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海口展出再现傣族生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8日消息(记者陈望)12月28日,“柔情傣乡——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展出相关展品共计件(套),涵盖傣族传统服装、文学作品、传统竹编工艺、银器、陶器、织锦等文物,再现西双版纳傣族的生产生活场景。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中,傣族人民不仅铸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诗歌故事、音乐舞蹈、美术珍品。

  “柔情傣乡——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记者陈望摄

  本次展览分为“节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与手工业”三个单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西双版纳傣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用文物传递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独特的风情习俗、典雅质朴的服饰、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公众打开一扇了解傣族文化的窗口。

  “柔情傣乡——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记者陈望摄

  “此次展出的傣族棉纸经书(古刑法)是我们馆藏的重要文物,该书已经有多年历史了。”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熊云飞说,此次展出这部经书是一部法律典籍,详细记录古时候的刑法,目前该部经书内容还在翻译当中。

  “柔情傣乡——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记者陈望摄

  熊云飞告诉记者,慢轮制陶工艺也是傣族传统文化一大特色,傣族慢轮制陶于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慢轮制陶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延续六七千年一直保存至今天,是一项人类手工技艺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柔情傣乡——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记者陈望摄

  据了解,傣族传统慢轮制陶主要采用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工具,主要技艺流程包括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准备烧陶、烧陶等环节,所生产的陶器可分为生活用具、建材、赕佛用具等种类。

  “柔情傣乡——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由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和海口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以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为主题,该展览将展至年2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ys/16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