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news/a_6032465.html实业救国的南洋传奇巨子
乐善好施胡文虎
胡文虎(~年)是南洋著名华侨企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被称为南洋华侨传奇人物。原籍福建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年1月16日生于缅甸仰光。父亲胡子钦是侨居缅甸的中医,在仰光开设永安堂中药铺。胡文虎兄弟三人,长兄文龙早年夭折,幼弟名文豹。年胡文虎被送回福建老家,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四年后,胡文虎重返仰光,随父亲学中医,并协助料理药铺店务。年,胡文虎周游了祖国以及日本、暹罗(即今泰国)等地,考察中西药业。年,他在新加坡兴建新药厂,并先后在新加坡、马来亚、香港各地广设分行。年,他又把总行从新加坡迁到香港,并在广州、汕头建制药厂,并先后在厦门、福州、上海、天津、桂林、梧州、重庆、昆明、贵阳等城市及澳门、台湾、暹罗(即今泰国)的曼谷,荷属东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亚)的吧城、泗水、棉兰等地设立分行,市场扩展到中国东南沿海以及西南内地。
乐善好施热心教育
胡文虎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他在海外兴学,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最著名的是年独资创办新加坡民众义务学校。该校分上午、下午、夜校、女子部等四部,学生多名,为当时南洋唯一设备完善的义务学校,惠及广大华侨贫寒子弟。另外就是年春,他大力支持新加坡中正中学的创办,并出任该校董事长,为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年,胡文虎曾任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总理,捐资数万元。对其他学校,如南洋女校、崇正学校、养正学校、静方女校、南华女校以及美以美会女校、圣约瑟实业学校等,也都或捐设备,或助经费。此外,如北马槟榔屿的钟灵中学、马六甲的培风学校以及霹雳、麻坡等地的学校,也得到他的捐助。胡文虎本着"畛域不分,一视同仁"的原则,对各帮所办的华文学校,采取"凡有请求,辄不悛拒"的态度,都酌情加以赞助。胡文虎在国内先后捐助过上海大厦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福州福建学院、厦门大学以及广州仲恺农工学校、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门学校、汕头市立第一中学、市立女子中学、私立迥澜中学、海口琼崖中学、厦门大同中学、厦门中学、双十中学、中华中学、群惠中学等院校。在上述院校中,建有诸如"虎豹堂"、"虎豹楼"、"虎豹图书馆"、"虎豹体育馆"、"文虎科学馆"以及"虎豹亭"之类纪念性建筑物。抗日战争前夕,胡文虎还捐万港币,准备10年内在中国兴建所小学,争取每县办一所,以实现在国内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的夙愿。后因战争爆发,学校只建了一部分,但他仍将建校余款万元港币存入香港中国银行,指定为战后建校之款项,后来全部认购了"抗日救国公债",计划抗战胜利后兑换成现款,继续兴办小学。可是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通货恶性膨胀,这万元公债已因货币贬值而变成一堆废纸。加上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时局动荡,胡文虎兴办小学的计划完全落空,成为终生憾事。年,胡文虎养女胡仙把广州永安堂大楼捐出,辟为广州第一间少年儿童图书馆——也就是曾经的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胡文虎对体育运动怀有浓厚兴趣,曾出任香港中华体育会名誉会长,宣扬体育运动,不遗余力。20年代至30年代,他在新加坡多次倡议组织"新加坡中华体育会"、"星州华侨体育总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平时,各地体育团体和各类球队来新加坡参加比赛,他无不热情招待,提供便利。如年至年,上海暨南大学足球队和复旦大学足球队先后远征海外,他都安顿于其私人别墅下榻,并设宴招待。至于篮球赛、羽毛球公开赛,甚至武术竞赛,他多亲临观看,并赠奖杯、银盾等,以资鼓励。年秋,上海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胡文虎除赞助2.3万元外,还亲自率领马华选手回国参加竞赛。除了赞助体育团体的建设和活动经费外,他也独资修建体育设施,如新加坡的虎豹游泳场(年开幕)、海南岛海口白沙游泳场(年开幕)、福州体育场(年竣工)等等。对于开展体育运动,胡文虎功不可没。
广揽人才创办报纸胡文虎一生中,用了很大一部分财力与人力办报纸。他是最著名的星系报业的主人。早在20世纪初,胡文虎便开始他的办报活动。年,他在仰光集股合办《仰光日报》。他独资兴办的第一家报纸是年1月在新加坡发刊的《星洲日报》。两年之后,他又在广东汕头创办《星华日报》。年初,他的第三家报纸《星光日报》在厦门出版。同年底,他在新加坡办的中文晚报《星中晚报》也正式发行。他还筹备在广州创办一份大型报纸《星粤日报》,并开始修建印刷厂,后因华南局势动乱,计划拖延了下来。年8月1日,他在香港办的《星岛日报》正式出版,聘请名记者金仲华为总编辑,报纸编排新颖,内容充实,是胡文虎星系报业中办得最成功的一份。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他在马来亚槟榔屿办的《星槟日报》顺利出版了,唯在缅甸的《星仰日报》和在荷属东印度的《星巴日报》因战争爆发,半途而废。年抗战胜利后,胡文虎又在福州创刊《星闽日报》,在上海筹办《星沪日报》。年3月,胡文虎在香港创办英文《虎报》(TIGERSTANDARD)。第二年,又在泰国创办《星暹日报》。这样,星系报业便成为华侨界独一无二的托拉斯,在舆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胡氏本人也获得"报业巨子"的称号。胡文虎认为办报与建立学校、医院,都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重要事业。星系报纸在抗日战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胡文虎本人也曾自称"本人除热忱爱护国家,希望祖国富强、华侨地位提高外,对政党政治,素不参与"。
爱国爱乡支援抗战
同海外广大华侨一样,胡文虎对家乡故土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建设。早在30年代,他就出资8万元修筑闽西公路,并投资港币20万元兴办福州自来水公司。年蒋光鼐主闽时,致力于地方的改革与建设,组织"福建省建设委员会",胡文虎应聘为该委员会委员,在医药卫生方面积极提供意见,并在《星州日报》发行"新福建"专刊,借以推动福建省建设计划的实施。年"九·一八"事变后,海外华侨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出钱出力,从各方面声援祖国。胡文虎首捐2.5万元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海外华侨深受鼓舞,胡文虎闻讯后,立即从银行电汇国币一万元给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前线救伤之用。2月下旬,又电汇一万元直接给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并捐赠大批"虎标良药"和其他药品。到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胡文虎除捐助大批药品、物资外,又出钱组织华侨救护队,直接回国参加抢救伤兵工作。他及时将储存在香港永安堂的一批价值多元的纱布急运上海,支援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抗日救护队。另外,又先后捐赠救护车多辆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福建省政府。他先后义捐(包括认购"抗日救国公债")总数超过万元。
胡文虎先生在华侨社会和国内都享有崇高声望,他自倡“以大众之财,还诸大众”的宏论,热心于兴办慈善事业和赞助文化教育事业,是国人共仰的爱国侨领。
编辑:易媒体宋 奇
审核:易媒体范琪琪
监制:吴龙臻徐小龙
指导:袁佳伟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团委学通社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