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说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在咱们

在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的脑海里,曾经的海丰镇应该是这样的:一条柳河如一条玉带将这个港口与内陆联结起来,两岸商铺林立,河里帆影点点,川流不息,内陆的物资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与此同时,在海港上,有大船出入,船有多大?张宝刚一指放在黄骅市博物馆院里的一副大锚:光锚就有斤!这船来自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地,将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出……

11月12日,记者站在黄骅海丰镇遗址,在冬日的风中,如今已是一片农田的遗址无比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沧海桑田”。谁又能想到,在遥远的年代,这里,竟然充满了桨声帆影,更有专家认为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

发现19个盐灶:昔日“最大内陆码头”因盐而兴

海丰镇遗址在黄骅市东15公里,于今黄骅市羊二庄镇海丰镇村村南至杨庄村之间,向东20公里与渤海相接,面积超过万平方米。

据《盐山新志》记载:“海丰镇在天津未兴之前为海口第一繁荣之区……至元盐业不振,渐废为墟……海丰镇为繁盛之区皆以行盐故也……”

年、年和年,为配合朔黄铁路和石黄高速建设,河北省文研所会同沧州市文物管理处、黄骅市博物馆对黄骅海丰镇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面积达平方米,从现场发现了19个盐灶,盐灶的形状大同小异,由烟道和灶膛组成。灶膛皆为圆形,用半头砖砌成,下大上小,直径0.4—0.5米、残存高0.2—0.4米;烟道呈斜坡状,有砖砌和土壁两种。通过对盐灶的复原,再现了当时海丰镇作为金宋时期我国最大的一处内陆码头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交通发达的盛况。

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说,唐、宋、辽、金,为海丰镇盐业兴盛时期。元代惠民河的开挖,横断并淤塞柳河河道,使海丰镇运盐水道受阻,从此废水易路,其盐业一度衰落,渐废为墟。

据了解,年,全国原盐紧缺,经国家计委批准,在黄骅县羊二庄乡齐庄村东部兴建长芦黄骅盐场。此后40年,长芦黄骅盐场产盐量迅猛增长。年,原盐总产量达96万吨,位于全国同行第三位。

出土文物以瓷器最多:“金元时期重要港口”曾盛极一时

当然,海丰镇遗址所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表明,这片土地曾经的“光荣岁月”绝不仅仅与盐有关。这里出土的大量瓷器表明,这里曾经是瓷器贸易的重要港口。

11月12日上午,在黄骅市博物馆里,《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海丰镇出土文物展览》与市民见面。这个展览共分为因盐而兴的盐业古镇、商贸繁盛的贸易重镇、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三个部分。展品为海丰镇出土文物,多达上百件,以瓷器为主。该展览让人们了解到金、元时期海丰镇港口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过程,再现海丰镇曾经辉煌景象,也更有助于推进金、元时期海丰镇与日本、韩国以及东亚国家海上贸易研究,将为海丰镇遗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一处重要文物遗存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供支持。

记者了解到,年海丰镇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至年间,考古工作者对海丰镇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大批完整和可复原器物,以瓷器数量为最多。据此,一些专家学者根据文献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判定海丰镇遗址是金元时期瓷器和盐业贸易的重要港口。更有专家提出海丰镇为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随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盛极一时的海丰镇历史全貌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馆长解密多种文明汇聚之谜

黄骅市有关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海丰镇遗址中出土的瓷器,荟萃了磁州窑、定窑、井陉窑、耀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等窑口的产品。经专家认定,此遗址主要遗存年代为金代,证实此地是当时集水陆交通为一体的经贸集散地,在国外特别是东亚国家出土的相当一部分宋金时期的瓷器应该是从海丰镇运出。海丰镇与中国宁波、扬州等地遗址一起搭建了中国古代瓷器贸易的地缘架构,对研究东亚地区古代瓷器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遗址出土的大量瓷片中,又以磁州窑为大宗,其中红绿彩俑作为重要的古代社会生活实物资料存储了大量社会生活信息,这些信息得以较完整地保留,为观察和研究当时历史及社会生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补史、证史的重要作用。

而对这些展品,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如数家珍。他说,海丰镇在金代年少数民族控制的一个北方港口,当时南宋实行“海禁”,这也使得海丰镇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从目前遗址所发现的文物信息来看,这个遗址有着鲜明的独特性与唯一性:既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又与外域交流融合。他指着一个虎形枕说,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对于早期狩猎文明的记录与追忆。他又指着一个红陶迷宫印模说,这又是典型的希腊文化。他又指着一个瓷枕说,这枕头上有一首元曲……这些不同的文明就这样在这里交织汇聚。

专家五点判定“港口遗址”

年,朔黄铁路建设为我们了解海丰镇的历史和遗址的性质提供了契机,通过对海丰镇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发现煮盐遗址,还发现了建筑基址;不仅发现定、均、龙泉、耀州、磁州、井陉等窑口的精美瓷器,还发现围棋子、象棋子、骰子、骨刷、沙锅等日常生活用具;不仅发现水井、道路等生活设施,还发现了甜瓜子、大枣、莲子等植物果核以及动物骨骼等食物原料。这些发现,无疑为判断海丰镇遗址的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专家学者根据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判定:海丰镇遗址是金元时期瓷器和盐业贸易的重要港口。年1月,在“一带一路”战略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发展机遇高层研讨会上,吉林大学冯恩学教授依据考古发掘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海丰镇港是金元时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

据介绍,冯恩学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年6月至12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师生和黄骅博物馆合作,对第一次发掘出土遗物进行考古整理,认为海丰镇遗址是港口遗址的主要依据有五条:

出土的瓷片数量过多,远远超过一般村落、城镇遗址中瓷片所占遗物总数的比例。瓷器不仅有碗、盘、碟、俑、枕、瓶、罐、盆,还有娱乐玩具,如骰子、围棋子,有装饰品,如白瓷的南瓜子。釉色有白瓷、黑瓷、酱瓷、青灰瓷、双色瓷、绞胎瓷等,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剔花等装饰手法,纹饰有鸳鸯、鱼、牡丹、荷花、山石等。

瓷器窑口多,产地复杂。

多数瓷片没有磨损痕迹,釉面光洁度高。这是瓷器贸易中转站的特点,瓷器从窑址长途运输到此后,拆包发现有碰坏的瓷器就扔掉,把好的瓷器装船,开始海运旅行。

有些瓷盘或碗的表面有被用红色砂岩片擦划的道道,断续的紫红麻点擦痕条带,宽粗而浅淡,涂抹不掉,望而能识,又不影响使用。据分析应该是长途运输时,几家的货都装载在一辆车或一艘船上,装卸时为了便于区别所属货主,而临时打上的记号。

第五条是遗址靠近海岸。

据这五条,专家判断海丰镇遗址是金元时期瓷器贸易的港口遗址。

教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论

冯恩学教授继而提出,海丰镇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始点。

年3月,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名誉馆长伊藤郁太郎等一行四人来到黄骅博物馆参观,主要为了探寻宋金时期日本国内的瓷器是否与黄骅海丰镇遗址发掘的瓷器相似。经过考察,中日学者基本证实了宋金时期日本国内的瓷器与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发掘的瓷器属于同类,肯定了海丰镇宋金时期瓷器大量外销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这个结论。

冯恩学教授提出海丰镇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后来,水下考古调查也发现海中捞出的瓷器,与海丰镇发现的瓷器相同,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瓷器贸易港口的判断是可靠的。

冯恩学教授表示,海丰镇能成为丝绸之路北方一个重要起点的港口,这和它的地理区位优势密切相关,磁州窑、定窑、井陉窑出海走海丰镇是最便捷的。也和海丰镇有历史上长时期的盐业发达的经济基础和运输网络基础有关。此外,还与当时政局变化有关。北方的丝绸之路早从秦代徐福东渡日本就开始了,对中外文化交流起到过重要作用。唐代和北宋时期,蓬莱的登州港、青岛的板桥镇港是重要海外贸易的起点港口。北宋晚期出于军事安全的考虑,,宋朝一度限制传统港口的船只出入,北宋熙宁七年(公元年),宋朝下令把登州港封闭,加上后来战事的影响,蓬莱的登州港和密州的板桥镇港衰落,但是民间的海上贸易需求强烈,北侧的原本盐业兴盛的海丰镇港则迅速崛起,取而代之,成为金元时期北方最重要的对外瓷器贸易转运的港口。再往北,当时没有对海外贸易的港口,所以,海丰镇港是金元时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如果撰写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缺少海丰镇这个金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至少是不完整的。

探索仍在继续

11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海丰镇遗址时,几名专业的工作人员正在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勘探。这次勘探是从11月4日开始的,工作人员已经划出了范围。记者看到,一条朔黄铁路将勘探区域分为南北两个区,工作人员正在按照专业程序展开勘探,进行“试掘”,力争进一步摸清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为海丰镇遗址研究提供新的、更加充实的资料。

在这片遗址附近,几个村庄依次排列。有的村上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美丽乡村”建设。而在冬天的田地里,还有主人没有收获的萝卜与大白菜。这些弥漫着浓浓生活气息,散发着农家味道的场景令人感慨:世事沧桑变幻,沧海已成桑田。

好在仍有不断对历史充满好奇的研究者,没有停止对海丰镇遗址的持续研究与发问。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片沉默的土地,将为我们呈现出更多、更准确、更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这片沉默的土地上,让人们脑海里所勾勒出的那幅遥远年代里的桨声帆影更真实、更鲜活地奔涌而来。

据河北新闻网记者:李家伟

觉得有用,请ZAN

v优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1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