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就成为特级教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在此预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从幼儿园一路走来,我们遇到的老师无数,怎样的老师你最喜欢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超牛的语文老师。

他,是一个农村走出的孩子,是“书包翻身”的一代;他通过刻苦钻研,逐渐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教师。成名后,面对众多名校抛出的“绣球”,他却选择了扎根乡土,坚守在一所乡镇小学。整整27年,他一心一意,无怨无悔。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蕴含在每一节课中,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爱,把青春人生奉献给他钟爱的教育事业。他,就是吴江盛泽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最美人物”薛法根。

失败起步,他成为全省最年轻特级教师

薛法根出身于吴江桃源的一个贫困农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薛法根并没有想过要当教师。读初中时,还是到亲戚家借的10元钱交的学费。到了初中毕业时,他决定报考师范,因为听说“上师范不要钱”。上了师范后,整整三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替学校看宿舍大门。就连星期天,也呆在值班室,一边值班,一边练书法,兼义务卖邮票。天道酬勤,年,师范毕业时,薛法根被推荐到无锡师范读小学教育大专班。薛法根明白,任何的懈怠都会使慵懒潜滋暗长。于是,在读大专的两年里,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杂事、琐碎事和麻烦事,他依然是不声不响地做了,而且做得津津有味。大学里,他又光荣入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吴江盛泽,成为一所弄堂里学校的语文老师。

年秋天,江浙沪两省一市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讨会暨江苏省重点课题“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开题仪式在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召开(盛泽实验小学的前身)。在这次会上,执教才两年的薛法根被学校领导推到台前,为与会代表执教现场作文课《织女塑像》。精心设计了教案,踌躇满志想要出成绩的薛法根领着学生参观了镇中心广场上的“三个织女”塑像。回到教室,他想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写好这篇文章,谁料到,在课堂上,平日伶牙俐齿的学生却呆若木鸡,把他彻底晾在了一边。薛法根像个拙劣的导演,在“启而不发”的情形下,到最后只好自说自话,自导自演。

年4月,薛法根在常州局前街小学执教公开课

面对这堂糟透了的公开课,薛法根真想一走了之。然而,老校长却严肃地对他说:“记住:你是在什么课上跌倒的,你就必须在什么课上站起来!”这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薛法根当下就明白了: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农家出身的孩子,天生有一股韧劲。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下,他逐渐认识到,教学非一日之功,也非简单的形式和内容所能体现,要探索改革,自己急需的是汲取营养,增加“底气”。然而,作文课难以把握,怎么办?在确定了“素描作文教学”作为研究课题后,薛法根找到了一条捷径,即从模仿中起步。他一遍遍揣摩斯霞、庄杏珍、李吉林、于永正等苏派名师的录像带,从中提炼出作文教学的技巧和要领,领会精妙之处,移植到自己的课堂里。他还在自己的班级里模仿这些专家的课,一节一节地上,细心体会每一个教学细节的精妙之处。渐渐地,他觉得上课有了底气,学生也有了灵气。

年,在泰兴举办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薛法根上了一堂自己构思的素描作文课《奇妙的魔术》,受到在场听课的多名教师的一致好评,就连负责摄像的老师也连连夸奖说:“我拍了十几年录像课,今天的作文课是最精彩的。”“素描作文教学”的研究成功,为薛法根创设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薛法根被破格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30岁的特级教师,一时轰动全省。然而,他却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他告诫自己,即使成为特级教师,还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那样,才能做到在任何环境下,面对任何教育对象,都能运用有效教学方式把课上好。

薛法根谨记一位教育同仁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昨天你不是特级教师,并不说明你水平低;今天你成为特级教师,也并不证明你水平比昨天高。你还是你,现在要开始吃苦了。”薛法根深知其中意义,因为他正是在一次次吃苦中提升自己,实现了蜕变。

教学创新,让智慧教学惠泽更多孩子

成为特级教师后,在薛法根的日历上,休闲娱乐的星期天、节假日消失了。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时钟,不停地学习着、工作着。备课、上课、辅导、指导教研工作、组织科研活动、外出上课讲座……每天下班铃响过许久,他还在学校伏案疾书,还在与学生促膝谈心;每当夜深人静,他常常还在书海漫游,还在研究教案。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身高1米77的他,体重竟不足55公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继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后,此后几年,薛法根用勤奋的汗水换来了成功与荣誉:年,他被评选为江苏省“名教师”;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的殊荣;年获得“小语界年度十大人物”;年,获“江苏省中小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薛法根深深地明白,自己离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还差很远。他不断在工作中反思自己、反思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顽症,他原创性地提出了“组块教学法”,旗帜鲜明地倡导“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而教”,立项为江苏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他的组块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实现了由“教课文”到“学语文”的华丽转身,实现了由“教语文”到“育智能”的本质回归。薛法根教语文,学生调动得非常好,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他上课,得心应手,学生负担轻、收获多、后劲足,真正称得上教学质量高。上海名师吴忠豪教授在听过薛法根的课后禁不住赞扬他:“法根的课,简约朴实、清新自然。仅凭着一支笔,一本教材,然而却总能让人回味咀嚼,念念难忘。”

组块教学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不仅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更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厘清了纷繁的头绪,走上了语文教学的健康正道。近10年来,薛法根应邀赴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多场,听课教师30多万人,掀起了“语文智慧教学”的研究热潮。广西桂林、山东滕州、海南海口、江苏江阴等地学校教师自发组织起“组块教学研究专项活动”,人们亲切地将这些自觉的追随者称为“雪花膏”。

课堂上的薛法根温文尔雅,既老成持重又自然平易,还不失幽默风趣。他的课,设计精巧,但又看不出一丝设计、充满艺术又不见艺术痕迹,绝没有公开课常见的花花绿绿和热闹,只有寻常上课的平平常常和朴素;更没有某些名教师上示范课的作秀和卖弄,只有眼与眼、心与心、言语和言语的平等的交流……40分钟里,薛法根一直“咬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用心计、花力气、下功夫。40分钟里,孩子们注意力也一直高度集中,但可以看出,他们同时又是快乐的、开放的、自由自在的,就像小苗喝水一样,身心舒展……

抛弃“绣球”,整整27年他一直坚守在农村

在承担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薛法根还承担了繁重的教育管理工作,历任学校教科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4年,他担任盛泽实验小学校长。从年踏上工作岗位到如今,薛法根在盛泽实验小学工作了整整27年,却从没挪过一次窝。

随着知名度的上升,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绣球”纷纷抛向薛法根。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广阔的成长舞台,足以让人怦然心动,但薛法根却心如止水、淡定宁静。他爱人家住在苏州高新区,岳父替他报了一所国际学校的名,当他以第一名被录用时,薛法根称病推辞了。还有许多学校以各种“优惠”政策前来接洽,他都不为所动。他说:“这里虽然地处乡镇,但这里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沃土,是我展示价值和才干的舞台,在我的心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我无怨无悔。”

别人无法理解,薛法根却有自己的心思:一个农村的乡镇,这里确实小了点,但教育的天地是无限的。你的心有多宽,梦有多远,根有多深,你的天地就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辉煌,你的生命就有多精彩!于是,他留了下来,他与盛泽实验小学共成长。27年来,一万个日日夜夜,从只有数百名学生的弄堂小学到今天拥有四个校区、多名教师、多名学生的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一路陪伴、始终坚守着。

“他是一名有教育情怀的真语文老师,他的课不像一般语文老师那样,讲寓意,讲主题,配上各种画面等,而是从声音、词义、每句话的语言意义等角度入手,去深入解读文本,去引导学生去思考。”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时髦而虚伪”的假语文课堂和假语文教学现象,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如此评价薛法根。

“薛法根老师27年来默默耕耘在语文教学一线,他在全国首创了组块教学法,成为全国小语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先进教学理念,影响了一大批教学工作者,也让他成为苏派教学的代表人物。近年来,在薛法根的带领下,为吴江的素质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吴江区委书记梁一波如此评价说。

姑苏晚报记者谷雨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6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