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这是所有中国人,今天最该转发的朋

年9月18日,85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从此开始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14年,万军民伤亡,老人、妇女、婴儿惨遭屠杀!侵略,可能让一个国家亡国,也可能让这个民族觉醒!今天,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牢记!警钟长鸣,吾辈当自强!▼85年前的今天,年的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进攻北大营。东北军“坚决”执行“不抵抗政策”,6小时后,沈阳被占,4个多月后,东北万平方公里全部沦陷,多万百姓成了亡国奴。如今,很多亲历抗战者业已辞世,但他们讲述的这些血与火的故事、他们经历的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不容我们遗忘……

亲历者的描述

辽宁营口老人山峰奇,“九·一八”事变时年仅11岁,是事变的见证人之一。

年9月18日半夜,北大营方向的爆炸声和枪声把附近的百姓们从睡梦中惊醒。山峰奇回忆,当天夜里他的父亲和哥哥爬上屋顶向北边望,看见的是一片被火光和烟雾照亮的天空。

▲资料图

“第二天中午,我扒着门缝向外张望,一队日军跟着装甲车在门前走过,柴油的臭气和扬起的尘土呛得我连打了两个大喷嚏,引得日本兵牵着的大狼狗一阵狂吠……刚11岁的我吓得浑身发抖,转身钻进了柴草堆中,死死地闭上眼睛,心想,完了完了,我才这么小就得死啦!”山峰奇回忆说。

不知过了多久街上安静了下来,躲过一劫的山峰奇在被母亲找到后才放下心来。

侵华日军禁止公开的照片

▲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市区,南京路上尸横遍野。这张照片被判为“不许可”照片。

▲与上海守城部队激战后,日军竹下部队士兵用刺刀指着被抓获并捆绑在墙边的俘虏。由于这种虐待俘虏的行为会损害日军的形象,多张照片被判为“不许可”照片。

▲位于吴淞口附近的上海月浦镇,日军士兵用刺刀对准一名被俘的中国士兵,并将其残忍杀害。

年至年期间,日本每日新闻社随军记者拍摄了大量日军侵华的照片。“七七事变”之后,为了掩盖其侵略野心,达到欺骗民众,控制舆论的目的,日军进一步加强了新闻审查制度,由陆军省、海军省和情报局以极其严苛和机械的标准新闻照片进行审查。除了涉及军事情报等机密信息之外,反映日军侵华时期烧杀抢掠,被认为有损日军“形象”的,会引起士兵厌战情绪的照片,均被盖上了“不许可”印章,严禁对外发表。

日本战败之后,军方下令“凡是战地拍摄的照片要全部烧毁”。而总部位于大阪的每日新闻社没有屈从于军方的胁迫,将照片和底片偷偷转移至一个地下室内。

虽然在此后的一次台风中,部分资料受到水淹,但仍有一部分照片和底片得以保存下来。

每日新闻社在年和年将这些照片集结成册出版,使这些几经磨难的珍贵史料最终重见天日,也历史留下了日军累累暴行的铁证。

▲年9月,在日军空袭南京城,令这座六朝古都遍地尸首。这样反映战争残酷的照片被判为“不许可照片”。

▲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烧杀抢掠。日军士兵用婴儿车搬运从中国百姓手中抢夺来的大批财物。这类即使在战争中也是极不光彩的行为,即使日本民众也会感到反感,经过日军审查后被判为“不许可”照片。

1

在搜索框里输入"九一八事变中日兵力对比”,反馈回的数字令人万分惊讶。

年9月18日当天,驻沈阳的中国军队有步兵、装甲兵、军校学员、警戒部队共计1.2万人,装备有坦克、装甲车、各型火炮和欧洲进口的先进轻武器,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一支空军也驻扎沈阳,拥有各型飞机架。无论从什么方面去评判,这都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

而发动事变的日军有多少呢?据载,当日进攻北大营的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拥有兵力余人,普遍仅装备有步枪、机枪等轻武器。

以人去进攻20倍兵力于己的敌国大城市,可能成功么?就算是那时参与事变日本军人也承认:这几乎是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

然而,6个小时后,拥有余驻防兵力的北大营陷落。

8个小时后,整个沈阳城陷落。

据载,当日本士兵蹑手蹑脚打开中国军队武器库和兵工厂大门时,被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惊得合不拢嘴:迫击炮和各种口径大炮门,坦克和装甲车26辆,各式机关枪挺,各种步枪和手枪支,数不清的弹药……

“豪赌者”最终付出的全部代价是,仅仅伤亡24人。

2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三倍多的土地。这片土地当时占中国经济总量一半左右,工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工业基础在整个亚洲来看也颇为优越。

这极大扩充了日本的国家实力,同时使日本军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侵略中国的步伐更加急不可耐起来。

有几组数字,能粗线条地描述这场事变为我们国家带来的沉重后果:

日军当年从东三省的中国银行掠走银元1亿、黄金16万斤;

日军所占领的沈阳兵工厂,拥有机器余台、工人近2万人,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之一,可以生产从毫米重炮到装甲车,以及各型火炮、枪械、弹药,其三个月的枪械火炮产量就可以装备1个日军师团;

日军先后从东北掠走煤二亿二千三百万吨,生铁一千一百万吨,钢五百八十万吨,木材1.4亿立方米,粮食1.2亿吨……

从东北抢走的金银,最终成为日本扩军备战的军费;

从沈阳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最终成为日本兵屠戮我同胞的凶器;

从东北掠去的各类物资,最终成为支撑日本全面侵华乃至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物资基础。

我们曾试想,如果当年没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中国军队奋起反抗,那一小撮“豪赌者”的豪赌是否就能成功?如果中国没有失去东北,而是利用东北的资源充实国家实力,那么日本可还有胆量和实力,挑起灭亡整个中国的战争?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年9月18日起,日本开始了其灭亡中国的步骤,此后14年的侵华战争中,中国26省、余县市、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军民死伤万……

国歌歌词里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3

我们声讨日本侵略者的贪婪无耻、阴险狡诈、凶残成性,痛骂国民政府和军阀的丧权辱国、奴颜婢膝、软弱无能。

我们会为“不抵抗政策”所痛心、悲愤、长叹、挥泪。

但偶尔我们也会有疑问:为什么“九一八”就这么轻易发生了?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会孱弱怯懦到如此程度?

蒋介石的理由是,中日实力悬殊太大,攘外须先安内,中国尚未做好抗战准备,且张学良是地方军阀,和南京政府离心离德,不听指挥,还有就是轻信了国联。

张学良的理由是,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蒋介石国民政府不给钱、不给武器弹药、不给援兵,支持不力,让东北军独自去拉仇恨担伤害,所以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蒋介石与张学良

面对这两条理由,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表示笑而不语。

据记载,石原莞尔在策划“九一八”事变以前,曾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进行“考察”。考察之后,石原向他的关东军同僚夸下海口:只要有三千精兵,甚至只装备竹刀都能占领东北。

可以想象,石原此话一出口,同僚们必是怀疑的。当时在东北的中国军队足足有三四十万人,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日本关东军总共才不到2万。

可“九一八”后,日本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整个东北,几乎就是石原所夸口的那样。

石原不可能预测到中国军队统帅会第一时间发布“不抵抗命令”,更不能预测到这支纪律观念一向不怎么严的中国军队,居然全部都能不打折扣地执行这道命令。

但石原却看清了一点:在东北的中国军队,从统帅到士兵,都存在着深深的恐日情绪,并已丧失了民族自信。

4

据记载,当事变前沈阳局势已相当紧张的时候,驻沈阳的中日军队都进行了实兵演习。

日军的演习科目,是怎么样进攻中国军队据守的重要据点,而中国军队的演习,是怎么样在日军进攻时撤退。

但就算经过演习,中国军队在事变时的撤退依然没有做到“转进如风”。驻北大营的一个“模范旅”,在遭到数量远逊于己的日军射击后就仓惶而逃,不但大部分武器、包括6辆坦克都丢得干干净净,还有不少士兵甚至连排长都偷偷离队。

狼狈如此,也真是醉了。

“模范旅”尚且如此,那其他部队呢?

据记载,事变前两天曾有一支人左右的中国军队驻扎沈阳,可指挥官看到形势紧张心惊胆战,大战当前,把整支部队紧急撤往别处。

驻沈阳城的一些警戒部队,听到炮声一响就惊慌失措,有的把武器往库房一锁就撤,有的直接开门揖盗,有的干脆就自行解散。

讲武堂的军校学员们倒是曾义愤填膺地要求抵抗,可当占领北大营的日军开始调头攻击讲武堂后,立即偃旗息鼓,纷纷撤退。

空军基地的指挥官在机场陷落前也曾试图组织飞行员把飞机飞离沈阳,但找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位飞行员敢回来开飞机。后来,一小队日军在这个空军基地贴了个告示后,全部架飞机连同整个空军基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这样的军队,就算没有那道“不抵抗”命令,就能实施有效抵抗么?这样的军队,就算再增加一倍两倍,就能抵抗日军么?

一支未战而心先败的军队,无论如何也取得不了战斗的胜利;一群丧失民族自信心的国民,唯一的下场就是当亡国奴。

5

石原莞尔自认为看得很透:中国的民族精神当时已经沦丧。

从年往上数37年,年甲午战争,日军从朝鲜涌进东北,败清军、割台湾、占辽东、屠旅顺,索赔军费2.3亿两。

年庚子国变,以日军为主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屠城、抢劫、索要赔款4.5亿两,慈禧太后毫无节操地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年日俄战争,日军和俄军因分赃不均大打出手,双方几十万军队在中国的东北毫无顾忌地野蛮杀戮,当时的清政府刷新了无耻的下限,居然宣布中立。而鲁迅在纪录片里看到了日军枪毙当“俄国间谍”的中国人,居然有一群围观的中国人拍手叫好。

年辛亥革命,中国曾一度展现展现出革命自救的气象,但很快因参与者各怀鬼胎而失败。而后,这片大地陷入无尽的混乱之中,皇帝退位了,军阀大帅占地为王、打打杀杀、永不停息,而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

太多的苦难、连续的挫折、无尽的失败,以致这个国家从上到下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精神危机——

精英们开始极度的崇洋媚外,甚至吃里扒外;

普通国民只知道有大帅,却不知道有国家;

持枪的军人只知道为军阀卖命能混口饭吃,却不知道因何而战、为何而战。

在石原莞尔看来,这样国家就如同一个空心的玻璃巨人,尽管看起来十分庞大,但只要轻轻一击,就必然轰然倒地。

年9月18日那一日,他们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6

可是,日本人极大低估了一个拥有年历史积淀的民族所具有的顽强韧性。

每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总会有那么一批人站出来。他们可能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党派不同,但他们拥有着一个相同信念:绝不当亡国奴。

从北大营第一声枪响起的那一刻起,中国人的怒吼与反抗就从未停止过。就算明知被政府统帅所抛弃,就算明知自己孤立无援危险重重,就算明知敌强我弱必死无疑,但这批人依旧是不计生死、慷慨而行。

沈阳兵工厂陷落后,工人们不甘为虎作伥,其中有不少工人携带拆散的机器钻进了原始森林的最深处。在那里,他们依靠水力驱动机床,制造出了简陋的机枪、步枪、子弹、手榴弹等武器。而这些武器的使用者们有一个共同称谓:抗联战士。

抗联战士

据说,在东北沦陷的日子里,那些去大山深处套木头为生的农民会经常看见他们,那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意志坚定,气势昂扬。他们是不愿意抛弃国土家园的士兵、工人、农民、猎户甚至土匪聚集而成。

他们没有飞机和大炮,他们没有粮饷和补给,甚至长期孤立无援。但他们始终在极端恶劣的冰天雪地中,14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抗战。

正是他们的存在,令日本如鲠在喉,也使东北始终无法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稳定的后方基地。

于是,他们成了之后几十万、近百万日本关东军长期疯狂打击的目标。

他们曾经一次一次被包围和消灭,他们的热血染红一片片林海雪原,以致我们至今都无法统计出,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战士在那里献出了宝贵生命。

但遍布东北大地的清脆枪声始终显示着:他们如野草般生生不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

日军残忍杀害抗联战士

是什么支撑了他们如此强大的内心?

当中共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司令杨靖宇战至弹尽粮绝牺牲后,日军指挥官无法理解,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为何居然能坚持战斗五天。于是命人将他割头剖腹。结果发现,将军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在场的日本军人无不为之震惊。

中共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司令杨靖宇

我知道,那些日本人所无法理解的东西,其实正是支撑着我们民族得以延续五千年的密码,亦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7

八十多年后,我们回望那一天,回味、缅怀、深思。

近代中国为何会被欺凌侵略?历史书告诉我们,是因为积贫积弱。

衡量富与贫的,不仅指物质,也指精神;判断强与弱的,不仅有体格,也有内心。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军阀经营东北几十年,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组建了庞大的军队,可谓富可敌国、剽悍强大,但日军轻轻一击,便失魂落魄、人逃地失,为世人笑。这是真的富与强么?

林海雪原里的抗联战士,无衣无食无枪无弹,体格瘦弱,可谓一贫如洗、极度弱小,但他们却能坚持对抗日军14年,并最终坚持到了胜利日的到来。这是真的贫与弱么?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没有精神,再强壮的身体也必将备受欺凌;没有精神,再智慧的头脑也注定碌碌无为。

于人于国,皆是如此。

为什么一个不到0万人口的岛国敢于挑起灭亡4.5亿人口大国的战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民穷国弱,更是因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沉沦:别人一发狠,中国人就怕;别人一瞪眼,中国人就哆嗦,甚至是屠刀到头顶上也不敢反抗。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越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越会引起强盗的垂涎,“九一八”是早晚的事,不被侵略掠夺才是怪事。

民族精神的沉沦,也唯独民族精神的振奋才可以救赎。幸运的是,正是在这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濒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口,千百年传承而来的民族精神魂魄被重新激活,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它激励我们的先辈力挽狂澜,引领中华民族渡过生存危机,并终于迎来面向复兴的今天。

唯有内心强大者,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唯有内心强大的民族,才能支撑起国家的真正富强。

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沦,历史已经告诉过我们,一旦沉沦了,我们的人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要铭记,更要警醒!

来源: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综合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ls/9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