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五代琼花代表齐聚BTV春晚舞台
红色娘子军
各版本流变
作者:孔庆东
导读
本文主要梳理了《红色娘子军》故事的由来和各版本的流变。它最早的文学版本是报告文学版,是刘文韶根据《琼崖纵队战史》记载的年代一个“女兵连”的真实故事改编,年8月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影响很大。其实在年就已有根据民间故事编成的琼剧版《琼花》,年底在地方剧团演出,年初定名为《红色娘子军》,年经修改后于次年4月公演。其后根据琼剧改写的电影版《红色娘子军》在年上映并红遍全国。达到顶峰的则是年的芭蕾舞剧版《红色娘子军》,后被列入样板戏并拍成电影。年还有中央芭蕾舞团重排版。后来还出现了京剧版《红色娘子军》,该版在舞剧的基础上有所增补和创新。此外《红色娘子军》还有其他剧种版本,世纪之交又被改编为小说、电视等。
年,是中国芭蕾舞剧首席经典《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计划全年演出该剧50场,其他芭蕾舞团也进行相关纪念活动。这不禁使很多人再次回忆起自己所看过的各不相同的《红色娘子军》的版本,还会回忆起那支真实存在过的“红色娘子军”。
随着各种媒体的披露,红色娘子军的真人真事越来越广为人知,包括近期辞世的最后几位娘子军的老人家。那么,各种艺术作品虚构的那个《红色娘子军》,是怎么来的呢?作为《红色娘子军》的符号,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被命名为“常青指路”的一幅剧照,曾经被制成很优美的画,很多人贴在自家的墙上。但《红色娘子军》并非只有这一个版本,《红色娘子军》的版本说来话长。本文按照远详近略的原则,试为浅述。芭蕾舞版的《红色娘子军》拍成电影已经是年了,其实年离真人真事的红色娘子军年代也不算太远,相反离今天却很远了。每个时代的人对时光的感觉好像不一样,今人觉得这四十年一眨眼就过来了,可是过去的人一说“四十年前”,好像很漫长很漫长。那个年代的人有那么漫长的时间感,是因为他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旧中国进入了一个新中国。就像《红色娘子军》第一幕和第二幕那种背景改变一样,当观众看到《红色娘子军》第二幕的时候,红色根据地是一片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每十年可谓都是一番新天地,所以到了50年代,就已经成了很难整理的一个历史事件了。我们今天要研究《红色娘子军》,就要回到上世纪50年代去看看,当初到底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么动机,把这件事情给文学化了。
提起《红色娘子军》,很多人就会想起前文提到的那张剧照,可是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到拍成舞剧电影,有许许多多的铺垫,就像《三国演义》的形成一样,不知转了多少道弯。尽管每个人脑海中的张飞不尽相同,但总是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我们说张飞比较猛,比较粗,比较豪放。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张飞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张飞很文雅。如果了解军事就会知道,真正的将军是有文化的,将军打胜仗绝不是因为他体力超人,他杀人技术比别人高。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形成,有许许多多的转折过度点。虚和实的转化关系,在一开始往往是不起眼的,往往是非常微小的事件的发生。
文学的创作从粗糙到精良,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现在知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但一看《诗经》就知道,一开始的诗歌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不可能一开始就写得这么纯熟,这么美,形式等级这么高雅。一万年以前的人,能一张口就说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不可能的。人类从会说话到这一步,至少要经过三四千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能写出《诗经》的民族,至少已经有三四千年的文学史了,只不过被孔夫子给“湮灭”了,孔夫子进行了伟大的“文化整理”工作。
一、报告文学版《红色娘子军》今天很多史料都已浮出水面,其实最早
演出资讯▼
●●●
第二届天津国际歌剧舞剧节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中国经典芭蕾舞剧
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
年9月4-5日19:30
天津大剧院歌剧厅
●●●
(根据梁信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
编导: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
作曲: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
主题歌《娘子军连歌》作曲:黄准
舞美设计:马运洪
灯光设计:梁红洲
演出:中央芭蕾舞团(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
艺术总监:冯英
▼
tre微博:
天津大剧院订票电话-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登录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