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马那些人那些事关门前一刻完赛三人相拥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写道:“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是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的本质,也是活着的隐喻。”

深马落幕,但光荣与梦想永存,奔跑与奋进不止。跑马过程中,所有那些美好动人的故事,历历在目,激励着我们在踯躅徘徊的时刻,坚持不懈,跑到终点!

深马华人男女第一名:我们跑得很畅快!

华人全程男子冠军斯国松-成绩为2小时38分34秒

深马”的华人冠军斯国松:放慢速度,最后到终点

2小时38分34秒,斯国松冲过本届深圳国际马拉松的终点线,成为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华人选手——总名次第八。同时,斯国松也是前两届“深马”的华人冠军。

从年至今,斯国松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跑步,从未间断。相比去年2小时39分32秒的成绩,今年的“深马”成绩对斯国松来说是提高了。

去年,斯国松是带伤参赛,一路都忍着疼痛。今年,他的状态好了很多,同时,他也告诉记者:“深马的赛道相比去年,少了几个坡度比较大的地方,设计上越来越合理了。”

在20多公里的时候,斯国松感觉很疲劳,他以为是身体吃不消,就放慢了速度。最后到终点,斯国松才发现自己的脚上起了两个水泡。“这可能跟我的鞋子有关,这双鞋还没磨合好。”斯国松笑着说。

斯国松已经参加过国内外20多场马拉松比赛,拿过8个冠军。斯国松说:“其实没有任何秘诀,就是多练,然后抱着平常心在身体承受范围内去跑就可以了。”

现在,斯国松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山地越野上,就在上个月的28日,他在阳朔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中拿了总冠军。截止目前,她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近30场山地越野赛事,冠军也拿了十几个。

这些比赛,都是斯国松利用周末时间去参加——他自己做电商,时间自由。

拿到奖牌之后,斯国松立即出发赶往了宝安机场,他要去浙江宁海,参加周日的一场40多公里的山地越野赛。

马拉松女子华人第一名李季:得很放松

女子全程华人冠军李季-成绩为2小时52分。

2小时52分是李季本次的全马成绩,她是本次马拉松女子华人第一名。

“跑得很放松。”李季说,她还特别感慨,今年“深马”打出的“量力而行”口号很有启示意义。

李季曾在国内赫赫有名的“马家军”从事中长跑训练,有十几年的田径训练基础,并在中长跑上取得年悉尼奥运会万米第七名的成绩;退役后进入深圳大学进修管理学,并在日本留学四年。

同时,李季也是智·跑俱乐部创始人,先兼任中欧商学院华南地区总教练和北大光华华南地区总教练。在跑圈中大家都叫她“季姐”。

深马最动人一幕:关门前一刻完赛,三人相拥而泣

照片里的男人是老柯,前后抱着他的两个喜极而泣的女生是他的前同事。

以前三个人是同一家公司的,都喜欢跑步,所以组建了一个群,约定这次一起跑深马。

她们两个第一次跑马,没有信心,老柯就说,我跑完后去接你们。老柯用3小时29分跑完后,在市民中心对面接上她们,途中鼓励她们说话分她们的心。老柯说:”其实最后5公里是一手一个拖着她们跑的。”当时雨下得很大两个女生已经精疲力尽,几次她们都想放弃,老柯不停告诉她们要相信他,他一定会把两人带到终点。

最终,在关门前8分钟完赛,三人相拥而泣。

赛后,老柯跟她们说,找男人要找关键时刻要愿意带你一起走,也有能力带你一起走的,始终不离不弃。

他还说,冠军只能代表专业选手一小部分人,深马这部分人不超过20个,但深马有人参加,我们这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站上领奖台,但是我们做不了大赛的冠军,我们都能做自己的冠军。

深马第一白发天团:平均年龄53岁

12月5日的深圳马拉松赛道上,有一个特别的老年跑团——白发仙英——他们的平均年龄有53岁,但成绩都在保持在左右。他们在退休的年龄爱上跑步并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证明跑步这件事不分界线,不分年龄的魅力。

69岁跑者乐叔,全马成绩左右。摄影潮声

69岁的“奔跑鹿”

3小时30分54秒,69岁的陈全义(人称乐叔)又一次完成了“深马”挑战。他是这个年龄组跑得最快的老人。

50岁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陈全义参加了单位两年一次的运动会,他从此爱上跑步。

年首马北京马拉松,陈全义拿下了全马3小时48分钟的成绩,这个成绩是一般年青人都很难做到的。此后,他有参加了多场马拉松比赛:年厦马,3小时37分;东营马拉松,3小时38分;广马参加北跑者方队,3小时59分完赛;北马3小时38分,团体赛第三名;同年上海马拉松,3小时32分,进入跑吧段位第九段(最高段位),团体第一名。年又参加广马、厦马、港马;年1月11,海口马拉松以3小时31分的佳绩拿下65至69岁组冠军,把第二名抛下4km,总排名86;时隔两个月,又在清远马拉松3小时23,创下个人最好成绩。

赛后。摄影潮声

赛后慢跑。摄影潮声

自称“运动疯子”的红花湖大姐

魏凤琴今年61岁,自称“运动疯子”。

年到年,13年的时间里,魏凤琴的身份是一名送水工。每桶40斤的纯净水,每天四五十桶,一手抓一个,飞奔在路上。

年3月魏凤琴开始跑步,7月,在教练的帮助下开始系统训练。魏凤琴从小就是长跑健将,每次参加学校、市、省等级别的中长跑,基本都是前三名。在上山下乡的特殊时期,“打篮球”作为一项特长,在累计工分、申请回城等事情上也发挥了作用。

送水工这份工作是在丈夫偏瘫之后开始做的,艰辛的送水过程让她的身体得到了持续高强度的训练。

年深圳半程马拉松上,魏凤琴跑了第三名,数以百计的年轻人被她远远地甩在身后。随后的大鹏马拉松比赛(全程)中,她以3小时37分钟的成绩,夺得50岁以上年龄组的分组冠军和不分组的第7名。

除此之外,魏凤琴还玩铁人三项,在去年威海的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中,她取得分组亚军的成绩,圆了小时候梦。

这次“深马”上,魏凤琴的成绩是:3小时28分04秒,比预想中的好很多。她说,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享受跟自己“较劲”的感觉

年“深马”上,言革文的成绩是3小时12分48秒。

年3月22日,重庆长江之滨,言革文第一次站在马拉松赛道的起点上,“我只是想跑一场完整的马拉松,只是想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成绩。我的眼里只有前方,我的心里只有一分一秒的时间与一步一步的距离。”言革文如此形容他当时的感受。

“铁马冰河”是他在跑圈的ID,这如同他的跑步岁月一样,两年来,重庆、北京、六盘水、西昌、深圳、大鹏、香港、成都、上海等,他已完成12个全程马拉松。其中,成都都江堰马拉松3小时6分42秒为最好成绩,达到马拉松二级运动员标准。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48岁的言革文很喜欢这句话。

白发仙英跑团。摄影潮声

跑步是我人生的缩影

3小时49秒是廖志华本次“深马”的成绩。

12岁时,廖志华生过一场大病,出院后身体虚弱,从此开始跑步锻炼,并养成晨跑习惯,一直坚持了30年,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到了中学、大学,也能在校运动会上拿到中长跑项目比赛的名次。如今他46岁了,仍然在跑。

年11月在广州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随后又在深圳马拉松顺利完成既定破3目标,2小时59分完赛,总排名39。南山半马、珠海半马也都跑进1小时25分以内,年9月北马完赛,年龄组24名,顺利拿到BQ(波士顿马拉松报名门槛成绩)。

廖志华告诉记者说:“我的一生,是奔跑的一生!”

“悦”跑越快了

43岁的聂敏是小学语文教师,她爱好很广泛,拉丁舞、葫芦丝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年9月开始跑步,当年12月8日,跑步经历仅三个月的聂敏就拿下了深圳国际马拉松半程组女子第二名年威斯越野赛女子第五名;龙岗跑山赛第三名;磨坊百公里女子第二;南山半马女子B组第三;年清远马拉松业余B组第七;北马;长沙马;东莞黄金马拉松女子冠军等等。

年北马前几天,然而脚趾甲却一个又一个充血,变形。到了7月,脚痛加剧,聂敏狠下心来把十个脚指甲统统用药物脱掉,结果,指甲没脱掉,十个脚趾全部肿胀溃烂近一个月不能着地走路。待伤势稍有好转就踏上征程,最终她挺住了伤痛的压力,以3小时28分的好成绩PB。

充满快乐气息的聂敏经常用莫名其妙、运气极好等等来形容自己取得的成绩。这次,她跑了3小时38分48秒。

“最近感冒一直没好,状态极差,要不是跑团体赛,就差点放弃了,我要感谢一个叫阳光的跑友,他从30公里后一路陪跑到终点,他本可以进的。”聂敏边做拉伸边说。

深马最特别的“疯跑团”:深晚记者赛道上边跑边直播

今年的深马赛场上依旧是“卧虎藏龙”,装扮各异的“深井冰”怪咖,快速奔跑的黑人“飞侠”,青春洋溢的“美女天团”,这些已然成为深马跑道上的“标配”。深圳晚报也派出疯跑团,平日里冲刺在新闻战线的记者们化身为“跑友+记者”,与脚上水泡大战、边跑边码字、咬牙奔向终点,当你浏览一手资讯和欣赏海量高清大图时,别忘了为“疯跑”团的记者们的奔跑精神点点赞。

罗远欣:全马上奔跑不忘图文直播里程:全马成绩:5小时24分

“马拉松”这个词眼在我的跑步生涯中已出现九次,从第一届的半马和第二、第三届的全马,我在“深马”跑道挥霍了三年的青春和汗水。再次参加全马,并不是想要印证自己有多疯狂,只是想记下一笔努力奔跑的痕迹。

参加九次全程马拉松,每周坚持跑步2~3次,透过这些数字,足以证明我是个跑步“发烧友”。今年参加全马,我并没有刷PB(personalbest个人最好成绩)的打算,我的目标是安全完赛,重在参与。

全马赛道上,我不是拼命冲刺的飞人,也不是耍宝逗比的怪咖,以跑友和记者双重身份参赛,这让我对全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期间不仅要克服体力透支的虚脱,还一边码字发回图文,通过深圳ZAKER直播平台进行图文直播。

这是我参加历次全马比赛中最独特的一次,在图文直播新闻评论栏里,我看到很多人为我点赞,后方强大的深圳晚报直播工作小组也不断给我鼓劲。我想,记者和跑者的相同点是永远跑在路上,希望在我的跑步生涯中能跑够个全程马拉松,明年再战。

郑海帆:明年再战!山炮君约么?里程:半马成绩:2小时22分06秒

(图右为郑海帆)

年我与报社同事“山炮君”参加深马六公里挑战赛,意犹未尽之下相约今年跑半马,可惜“山炮君”抽签未中。从来没有跑过20公里+的经历,,中签后我有点担心,和队友们决定在赛前完成一次15公里+的挑战,11月21日,我以1小时36分38秒时间跑完15.4公里,信心由此倍增。

早上8点12分,我顺利穿过拱门开启人生第一次半马,一曲强劲的《最炫民族风》鼓舞着我从福田跑向了南山。跑到了11公里左右,肚子饿了,队友徐太友情赞助的能量啫喱派上了用场,找到缺口,麻利撕开,像大力水手补充菠菜一样,瞬间满血复活,一路狂飙到了17公里。跑到深圳湾大桥附近风越刮越大,身体开始不听使唤,两边热情市民给了我鼓励,喝上一小杯怡宝,抿了半口魔力,继续奔跑!

上午10时36分顺利冲线后,紧接着就是各种“自恋式”、“庆祝式”的拍照,跑步,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既可强身健体,又能磨砺自己的心智。年的深马,山炮君,约么?

许佳:水泡君,明年你还发火不?里程:半马成绩:2小时47分

第一次跑半马很兴奋,虽然没有强大的运动基因,但我也是“疯跑”的一员,在莲花山、笔架山、深圳湾留下了奔跑的足迹,在半马之前我曾跑过16公里,这次是我跑完的最长一段里程,但“悲剧”的是那脚底的水泡还是忍不住“发火”了。

上午开跑枪声一响,我迈开奔跑步伐,7、8公里是最享受的奔跑时段,下坡路段更是感觉倍儿爽。在到达12公里时,“悲剧”发生了,我那右脚大脚趾底下的“水泡君”忍不住出来捣乱,我只能坚韧忽略脚底传来的痛感,一直到疼痛渐渐麻痹。

最艰难是在17、18公里时,顶着快要虚脱的身体,我鼓励自己终点就在前方,尤其是看见折返的跑友从身边经过,心理更受刺激,看到体力不支、晕倒的人被送上收容车,我祈祷想自己千万要挺住别挂了。那一刻,脚底传来疼痛、肚子也开始咕咕叫饿了,我吃了能量胶后,打算与脚底的“水泡”和最后几公里来一场较量。

如果你问我完成了半马,明年会挑战全马?我的回答是NO。我心里有个强大的运动理念,那就是量力而行,享受过程。最后还想吐槽下,下次跑吗,“水泡君”别发火好不好。

易芬:来深马看“深井冰”顺便拍照打酱油里程:六公里

作为一枚先天不足的“平足残疾患者”和“静态爱好者”,跑步纯属是自虐,但这种自虐在坚持了21天后感觉还不错。一边厢是亲身验证了那个“21天养成习惯”的真理,一边厢是家里的李先生经常跑10公里秀腹肌的打击。我在送孩子上学归来的路上开始两三公里的龟速跑步之旅。

直到加入“疯跑团”,大神们纷纷报名深圳马拉松的全马、半马,我悄无声息地报了个六公里,没想到居然被抽中了。今年的“深马”依旧是嘉年华大趴体,我兴奋亲密接触了不少深井冰,胡巴、多啦A梦、加菲猫穿着衣服太热了选择抄了近路;印第安人、猎户和狗,山顶洞人、古装美女们跑得相当慢,还不停地配合跑友们拍照。

还有84岁的金老爷子和48岁的女儿一起开跑,他说今年他们的本命年,想喜洋洋图个开心。最有爱的当属于视障者组成的u跑团,沿途四个志愿者护送视障者前行。我一边龟速慢跑,出于记者的工作本能,还斜穿到人群拍照采访,竟没顾上卖萌自拍。

姜迎:再坚持!终点就在不远处里程:半马成绩:2小时43分

一个偶然机会,我加入了“疯跑团”,下班就跟报社的同事一起跑,每一次坚持和努力都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报名深马意外抽中后,我“被迫”开始进行训练。首次参加深马,奔跑过程一次互相加油,传递动力的美好体验,满满都是正能量,

当比赛跑到12公里时,膝盖和脚腕开始疼痛,一个跑团的教练对一名女生说:“你不要学旁边的女生(说的就是我),你看她弯着腰跑,显然已经没力气了。”我内心顿时崩溃,显然心里不服,我抬头挺胸继续跑,直至一个美女对我喊加油,内心又是充盈着感动。

走心送上一句感言: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只要坚持一会就可以做到!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坚持训练,争取在未来跑一次全马。

蒋平:在雨中淋淋挺好的里程:全马成绩:挑战失败

虽然败下阵来,但依然是很开心的一天。

为了这次能心情“激荡”地跑完全马,在前一天,还一时兴起征集了上百首老歌随身而带,那种一个人心无旁骛地享受一段路程的感觉十分奇妙,我很迷恋。

今年已经是跑马拉松的第五年,它是我每年送给自己的礼物。可惜今年因为训练不充分以及脚丫子旧疾又犯,无奈没有追上关门时间。中午一点多时,下起大雨,很奇怪,那种被浇透的感觉也很尽兴。

这一次,因为带着“直播”的任务,一路上很留意身边的人,无论是年过七旬的老跑友,还是用手推着轮椅艰难前行的人,还有随时随地经过你喊一声“加油”的陌生人,都带给我很多感动,看到他们,你觉得人生可以是另一个样子的。

所以,我当然会继续跑下去,一直跑到地老天荒,哈。,马拉松赛道见。

收容车的故事:留点遗憾明年再来决战深马

深马对选手们的体力绝对是一个巨大考验!记者跟随的7号收容车一共收容了37人,大都是在途中出现了抽筋、拉伤和体力不支的参赛者,且多数人是在20—32公里处上车,32公里后,虽然临近关门时间,但很多人都选择咬牙完成最后的几公里的路程。而对于收容车上的他们来说,虽然很遗憾未完成比赛,但却都很珍惜和享受这次的深马经历。

姓名:何芊蔚

年龄:6岁

路程:近5公里

6岁小选手跟着爸爸挑战5公里

何芊蔚小朋友和她爸爸是比较早上的收容车,也是7号车里年龄最小的。还没到5公里指示牌,何云峰带着女儿拦下收容车。“快上去吧,要是你能再坚持一下就能达到5公里了,不过今天的表现已经不错了。”何云峰对女儿说。

何云峰告诉记者,他自己特别喜欢运动,曾跑过上海马拉松,女儿在他的带动下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曾耗时5小时爬上韩国最高的汉拿山,也曾跟随他徒步走过较远的距离,所以这次深马便报名参加了家庭组。“让她从小见识一下深圳马拉松的盛况,也给她以后做个留恋吧,今天她也跑的蛮开心,后来跑不动了就叫我撤退了,我觉得对她这个年龄来说也差不多了。”何云峰说。

记者发现,满头大汗的小芊蔚上车后稍作休息后便又生龙活虎起来,在车上跑来跑去,还不停冲着车外的参赛者招手喊,“跑不动就上车吧!”

姓名:庞文英

年龄:24岁

路程:21公里

赛前毫无准备也跑过了半马

“裁判,她抽筋了,你能带她去急救站吗?”刚过21公里的指示牌,三个女孩在路边叫停了收容车。“站直,抬起右手伸直试试!”车上的裁判员梁和记跳下车,教抽筋的女孩做一些姿势来缓解疼痛。几分钟后,这名叫庞文英的女孩从抽筋中缓过神来,上了收容车。

上车后,庞文英再度抽筋,不过梁裁判员的方法很管用,拉伸了一会就没事了。“没想到半年没锻炼一跑就成这样了,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庞文英坦言,自己败在了对自己体力太过自信上,以往在天津上大学她一直很喜欢锻炼,热衷于各种户外运动,但今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参加工作后就没再锻炼了,由于工作忙,只是周末偶尔去爬爬山,深马报名成功后也没有进行常规的跑步练习,以至于刚跑过半马身体就吃不消了。“我和学姐一起来跑的,起跑时还互相约定在终点见,跑了没多久我俩就拉开了距离,她一直在我前面,但她也没锻炼,不知道能否坚持到终点。”庞文英担心地说。

“深马真的很有趣,路上看到了很多衣着搞笑的人,那个‘皇上’还在路上超越了我,不知道跑到哪去了。”在庞文英看来,虽然这次没跑完全马有点遗憾,但也完成了半马的成绩。她说,“人生总是会留点遗憾,她明年一定会再来的!”

姓名:朱继强

年龄:50岁

路程:22公里

明年深马我还会再来

朱继强是在22公里处上的收容车,也是7号收容车上年龄最大的一位。刚一上车,满车的人都向他打起招呼,“大叔,你已经很厉害了。”朱继强笑着坐下来,表示对自己走的成绩也还算满意。

朱继强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主要是想体验一把。“我的身体还算不错,平时有空会打打羽毛球,但没跑过这么远,报名成功后,我也适当锻炼了几次,走过两次40公里,也慢跑过几公里,今天主要是右脚有点拉伤,要不还能再坚持下去。”朱继强说,他是广深高速公路的后勤员工,一开始是妻子及3个同事一起跑的,渐渐地就拉开了距离,3个年轻同事的都跑到前面去了,只有他和妻子跟在后面慢跑。

朱继强说,他当天还有一个身份,是代表参战老兵参赛。他拉起外面的参赛服,露出了印有“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字样的T恤。“我是广西人,曾在70年代末参与过越南自卫反击战,都说马拉松除了体育竞技,也是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所以我今天也代表参战老兵群体来展示一下。”朱继强笑着说,“今天跑的还不错,可惜准备不足没能跑完,明年深马我还会再来的!”

姓名:余筱才

年龄:26岁

路程:27公里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

余筱才绝对算得上是一名运动达人,玩过乐跑、骑过深圳、走过百公里……他说,人生就是要不停的去探险,不停的去挑战自我。这次第一次参加深马,原本给自己订的目标是“爬也要爬到终点”,无奈跑步伤到筋骨,被急救点的医生劝退上了收容车。

余筱才是在23公里处扭伤的右脚,但他依然忍着痛继续跑了5公里,到了27公里处的急救医疗点,他本想让医生给抹点药继续跑的,没想到医生发现他的伤比较严重,已经伤到了筋骨,不能在跑了,否则得开刀治疗了。“本以为我平时锻炼够多了,我每天都会跑7公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有两年了,今天跑了深马才发现,原来7公里和42公里还差的很远,也怪自己准备不足才会损伤脚,不过留点遗憾也好,以后再跑马拉松就有经验了。”余筱才笑着说。

余筱才很享受马拉松的过程,他觉得整个过程就像人生经历,也许大家不能一起到达终点,但总有人会陪同你跑完某一段。“今天的经历真是很奇妙,早上6点多出门打车,我的衣服就像是个标志,的士上有跑友看到我就主动停下来叫我搭上顺风车,起跑后当我看到有跑友的别针开了,我会帮他别好。在途中又结识了新的跑友,有个伙伴和我一起跑了10公里,我们一起聊深马,一起聊运动很开心,我想这大概也是深马的另一种魅力所在吧。”

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故事并木有结束

还有很多很多跑马的人在续写自己的故事

正如小编的朋友所说

我们做不了大赛的冠军

我们就是自己的冠军。

年深马,不见不散!

深圳晚报|给生活更多希望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9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