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文艺》。文学新高地年味征文
年集是一幅乡愁的画
姜利晓
一个人独在异乡的时候,一到过年时,就会想起家乡的年集来,那场景,就像是一幅乡愁的画,在我的脑海里温馨而深刻。
赶年集,是我们这里过年时众多习俗中的一个,每年的腊八节之后,就是这里的年集了,平时的乡镇集市,是有着自己的固定的日子的,可是一到了年集,就不论这些了,天天是年集。
赶年集,一般都会大家伙一起去,这样显得更加的热闹,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集市上,到了集市,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刚才路上的冷清,一下子就变成了这里的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攒动的人头,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那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时不时地夹杂着炸响的鞭炮声,真的是热闹极了,置身于这样的氛围里,会让你在无尽的痴迷中忘记昔日的一切烦恼忧愁。
新鞋新衣服,水果蔬菜,尤其是那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的春联年画鞭炮等,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让这集市称之为年集,否则和平时的集市,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放眼望去,三两条街道,几乎都是一股股慢慢涌动着的人流,大家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早些年月里,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即使是过年,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舍得买的,现在则不一样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购买年货,只需要考虑自己喜不喜欢,而不用考虑买得起买不起了。
大红的灯笼,大红的鞭炮,大红的春联,大红的年画,大红的冰糖葫芦,大红的苹果和枣儿,还有那如海的瓜子糖球核桃等,在阳光下,在过年的喜庆气氛里,等待着人们的挑选与购买,等待着走进千家万户,小孩子们是最撒欢的,缠着大人们买这买那,不管是购买了啥,都能让他们酣畅淋漓地兴高采烈一番。
此时,正是冬天,正是乡下人家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赶年集一般都是那慢悠悠的节奏,来回的路上不慌不忙,逛年集的过程不慌不忙,购买年货不慌不忙,讨价还价也不慌不忙。
逛的累了,就索性找个小吃摊,歇歇脚,也填饱一下自己的肚子,特色的地域美食,每一口,都能让人在津津有味中,品味着过年的喜庆与日子的美好。
早早地就出家门赶年集去了,等到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才恋恋不舍地向着家园赶回去,等到家以后,才发现还有很多的年货没有置办齐全,没关系,等到明天继续赶集去。
乡镇的年集,就是一幅乡愁的画卷,在透着无尽的吉祥如意中,为乡下人家一年的日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年集来时,无数背井离乡的游子们,该收拾行囊购买车票往家赶了,风雪兼程地赶回来,能和父母亲人一起赶个年集,是多么温馨,多么美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重要公告:即日起,凡投稿本刊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打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地级以上党报文艺版,或文学杂志发表。
签约诗人(作家)(排列不分先后,名单正在添加中……)剑峰(中国作协会员)、何孝清(中国美协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玉庭(教授,安徽作协会员)、孙永恒(中国书协会员)、吴金火(中国金融作协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协会员)、杨兴明、陈定杭、江山、邓昌盛、天河、罗涛、阿凡、杜向达、罗菲、王火、刘朝荣、舒展、王新葆、曹桂、肖育莲、杨建昭、李永宏、李辉春、王李、向卫华、邱太兵、张春芳、崔春杰、王志海、南枝可依、李静、邹仁龙、谢尚江、覃力维、刘新龙
《神州文艺》“签约作家(诗人)”招聘启事“身边的好人好事”散文、诗歌有奖征文活动征稿启事(点击可看)作者简介姜利晓,在《星星诗刊》《中国诗人》《散文诗世界》《奎屯文学》《葡萄园诗刊》《鲁西诗人》《牡丹》《火花》《中国散文家》《五月风》《中国文化报》《安徽日报》《佛山文艺》《解放军报》《宁夏日报》《内蒙古日报》《羊城晚报》《海口日报》等发表各类作品余篇,获全国性征文奖余次。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