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民国期刊中的宁波近代第一炮台旧影被发

北京专科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建于清末的招宝山炮台群,曾在中法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威远炮台为最为巨大,它也是镇海第一座近代化的大炮台。

由于港口建设的关系,威远、定远等炮台已不存。近日,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工作人员经过数年查询,在一批民国古旧期刊中,找到了这些炮台的旧影。

威远炮台,刊登于年第期《图画时报》。通讯员供图

海防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海炮台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明嘉靖四十一年(),招宝山上的威远城,便置有铁发贡炮4门。清道光二十年(),筑造北拦江炮台于县城税关东首,配前膛铁炮7门;筑南拦江炮台于江南泥湾,置前膛铁炮6门。

此次,海防馆共找到3张旧影炮台旧影,1张是威远炮台,2张是定远炮台。这些炮台都是宁波府试用同知杜冠英在中法战争前后建造。

定远炮台正面,刊于年第19期《天民报图画附刊》。通讯员供图

定远炮台侧面,刊于年第19期《天民报图画附刊》。通讯员供图

光绪三年(),日本寻衅,浙江巡抚杨昌浚委任杜冠英为宁波府试用同知,协理海防事务。杜冠英到任后,充分利用镇海口招宝山天险,建立起有效的海口防御体系。

杜冠英在招宝山东北角(俗称后山或小招宝山),建造了城堡状的3层楼炮1座,即威远炮台。光绪十年和十三年,杜冠英先后又分别在原小招宝山南麓山腰处和大招宝山南麓主持建造了定远炮台和安远炮台,形成了招宝山炮台防御体系。

杜冠英在自己的《威远、靖远、镇远、定远炮台碑记》写道:“炮膛砌以石,炮门钉以铁,炮洞锤以灰土。营房一如炮洞,取其以柔克刚,能避炸弹也。”

海防馆馆藏二级文物《招宝山炮台图册》(部分)。通讯员供图

威远炮台也是镇海炮台中最重要的炮台,是宁波第一座近代化大炮台。台有大炮8尊,最大1尊是德国博洪厂后膛螺丝(即来福线)钢炮,弹重磅,弹路及8里,可以洞穿铁甲。由于炮台巨大,10里外用望远镜就能看清,太觉显露,杜冠英采取措施加固和伪装。年第期的《图画时报》所刊登的威远炮台,与招宝山浑然一体,只有炮台顶部筑有防御工事依稀可见。

威远炮台上的防御工事。通讯员供图

海防馆工作人员分析,摄影角度是从镇海口向山上拍摄。威远炮台全景只能通过镇海口往里拍,而镇海口风浪较大,拍摄威远炮台,需要非常高的拍摄技术。这也可能是威远炮台照片留存较少的原因之一。在晚清民国期刊中,目前仅找到这张。

海防馆工作人员又在年第19期的《天民报图画附刊》找到了定远炮台正面照和侧面照各1张。定远炮台是座高大的炮台,外形像座城池,正面有“定远炮台”四个大字。

定远炮台正面额上有字。通讯员供图

中法战争镇海之役期间,这些炮台为赢得镇海抗法保卫战的胜利莫定了重要基础。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五日(年3月1日),法军进犯浙江镇海时,炮台守备吴杰在威远炮台发炮,重创法军旗舰“巴夏尔号”。

年,镇海港建设,移山填海,后山及威远、定远炮台无存,尚存大招宝山南麓的安远炮台。年,安远炮台作为镇海口海防遗址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安远炮台作为文化遗产,静静地矗立在江口,作为历史的见证,无声地诉说着先民抗击外敌的故事。

安远炮台。通讯员供图

记者:顾嘉懿通讯员:扈智超徐春伟

??更多新闻,请看甬上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ls/14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