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附中要建9千平米教学楼方案来了

洛阳理工附中

要建两座教学楼

建筑面积均约方平米

另外

还有3所学校要新建哦

官方设计方案来了

快来看看

洛龙区新规划三所学校,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年第一次会议获悉,《展览路小学规划设计方案》《洛阳市永泰街初级中学及幼儿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1号、2号教学楼建筑设计方案》等在会上审议通过。

▲展览路小学

四所学校规划获得通过

此次规委会上,3个教育项目获得通过。其中,展览路小学、永泰街初级中学及幼儿园3个学校均为洛龙区的新规划项目,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1号、2号教学楼属于改扩建项目。

展览路小学位于洛龙区开元大道以南、定鼎门街以东区域,主出入口设在展览路。学校规划建设1栋4层教学楼、1栋3层办公楼、1栋4层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永泰街初级中学及幼儿园位于太康路与永泰街交叉口东北角,规划建设一所30班规模的中学和一所15班规模的幼儿园,拟建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综合楼等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这两所学校的主出入口均设置在永泰街,中学次出入口设置在宜人路。学校整体风格为砖红色和白色真石漆立面,灰色坡屋顶,并配套机动车停车位约90个。

▲永泰街初级中学及幼儿园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位于涧西区九都西路与珠江路交叉口东北角。此次该学校拟在校园内建设2栋5层教学楼,其中,2座教学楼建筑面积均约平方米,同时外部结构与现状学校内的教学楼保持一致。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鸟瞰图

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一环、两轴、六点、十二片”布局

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位于老城区,街区格局完整,街巷肌理丰富,现存传统建筑数量约占建筑总数20%左右,传统民居为典型豫西院落模式,建筑风格接近山西民居大院形式。

按照规划,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将坚持完整保持街区整体格局、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民居群落空间肌理、充实街区多元功能,积极开展以文化与资源为导向的街区“城市双修”,着力提高街区生活水平和空间品质,发挥街区在名城保护中的引领作用。

其中,以文庙、安国寺、张家大院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以十字大街轴线为骨架,并以其周围传统民居建筑为依托所形成的区域,将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约46.5公顷。同时,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主要包括:北至中州东路,西至金业路及丽景门西侧一个街区,东至瀍河—民俗博物馆,南至马市街—贴锅巷—九都东路等。

下一步,该区域将坚持空间格局的整体性保护,强调传统景观的网络化保护,在功能修补中完善城市功能,在生态修复中促进基础设施合理更新。按照规划,该区域将重点保护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构成的十字形街区格局;保护以清代及民国年间古民居为主要特色的整体风貌;严格控制以丽景门、鼓楼、八角楼及文峰塔等为控制点的视线廊道内的建筑风貌、高度与体量;严格控制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保护由街巷和院落构成的城市肌理格局。

在区域总体结构方面,将沿中州渠形成环城绿带;以东、西、南、北大街作为街区十字空间主轴;以城隍庙、传统大院、安国寺、宣仁门遗址、文庙、文峰塔形成六个主要功能节点;依托城隍庙、马王庙、西大街、传统大院、安国寺、宣仁门、东大街、鼓楼、文庙、周难驿、文峰塔等节点形成十二片区,最终打造“一环、两轴、六点、十二片”的布局结构。

在交通方面,该区域以现有道路为基础组成交通,原则上不在街区内开辟新的道路;东、西、南、北大街以步行功能为主,原则上不通行车;主要路段达到6米以上、且不影响文化旅游和文化景观为前提限时段行车;主要路段为6米以下的街巷仍然保持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

在历史资源展示利用方面,依托文庙、妥灵宫、安国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以东西大街、南大街、兴华街为主轴的历史文化展示带和十二个文化展示片区。

在轴带立面整治设计方面,东、西、南、北大街风格将加以区分,不同。其中,西大街风格为“闹”,以鳞次栉比的店铺为特色,人流量较大;南大街风格突出“景观大道”,以街道中央水井和两侧临街可停留休憩的绿色花园为特色;北大街突出“日夜不同”,白天为景观绿廊,夜晚为喧闹夜市;东大街突出“静”,以书院民宿为主要功能,功能由临街店铺延伸至院落,街面较为安静。

今年将开工建设9处湿地公园

近日,我市出台的《洛阳市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心城区湿地保护和建设提升,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引领,提升已建7处湿地,规划新建9处湿地,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促进人民生活环境改善,提升社会公众福祉。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全面提升已建城区湿地品质,重点做好伊河龙门湿地、伊河关林湿地、洛河白村湿地、甘泉河湿地、洛河白马寺湿地、瀍河朱樱湖湿地和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及试验区等7处已建成湿地修复工作。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将开工建设9处湿地公园,精心打造新建城区湿地样板。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全球共18个城市获此殊荣。洛阳通过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将大大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美誉度和市民幸福感,为打造国际化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新建9处湿地公园为:

伊河东湖湿地

  位于伊滨经开区伊河东湖往下4.5公里,湿地面积亩,根据河道生态条件,打造多层次的湿地空间格局,丰富水生植物及绿化种植

伊河汉魏大道湿地

  位于伊滨经开区汉魏大桥西侧,湿地面积亩,湿地主要处理净化污水处理厂中水及附近雨水

  

伊水游园湿地

  位于洛龙区伊洛运河西侧,湿地面积1亩,湿地建成后净化新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及保护夹河滩水源

  

双溪湖湿地

  位于伊滨经开区玄奘路北侧,湿地面积亩,湿地建成后主要净化煤矿的矿排水、万安山周边雨水及中水

  

鹿鸣湖湿地

  位于高新区丰李镇甘泉河中段西侧,湿地面积0亩,现有设计单位参与设计

  

瀍河后李湿地

  位于洛阳市界至朱樱湖,湿地面积亩,现状为杨树林,需进行湿地改造

  

涧河党湾湿地

  位于洛阳市界至涧河衡山桥,湿地面积亩,现状绿化单一,交通可达性较差,两岸增加交通设施,丰富水生植物

  

金水河湿地

  位于西工区红山办事处纸坊村,湿地面积亩,合理利用金水河水库水源,打造湿地改善水生态环境

  

苗沟湿地

  位于定鼎北路至邙岭大道路西,湿地面积亩,在东、西陡沟,苗沟等几条沟道内构建湿地系统

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3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