘德安的笔下,古典意象与现代诗歌就这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别具一格、让人回甘无穷的“刘式诗歌”。
除了在现代诗里使用古典意象,刘德安还直接创作了首古体诗,用古老的诗歌创作方式再次向世人诠释了诗歌的意象之美。刘德安告诉记者,他的首古体诗都收录在《随缘斋诗稿》里,本没有出版它们的计划,但身边的朋友都认为这些古体诗具备很高的美学价值,最后他才有了结集出版的想法。
颇具匠心的是,在《随缘斋诗稿》里,刘德安为每一首古体诗创作了“诗意如莲”内容,以散文诗的形式对诗歌内容进行诠释,再次将古典意象与现代诗歌进行了巧妙结合。以《相问》的“诗意如莲”为例:“秋天渐渐转凉,明月照在古老的城市。在天涯眺望北方是那样的遥远,带着乡思登上高楼。寒风阵阵秋雨绵绵。夜里冷了,是否加了衣衫?”短短几行诗,明月、古城、高楼、寒风、秋雨,一个个古典意象跃然纸上,将悲秋、乡愁这两个古典诗词里最常见的主题进行了形象描述和升华。
军旅诗人兼诗歌评论家佘正斌对刘德安的诗歌创作赞赏有加,并为此撰写了专门的文学评论文章,认为刘德安的诗歌虽然短小精悍,但思想深刻、哲理性强,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意境美,直言“读刘德安的诗歌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情趣,还能培养造就人的性格,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散文
不着铅华文自芳
诗歌之外,散文是刘德安成就最大的文学领域。年,刘德安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渡口的风景》,算上《秋天的阳光》及《随缘斋诗稿》里出版的部分散文,刘德安的散文作品总数超过篇,海南省作协编辑出版的《阳光地带》《南方写作》《云起天涯》等集子都收入过刘德安的散文作品,其中散文集《渡口的风景》荣获海口市-年度优秀精神产品三等奖,散文《渡口的风景》被海口电视台拍成同题电视散文播放;另有《乡音悠悠故土情》《道北人生》《布衣巷纪事》等多篇散文作品或获奖,或被相关文集收入。刘德安还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踏着书的阶梯》《这边风景独好》《面对大海》三篇散文。
对于刘德安的散文,作家杜光辉与散文家和谷都给出了高度评价。杜光辉认为,《渡口的风景》让人看到,刘德安“力图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思想深刻、立意新颖、见解独特、风格别致、知识渊博、语言优美、境界宏大的佳作,把自己的人文关怀、文化思考、终极 海口多水,海江湖河溪水滋润着海口,让这座城妩媚多姿。海口的水虽不比威尼斯,也不比水乡周庄、同里,却也算是这座城的一个特色。有水自然有船,水上走着船,船在水上行,船就成了海口的一景。
海口看船有两个去处,其一是海甸溪,其二是西海岸。
海甸溪:医院一路行去,经人民桥、和平桥至新埠桥,几公里的江面上,船来来往往。船和两岸的街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若在晨曦或晚霞里,江面撒下一片金光,船披上一身金色,极像印象派画家莫奈笔下的一幅风景画镶嵌在天地之间。每次经过长堤路,我总要停下脚步,伫立江边,观望江上的船。一日下午,我专门沿海甸溪从新港往人民桥、和平桥、新埠桥而行。正是落霞时分,一些暮归的船泊在岸边,船家开始操持晚餐。妻子煮饭,孩子玩耍,男人露着黝黑的身子洗浴,也有渔家将一天的收获挑上岸去卖,忙忙碌碌,一派渔家生活场景。再看船的名字,有的来自外县,有的来自外省。大机帆船、小渔船,或逆水而上,或顺水而下,加上一个过港渡口的渡船往返穿梭和新港码头的装卸货物的船,整个海甸溪的船有一两百艘之多。新港的船多,那是自然的。还有两个地方的船较集中,一是人民桥头,一是和平桥头,两个地方都有几十只船停泊;过港渡口的船也有二三十只。海甸溪成了船的世界。在海甸溪岸边看船,让人心旷神怡,你会感到碧水和那些帆船、小舟以及长堤路的椰树构成了古典意境的美,它就是一幅船与自然构成的风景画。看着这些船,一些与船有关的记忆浮上脑海:坐过黄河的大帆船,也坐过长江上的江轮和海上的海轮,还坐过三峡巫溪叫“豌豆角”的小舟。过黄河时,水浅,快到岸边时,好几个船夫下到水里拉纤,那一幕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在海南坐船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一个电视剧组来海南拍摄琼崖纵队领导人冯白驹的故事。有一个场景是冯白驹从外地归来,摄制组租了一艘三桅的大帆船从新港码头出发到海上拍摄,我也乘船随摄制组采访。船驶向大海后,调头往海口方向开,我冒着烈日在船上看大海,碧波万顷,帆影点点,海鸥逐船,水天一色,那景色在岸上是难得看到的。剧组在船上拍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程前饰演冯白驹,拍了一个下午。那是我第一次乘大帆船出海,印象很深。
而在西海岸看船,则有另一番感受。
行走在西海岸,蓝天、白云、碧海、椰树、沙滩构筑了一幅海淀佳景。秀英港里停着各种船,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看到的多是万吨巨轮和各样往返于琼州海峡的船只,而那种在海甸溪看到的打渔船较少见,给人一种壮阔辽远的感觉。这里的船更能引起我们对船的遐想。从人类的交通工具发展史上来说,船应该是人类较早的交通工具之一。独木舟、小舟、帆船、机帆船、轮船、战舰,还有郑和下西洋的大型帆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多桅杆帆船,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船是最富有诗意的一种,这就在于船的自然性。在轮船之前的船都是木制的,像帆船配上那张白帆驶在海面上,增添了诗情画意。而独舟垂钓、小船撒网、渔船扬帆、渔舟唱晚、巨轮劈波,都是船和水一起营造的美景。历史上,在船上发生过许多故事,船的历史也就是人类历史的折射。
对于生长在北方的人来说,船更具有吸引力。有一次台风来临之前,我偶到万绿园,在港湾里看到了来避风的船。那景象真让我吃了一惊,足有一千条船在那里避风,密密麻麻,千桅林立,气势宏大,那场面让我经久难忘。我想,无论人类的交通工具如何发达,虽然有了汽车、火车、飞机,但船依然会永久航行在人们的视线里。
多水多船是海口滨海城市的特色。无论是海甸溪的船,还是西海岸的船,都是海口一景。
流年
晨起览镜惊白发,灯下夜读目视难。
犹如驿马遥望远,负重哪得神悠闲。
蹉跎风雨半生过,自今如何总茫然。
日读圣贤夜作文,寄情笔墨度流年。
感恩
祖母情意重,慈爱难叙说。
逝时我远行,闻讯阴阳隔。
归来长跪泣,泪下如滂沱。
常悔未送终,怀思似江河。
感悟
五十已过兴味减,罹患顽症心淡然。
身在闹市如山居,神向田园慕陶潜。
世人难免终极事,悟透红尘常参禅。
顿觉即生大喜悦,回首岁月笑百年。
来源:海口日报
记者:汪训波
编辑:符文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