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0089.html
海州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祥荣作品
这一期我们带来的是徐习军老师研究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海州记述,徐习军老师是民盟盟员,民盟省委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连云港市委宣传部部长,江苏海洋大学学报原副主编,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秘书长,现为连云港市企业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海州记述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越南,也无论在亚洲还是欧美,或者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佛教的三藏法师“玄奘”都有谜一样的传奇、都是神一样的存在,由于有了小说《西游记》的广泛流传,世界各地的连孩子们都知道《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也就是大唐三藏玄奘法师。相比之下,在日本,圆仁法师虽说不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在佛教界,特别是在天台宗,圆仁有一个伟大的称号,他被天皇赐封为“慈觉大师”,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重要历史人物。日本佛教界几乎无人不晓他巡礼大唐名寺古刹的种种事迹,以及他对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产生的深远影响。圆仁留下著作百余部,最著名的有《入唐求法巡礼记》四卷,《入唐求法巡礼记》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并称为世界三大旅行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海州记述如下:(一)《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诸多的海州记述。卷一中记载,开成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九个船悬帆发行。卯后从淮口出,至海口,指北直行。送客军将缘浪很高。不得相随。水手稻益驾便船向海州去。望见东南两方。大海玄远。始自西北。山岛相连。即是海州管内东极矣。申时,到海州管内东海县东海山东边。入澳停住。从澳近东,有胡洪岛。南风切吹。摇动无喻。其东海山纯是高石重岩。临海险峻。松树丽美。甚是爱怜。自此山头。有陆路到东海县百里之程。”这里记载了当时云台山东端的海岸线情况,因为圆仁一行的船是从淮河口往北驶来,“始自西北”显然是船进了“田湾浦”(今宿城田湾),才能望见“望见东南两方”有“山岛相连”,才能有“高石重岩”“松树丽美”。“入澳停住”的“澳”,即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船的海湾。“从澳近东”有圆仁记录的“胡洪岛”,这无疑应该是田湾东侧的高公岛。众所周知,从北齐起,云台山西南端的南城即为县治所在,北齐时为广饶县属东海郡,仁寿元年()改广饶县复置东海县,沿山海边缘从田湾到东海县治南城即圆仁法师所记载的“有陆路到东海县百里之程”。开成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这一条的记载,不仅确认了圆仁到达海州境的时间,也记载了当时的山海地貌、县治所在,对于唐代海州研究有重要意义。开成四年()“四月。一日。天晴。云气趋骚。未时。节下已下登陆岸。祀祠天神地祇。不久之顷。雨下。艮风稍切。波浪猛涌。诸船踊腾。小澳多船。数有相触。惊怕殊多。留学僧为送叡山。”“官人祭祀之后,共议渡海。”这段记载,让我们了解几个史实:一是圆仁在到达云台山的第二天,就下船登陆祭拜“天神地祇”;二是海湾里船很多,说明当时的港湾非常繁忙,或许就是当今一直在寻找的一个古港;三是“祭祀之后,共议渡海”打算离开云台山前往大珠山。“四月二日。风变西南。节下唤集诸船官人。重议进发。”“若到彼进发。灾祸难量”“加以彼新罗与张宝高兴乱相战。得西风及乾坤风。定着贼境地。”记录了当时召集各船船长商议离开云台山,继续前进,然而此时既有风变,又考虑大珠山一带新罗人与张宝高(张保皋)处于“兴乱相战”状态,如果前行,定有危险。这里涉及到连云港一带至今流传的有关张保皋(大约出生在年)的传说。张保皋荡除海盗,掌握了东亚海上贸易,是韩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开展海外经营的伟人。因此,在韩国,张保皋被视为民族英雄。这段记载让我们了解到虽然作为新罗民族英雄,但是张保皋与居住早在大珠山一带的新罗人相互为敌,我们猜想,大约是大珠山一带新罗人也做匪盗营生吧,影响了张保皋的海上贸易,或许别的原因,所以相互为敌。这不仅对于新罗在唐移民研究提出了新视角,也为张保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了圆仁到达海州,与海州当地寺僧、官府的交往,从中可以得到唐代海州的一些史料。关于云台山“新罗村”也被圆仁法师记载的十分清晰准确。四月五日,圆仁与沙弥惟正、惟晓、水手丁雄满一行四人在东海县境内海岸下船,准备暂住,隐居山里等待时机前去天台,继往长安。因为此前圆仁申请去天台山未获得批准,所以要“偷偷摸摸”地“隐居”等待机会。就在他们四人“为斋时”,“寻水入涧。不久之间。有闻多人声。”因为他们心虚,所以书中记载“惊怪”两字,遇到一艘小船,有十余人,船夫问他们是哪里人,圆仁担心暴露行踪,便谎称自己的是新罗贡使,“先住楚州。为往密州”。此船也是新罗人,船夫给他们留下一些吃的,告还诉他们,在宿城有新罗村,住了不少新罗人,让他们去那里投宿。圆仁一行前往新罗村投宿,村长王良发现他们的语言不仅不是新罗语,也非唐朝本土居民的语言,于是他便向衙门报告了这件事。第二天,衙门便派来张亮、张茂等三名差役,这三个官差不是来“抓人”的,只是来通知圆仁等前往东海县衙递交公文及说明来海州之原因,可见唐朝时对外交往的管理还是文明的。记录说:四月七日卯时,张亮等人雇脚夫挑着圆仁的行李前往县衙复命。途中他们翻过“两重石山,涉取盐处,泥深路远”。据“连云港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