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取个什么中文名合适?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新媒体专电正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今年已经25岁了。从2001年到2014年,APEC时隔13年再度来到中国,热心的中国民众纷纷为它取起了中文别称。只是,什么中文别称才最贴切呢?
事实上,关于外文名称或字母简称的中文译名,我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此前体育节目中的“NBA”等缩略词,就开始统一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中文名称。甚至还专门成立了“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规范和统一外语词的中文译名及其简称的译名。
APEC有没有中文名?显然有。
在官方的标准翻译中,APEC的中文全称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为“亚太经合组织”。
只是,在很多中国民众看来,这样的中文名称还不够形象、不那么易说易记。于是,“艾派克”“爱派克”“爱拍客”这样的中文别称,纷纷出现。
事实上,给英文名称或字母简称取个朗朗上口的中文简称,并不少见,例如留学学子们广泛参加的“IELTS”和“TOEFL”考试,其对应的中文名“雅思”、“托福”在中国耳熟能详,而国际能源领域颇具影响力的“OPEC”组织,虽然有标准中文名称“石油输出国组织”,但其中文别称“欧佩克”同样广为人知。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表示,经过25年的发展,APEC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及反腐、反恐、环保等多领域的合作,如果能有一个好记好说的中文译名,也是一件好事。他同时建议,这个别称,在翻译时应当兼顾音译的便利性和表达原意的准确性。
被誉为译名工作“国家队”的新华社译名室的负责人表示,若要在“亚太经合组织”完整中文译名的基础上为APEC起更多的译名,按照规程,可以由“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向外交部等相关部门提出建议,采纳后即可公布统一采用。
查阅历史资料可知,APEC一度有一个“亚佩克”的别称。有专家认为,之所以取别称“亚佩克”,除了音译的贴近性之外,一是因为这是一个覆盖亚洲太平洋的区域性组织,二是因为与之十分相似OPEC的中文别称“欧佩克”已被广泛接受。这个一度“失传”的名字,能重新成为APEC在中国民众交口相谈时的代名词吗?
不少网民认为,APEC时隔13年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和这一组织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已远比往昔,如果能在其成立25周年之际取一个恰如其分的中文别称,算不算打下了更鲜明的“中国印记”?(记者罗争光 乌梦达 刘景洋 崔元磊采写)
人民网评:“亚太梦想”传递中国发展正能量国家主席习近平昨日在出席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亚太的未来正处在关键的路口,需要践行开放、包容理念深化一体化进程,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
关于“亚太梦想”,习近平主席具体阐述到,“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这是世界上一个国家首次提出如此具体的大区域整体化梦想。这是中国发展带给世界的一系列最现实意义。去年,中国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强调创新合作模式,与相关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提出倡议和战略构想,中国更在自觉地化为实际行动。10月24日,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在北京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备忘录,旨在深化亚洲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日前召开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通过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邀请亚洲邻国一道搭乘中国发展列车。未来5年,中国还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
经过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同时,亚太成员多样化、差异性发展进程也需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正外部性”,并且需要通过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把中国经济增长“红利”越来越多地“内化”为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从而切实“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亚太梦想”的提出,把中国的发展进步同亚太(尤其亚洲)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和持续的“增长红利”将通过一系列具体合作框架内化为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新动力,提升亚太人民福祉。
“亚太梦想”强烈传递着中国给予世界的正能量,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己欲达而达人”的基因和“济天下”的情怀,也是对贯穿中国发展始终的“中国威胁论”的最有力回击。“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中国致力于不断凝聚亚太国家共识和力量、共谋发展的宏伟蓝图,共同打造和谐发展的亚太经济新格局,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包括亚太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作者宣宇系财达证券宏观分析师,经济学博士)
白癜风治法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