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宋志刚
来源丨烟台晚报
芝罘区,位于胶东半岛中北部、濒临黄海,是烟台中心城区之一。古代,这里是中国早期文明发祥地之一、秦皇汉武东巡地之一、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奇山守御千户所所在地;近代,这里是烟台开埠地、辛亥革命山东首义地、胶东革命发轫地;当代,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山东蓝色经济区前沿地之一、国际“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起锚地之一。
自然禀赋———得天独厚
芝罘区经纬度为东经°16′-°25′、北纬37°24′-37°38′,是全球最美丽富饶的神奇经纬线,青山碧海、气候宜人,历经岁月洗礼,造就了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自然环境。
青山碧海。芝罘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在城中、海绕城转、城融山海,山、河、海、岛、城浑然一体。
青山涵盖山丘、河流、土壤、森林等陆域资源,面积.2平方公里。其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区,主要山脉奇山,呈东西向,横亘于城区中心,是难得的城市绿肺,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地滋润着这座城市。
奇山山脉,东起岱王山(大王山)、经黑夼山、塔山,西迄蓁山,山体总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东段———南行分支止于莱山区凤凰山,北行余脉至岿岱山;中段———南行分支依次有黑塔山、荆子山、蛤蟆石、峰山、五卒山,北行分支依次有蝎子顶、小璜山、毓璜顶,余脉至烟台山;西段———南行分支依次有蛇蟒顶、老虎山、马山、砲山、车山、围子山,北行分支依次有乳子山、金黄顶、搂子山、西炮台山、垛山,西南行分支依次有金夼顶、古墓山、晾甲山、桌山。
辖区最高山峰塔山,海拔米,因其元朝至元三十年(公元年)之前建有一座三合塔而得名。境内河流主要有夹河、勤河、横河、幸福河等。
夹河是芝罘的母亲河,由南部入境,经西境,向北注入黄海;其他河流均由中部低山丘陵区南北分流。土壤条件良好,主要为棕壤、潮土,其中,棕壤面积占68.67%,盛产烟台苹果、大樱桃、葡萄等优质水果。森林覆盖率达到45.16%,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碧海包括海域、海岸、岛屿、沙滩等海洋资源。其海域浩渺无垠、波光粼粼、海天一色,面积平方公里,海产丰饶,主要盛产海参、鲍鱼、对虾、扇贝等海珍品;海岸线长55公里,海湾有芝罘湾、太平湾、月亮湾、套子湾等;沿海面积在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6个,主要有芝罘岛、崆峒岛、夹岛、鳖砣、马岛、担子岛、大礁石、小礁石、舵罗顶、豆卵岛、柴岛、头孤岛、二孤岛、三孤岛、宁海砣子等,其中,芝罘岛是全国最大的陆连岛,东西长、南北窄,南缓北陡,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接,是全国最大的陆连岛,其形状,既像一株硕大的灵芝,又如一张撒开的渔猎网,恰是横亘于芝罘湾畔的天然屏障,面积11.5平方公里,主峰老爷山海拔.1米;海边沙滩第一海水浴场,坡缓沙洁,阳光下,金黄色的沙滩与蔚蓝的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特瑰丽的秀美画卷,是盛夏游泳观光、消暑休闲的极佳去处。
气候宜人。
芝罘区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气候区,大陆度为53.8%,四季变化与季风进退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平均温度12.6℃左右。四季分明的气候,造就了朝气蓬勃、林木茂盛的人间仙境。
夏天的凉爽主要得益于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全区6、7、8三个月平均温度为24.6℃。
芝罘南依丘陵、北傍大海的地理环境有效地抵挡、消融了夏季来自太平洋潮湿的南风,特别是到了中午时分,海面温度上升慢、陆地温度上升快,海面气压明显高于陆地,因而形成海风,即北风。短暂的北风会使周围的气温瞬间下降2~4℃多,进而使整个城区气温降下来。人在其中,海风拂面,自然爽润舒适、惬意非凡。
海在城区之北,也是芝罘被称为“雪窝子”的主要因素:冬季,海水表面的温度高于陆地的地表温度,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富含大量水汽。
当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掠过芝罘海时,海面上方密度较低的暖湿空气就会向上移动,升至一定高度时水汽便聚集凝结成冰晶,冰晶在碰撞凝华增大后,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飘落下来,形成降雪。
在气象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冷流降雪”,而胶东半岛内陆地区由于地表附近缺少温暖湿润的空气,即使遭遇北方来的冷空气,也不会形成此种降雪现象,自然也就享受不到芝罘冬天“观雪听涛”的壮丽景色。
芝罘区是全国空气质量最优、蓝天白云天数最多的城区之一。
年,全区PM2.5年均值为45微克/立方米,“蓝天白云”天数为天,“芝罘蓝”名副其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天,优良率为83.3%。
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完全满足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区划标准。
历史文化———璀璨夺目
芝罘是中国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之一、是镶嵌在胶东半岛上的璀璨明珠,在这片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广袤沃土和浩瀚碧海之上,孕育和承载了烟台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考古发现,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芝罘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农业生产和海上捕捞相结合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芝罘白石村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史学界称为“白石文化”。
考古发现,在白石村西北侧有一个小型的码头,是烟台港口的摇篮和海洋文化的源头。
距今0年前后的三皇五帝时期,居于东方各个部族的总称为东夷。考古发现,烟台地区夷人文化主要是由嵎夷和莱夷创造的。
其时,芝罘属嵎夷地,从尧帝时代至商朝历经多年。
商末周初,嵎夷消亡,莱夷建立莱国,芝罘随之融入“莱文化”。
这一时期,芝罘先民有了一定的航海技术,开启了与辽东半岛、与一衣带水的朝鲜和日本古人类文化交流的先河,为齐国开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至春秋战国时期,转附(芝罘)与琅琊、碣石、会稽、句章并称为华夏五大港口。
春秋时期,公元前年莱国被齐国所灭,莱国疆域全部纳入齐国版图。
秦汉时期,秦朝先后属齐郡、胶东郡腄县(今福山);汉朝先后属青州东莱郡腄县、牟平县。这一时期,秦皇汉武东巡创造了丰硕的东巡文化,极大地提升了芝罘文化的品质。
秦始皇分别于公元前年、年、年3次东巡,汉武帝于公元前年~89年间先后多次东巡至芝罘,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美丽传说故事。秦始皇东巡先后留下了拜祭芝罘岛阳主;通往芝罘岛初具规模的始皇道;在芝罘岛颂扬功德刻石和其附近东观刻石石碑;在方士徐福引领下射杀大鱼的射鱼台;以及徐福多次带领童男童女,乘船入海寻找仙山、仙人、仙药和东渡日本的传说故事。汉武帝抵临芝罘,声势浩大的一次是公元前94年,登芝罘,浮大海,“山呼万岁”。这些遗迹和故事,后来演绎为神话传说,成为人们向往、游赏和歌咏对象。
唐宋时期,唐朝先后属河南道登州清阳县(今福山)、莱州文登县、莱州牟平县、登州牟平县;宋朝先后属京东路登州牟平县、京东东路(金改为山东东路)登州牟平县、宁海州牟平县。唐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中外交往日趋活跃,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经秦汉时期拓展达到鼎盛。包括芝罘在内的烟台沿海一带航海、造船、经贸等非常发达,与朝鲜、日本文化交流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以往时期。
明清时期,明朝先后属山东省莱州府登州福山县、登州府福山县和宁海州牟平县;清朝先后属山东省登莱青道登州府福山县、登莱青胶道登州府福山县。公元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在奇山北麓设守御千户所,在芝罘北山上筑烽火台,又称狼烟墩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奇山所城是烟台城市之根。
年8月22日,芝罘(时称烟台)正式对外开埠,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芝罘设立领事馆。芝罘开埠,很快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随着人口增加,芝罘地域范围以烟台山及朝阳街为中心,呈扇形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拓展,迅速形成一个发达新型商业城区,近代城市基本形成。
民国时期,年先后属山东省胶东道、东海道福山县。年1月,民国山东省政府建立烟台特别行政区,隶属山东省政府管辖。
至此,烟台(今芝罘)脱离福山县,独立建置;年2月,日伪改烟台特别行政区为烟台市;年8月,烟台市第一次解放后,隶属山东省胶东行政区。
这一时期,芝罘是是辛亥革命山东首义地和胶东革命发轫地: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年11月13日,在芝罘建立烟台军政府,打响了山东辛亥革命第一枪,使辛亥革命之火燃遍胶东大地;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年12月,胶东最早的党组织———
中共烟台小组在芝罘建立,年5月中共烟台支部在芝罘成立、同年11月改组为中共烟台特支,年3月中共烟台临时市委在芝罘成立、同年4月改组为中共烟台市委,此后,在领导芝罘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烟台乃至全国解放作出了永载史册的卓越贡献。
新中国诞生后,年5月,胶东区撤销,烟台市(今芝罘区)隶属文登专区;年9月,改为山东省直辖烟台市;年6月,改为莱阳专区辖烟台市;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烟台市遂归烟台专区管辖。
年11月,烟台地区撤销,组建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至今。
年5月,烟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芝罘区作为当时烟台城区之一,毋容置疑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年4月,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根据这一指示,山东省编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年国务院批准了这个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烟台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和港口所在地、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重要旅游度假胜地纳入规划,芝罘区作为烟台市中心城区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前沿地之一。
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
芝罘又一次成为国际“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像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样,再次站上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最前哨。
经济社会———繁荣祥和
芝罘区辖12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园区、个社区(居民区),常住人口83万,是烟台城市当之无愧的商贸、金融和文化中心。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烟台市委、市政府“十个倍加”、“六抓六促”、“六个坚守”等理念思路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建设烟台“首善之区”总体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区、城市建设引领、群众工作统领、项目带动、基层党建支撑”五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任务,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繁荣发达。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亿元。
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主动适应烟台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需求,凸显服务业首要经济地位,着力提升商贸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层次,率先突破发展人力资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重点打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人力资源、节能环保、金融服务、婚庆文化等六大特色服务业园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3:17.67:81.3,服务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率提高到年的71.5%,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市)区”。
文化创意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首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高———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在完善城区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区环境品质的提升。
“十二五”期间,区域内实施城建重点工程项目个,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实施旧城改造项目15个,开工面积突破万平方米,旧居改造项目24个,开复工面积累计达到万平方米;条主次干道实现卫生保洁全覆盖,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95%以上。
社会和谐文明。城市公共事业全面进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96项,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26项,授权发明专利件,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投入12亿元新建9所标准化学校,完成38所学校校舍加固,教育网络与数据中心国内领先,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佳县市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0万元改造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3.6亿元,改造建设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体育基础设施,竞技体育成绩显著,被评为“国家排球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投入万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创建10处省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坚持把惠民生放在首位,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11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8%以内;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建立城市低保体系,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到元。
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把爱作为构建文明社会的引领和切入点,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捐款、包帮、救助等和谐文明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上下的无私奉献精神;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作为构建文明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控能力,有效保持了全区大局持续稳定,为烟台连续六次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付出艰辛劳动;把创建文明城区作为构建文明社会的载体和抓手,深入展开“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活动,为烟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出重大贡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创造璀璨历史文化的芝罘人民,正朝着区委、区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三个突破、三个率先”的“十三五”总目标,勠力同心、创新奋进,谱写芝罘明天更加美好的壮丽篇章。
20日烟台晚报《烟台街》报样
责编:徐小涵
校对:刘雨鑫
审校:tota
烟台晚报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ls/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