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万成读报深处,芬芳弥漫

崇文

博学

慎思

笃行

读报深处,芬芳弥漫

作者:万成

摊开一份新出笼的报纸,一版一版像平整的麦田,丰饶而鲜亮。中午的阳光从窗口射过来,铺在报纸上,无声地流动着……我在华年盛景里,相遇相知那一份份的精彩。

读报成为了我的习惯。可以欣赏那由名人题写的报名;看报头下面用小字注明的是哪个编辑出版部门、出版日期是哪天;浏览报眼和第一版要闻;少不了学习征文专版、讨论专版的文章;最后还可留心一下广告、通告、启事等内容。

一份报纸读完,可以把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剪下来,再分门别类贴起来,装成一本本资料。我那时爱剪贴,一把剪刀一瓶浆糊陆续叠起20几本剪贴本,还分别给其命名,如《文摘》《风景这边独好》《纪实大手笔》等。后来,觉得剪贴费功夫,直接就收藏报纸。我总觉得人们把一些有可读内容的报纸擦了玻璃和桌子很可惜,我在心里说:留着它们,作资料保存吧。我萌发这个念头后,便开始积累报纸。去年3月,北京网友黄先生在一个论坛上说要赠送我一份报纸。不几天,一封贴有精美邮票的长信封抵达了我渴盼的视野里。这份报纸叫《中国雷锋报》,大气端庄,沉甸甸的分量。说它沉甸甸,是因为它的组稿、印刷、发行全部都是由义务劳动完成的,是全国第一张专门讴歌雷锋焦裕禄式英模的报纸,报纸不需要征订,全部免费赠阅。捧着雷锋报,让人心生感动。年国庆节期间,广东、北京、黑龙江、长沙等各地好友陆续给我寄来了各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报,丰富了我的国庆系列藏报。我保存年代最久的是年的《滨湖报》,该报由常德专区主办,面向广大农民发行阅读。年5月28日该报头版报道了《桃江县捕蝗工作取得初步成绩》。我的第一份油印小报叫《腾飞》,由安化一所高中学校主办。最近搞清理,发现了这份报,上面刊登了我一篇散文《歌唱衡山》,这是我第一次在民间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记得当年为我邮寄样报的是该报主编,姓“闵”。清理时,蓦然发现这份报纸的副主编是杨腾化。杨腾化老师现在是知名作家,几年前,我们一起参加过联谊活动,还同一桌喝啤酒比赛。我即与腾化联系,印证此事,他说文学报上的名字正是他,他那时读高二。他谈到了他们当时办报的热心和专注,介绍了那个姓闵的美女现在在北京发展。剪一段读报时光,缓缓流淌。报纸所在的时代背景,便是人生之河一簇一簇浪花的历程。岁月之流,无声无息,我们抓住其中一簇浪花,可以用心体验那段历史的滋味。文革时期的报纸,时代特色鲜明。年7月29日的《长江航运报》,图文并茂报道了《毛主席畅游长江》;《红色新闻兵》由《湖南日报》红色新闻兵总队编印,办的大红大彩;《南方周末》年9月10日第一版整面只有一张主席像,只一句话:“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许多红卫兵团体办的小报,不乏万丈激情。改革开放初期,街头小报盛行,多以“凶杀”“婚恋”等夸张标题出现,引起许多人驻足猎奇。在广东工作的同学张涛知道我情钟报纸,从“国庆50周年”“新千年”的纪念报开始邮寄,一直坚定着一份扎实的情谊。他寄的跨新千年的一份《广州日报》,共有多版,介绍了每一百年全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堪称一本图文并茂的历史著作。一次,组织派遣我去天津开会,我从长沙开始买报纸,到火车上也买,到达北京继续买,等到了天津,报纸就有了一大包,实在提不动,就到邮电局购置了两个纸箱子,开会前先邮寄回来。那可是对报纸的一份眷爱。因为爱着,我还自任主编,编印了自己家庭的《家》报,在家族内发行。因写作的缘故,与各地文学社团多有交流,一部分报纸是各地文学社团赠送我的,如《记者摇篮》《阅读时空》《新作文》等。另有一些是文章发表的样报。我的一篇题为《“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怎样公开发表的》历史散文,先后在《湖南妇女报》《海口晚报》《中学语文报》《文萃报》等报纸上发表,收到的样报,既是一份纪念,同时能了解每一种报纸的办报风格、文章要求等。收藏报纸既有资料性方面的,也有纪念性方面的。资料性报纸如全国各地的文学小报、文摘报;专题报纸如“汶川地震”“新千年”“国庆”“北京奥运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系列等等,每一系列都由全国各地知名报种汇集。如《新华日报》《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特区报》《环球时报》等。时光的旧梦不在,爱报的心情依然。那一份读报集报的过程,蕴藏着自己独特的记忆和美好,无论如何,这些美好被光阴庇佑着,不会轻而易举遁逸而去。读报能使内心变得安静而笃定,在那些乏味冗长的旅途中,在那些茶余饭后的闲情时段,翻开油墨芬芳弥漫的几页报纸,细微的“哗哗”声传来,看在眼前,听在心里,像品着糯米酒,滋味美妙。报纸上的好文章能滋养出好心情,好心情像鸟儿一样飞上云端,整个世界都是一片芬芳祥和的暖色。(文章所附照片均为作者拍摄,作者联系)

作者简介

万成,网名万哥哥也。福建师大汉语言本科毕业,省中语会和楹联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学语文园地》《少年文艺》等10余家报刊社特约编辑或通讯员。作品80余万字见于《湖南文学》《百花》《少年文艺》《当代文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生》《小小说选刊》《少年人生》《课堂内外》《语文天地》《中学语文报》《海口晚报》《文萃报》《益阳日报》等。公费出版《语文智能题选》,自费出版《握住今日的美丽》。参编《教育教改研究文集》《文学社团活动课程概论》。20余篇作品入选《精短文学作品选集》《文坛新人三百家》《湖南年度闪小说精选》《益阳地名漫谈》《益阳旅游导游词》等。获国家省市县各级奖项余次,其中《青梅雨》获“培英杯”全国校园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一等奖。与张建中老师共同主持的“淘金”文学社获“全国百优”“湖南十佳”称号,个人获省园丁奖。主编县历史文化丛书《历史人文卷》。

记得歌时平台用稿说明:

一、本平台作品全部由作者授权刊登,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c,未得到平台授权者,侵权必究。

二、平台投稿作者请一定要加主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2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