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屿
陆地面积0.36平方公里,我省唯一的黑耳鸢(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繁殖地。
[3]大屿
陆地面积0.19平方公里,厦门白鹭重要的繁殖地。
[4]东屿
民国时期已变成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如今是海沧城区的繁华地段,“东屿东路”、“东屿北路”等地名,依然坚持着对那个早已逝去的小岛的怀念。
[6] [10] [11]火烧屿—大兔屿—小兔屿—白兔屿岛群
火烧屿上建有“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
[8]象屿-中屿-
狗睡屿-虎屿岛群
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象屿保税区。如今,这4个岛屿已与厦门连成一片,成为东渡港区和象屿保税区的一部分。
[9]鼓浪屿
现在鼓浪屿的面积,1/10以上是填海填出来的。例如,轮渡码头旁边的黄家渡码头,未填海之前是一片泥滩。填海而成的土地,闽南人称为“埭”。鼓浪屿上,至今还有“乌埭角”、“乌埭路”、“大埭路”等路名。
[12]宝珠屿
面积0.平方公里。岛上建有一座“宝珠塔”,是陈嘉庚先生次子陈厥祥为纪念母亲张宝果所建。
[13]马銮海堤
年建成,堤长米。原为天然海湾的马銮湾水域面积由19.3平方公里,缩减为现在的4.5平方公里。
[14]集杏海堤(集美-杏林)
年12月竣工,堤长米,杏林湾20.6平方公里的海面,变成6平方公里的内湖。
[15]高集海堤(高崎-集美)
年10月竣工,堤长米,堤顶宽19米。这是国内第一条跨海海堤,鹰厦铁路、公路通行其上。厦门从此成为半岛。
[16]高浦海堤和曾营海堤
杏林高浦村(今集美区杏林街道高浦社区),明初设有“高浦千户所”、“高浦城”,其建城时间(公元年)比厦门还早,城池规模(周长丈)比厦门城还大。高浦海堤位于杏林高浦村南侧,堤长米,年建成。曾营海堤从高浦至马銮湾,长米,建于年。
[17]集美鳌园
这里原是集美大社(今集美区集美街道)东南海滩上凸出的一个小岛丘,有一座小庙“鳌头宫”。年,陈嘉庚先生在此兴建鳌园,同时在旁边围垦海滩,筑成“集美龙舟池”。鳌园已成为著名风景区。
[18] [19]鳄鱼屿—大离浦屿—小离浦屿—花仔屿岛群
其中,小离浦屿、花仔屿,已与陆地连成一片,只剩一条“花屿路”的路名(在枋钟路西侧)。大离浦屿面积0.平方公里。鳄鱼屿面积0.15平方公里。鳄鱼屿附近是世界珍稀的文昌鱼产地。
[23]丙洲岛和策槽围垦工程
历史上的丙洲岛,又名“砥江”,原是海中一座由7个礁地连成的海岛,位于同安东西溪入海口处。年2月,同安县策槽公社(今同安区西柯镇)开始组织围海造田,称“策槽围垦工程”。从此,丙洲与大陆连成一体。
[25]大嶝岛
面积13.2平方公里。年新店-大嶝公路建成,通过海堤直达大嶝,大嶝从此成为半岛。目前,大嶝岛周边海域,正在进行翔安机场的大规模围垦建设。
[26]大嶝虎头寨遗址
虎头礁上的明代抗倭名寨,如今虎头礁已与大嶝连为一体。
[28]钟宅湾(五缘湾)
古时候,在禾山高林村(今湖里区金山街道高林社区)北面,钟宅湾南部的海面上,有一座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40-50米的小岛“汤屿”。从民国年间开始不断围垦,水域面积日益缩小。如今,这里已建成五缘湾湿地公园。
[29]东澳
位于厦门岛东部的东澳(今环岛路香山下的海边),历史上是个天然避风港。如今已被填为平地。
[31]浮屿
原来是筼筜港中的一个小岛,位于今厦禾路思北路口附近。年8月1日,厦门市内第一条马路开元路修建竣工,全长米,浮屿从此只剩一个地名。
[32]凤屿
原来也是筼筜港中的一个小岛。年代末,市轻工局在凤屿-罐头厂之间修筑了一条海堤,辟作盐场。凤屿消失,只剩一个路名。
[33]江头
历史上的筼筜港,长7、8公里,宽2公里多,海水一直涌到今天江头公园水仙王宫附近的码头边。公元年,隐元禅师从江头古渡出发,东渡日本,后来在日本开创了至今颇为兴盛的佛教“黄檗宗”。
[34]筼筜港海堤(西堤)
年7月,筼筜港海堤动工,从东渡至浮屿,堤长1米,仅在东渡堤头处建有4孔1闸。
[35]高崎
民国以前,厦门进出岛有三条路线:泉州来厦门、或泉州经厦门前往台湾,从刘五店坐船,在五通码头登陆;漳州来厦门,从嵩屿坐船,在牛家村澳(东渡)码头登陆;同安来厦门,从浔尾(集美)坐船,在高崎码头登陆。高崎又历来是厦门岛上的兵家必争之地。至今,郑成功所建的高崎寨遗址,依然屹立在厦门大桥桥头。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补骨脂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