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ldquo保市场主体rd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m.kejixun.com/article/200502/494289.shtml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系列发布会第四场,介绍省属企业“发挥顶梁柱作用,践行国企责任担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省属企业是全省经济运行的稳定器。除了刚才介绍的减免房租、清欠等情况,在“保市场主体”方面省属企业还有哪些作为?

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邵泽武答:

在“保市场主体”方面,省属企业坚持与广大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除了刚才介绍的减免房租、清欠之外,省属企业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纾困解难等方面也做出很大努力。

一是加大投资保市场主体。投资能带来市场需求,有助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今年,省属企业在原计划投资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普遍增幅都在50%以上。山东高速原计划今年投资亿元,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亿元;齐鲁交通主动追加投资到了亿元。水发集团有4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亿元。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计划总投资亿元。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5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2亿元。今年省属企业累计有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在继续抓好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基础上,省属企业还在积极筹划一批重大项目,并采取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的方式,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我们期望,省属企业的投资,能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送去“雪中炭”“及时雨”。

二是纾困解难保市场主体。截至目前,省属企业共发起设立纾困基金9只,认缴规模.45亿元,实缴.04亿元,已投出资金99.92亿元,纾困企业16户,其中上市公司14户,有效缓解了大股东股票质押的流动性风险。同时,省属企业还积极在担保、融资等方面,为各类企业提供服务和便利。如,齐鲁股权与合作方联合推出“齐鲁股权抗疫融”普惠融资项目,帮助7家企业获得融资2万元,另有30家企业正在信贷业务对接中。创新推出“新动能可转债”,目前新增备案“新动能可转债”5单、金额9.6亿元。

三是畅通物流保市场主体。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贸易物流管理日趋严格,严重影响进出口企业的正常运行。省属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致力搭建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山东高速运营的“齐鲁号”欧亚班列,先后推出了“日韩陆海快线”“鲁欧快线”“上合快线”等服务产品,通过班期化、常态化运营,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积极与省内外贸企业对接,累计为海尔、重汽、临工等重点企业开行“点对点”定制专列24列;开通“济南—汉堡”“枣庄—莫斯科”“烟台—基辅”等新线路,运营线路增加至35条,可直达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2个城市。今年上半年,“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开行列,同比增长40.4%。希望更多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搭乘省属企业搭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开拓新的市场。

四是线上转型保市场主体。省属企业主动适应疫情带来的消费变化,大力发展线上业务。银座集团着力强化科技赋能,实施智能化、数据化改造,助力实体店和线上渠道的“两翼齐飞”。推出银座到家小程序,合作美团、饿了么和京东到家,1-6月份,同比增长.43%。此外,还推出了银座百货云店等。福瑞达生物工程采取直播、短视频方式,实现线上销售1.8亿元,同期增长60%以上。这些线上业务促进了外卖和物流行业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前天,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督导“六稳”“六保”工作落实情况专题汇报会。省属企业既要在落实“六稳”“六保”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要完成省属企业“倒计时”改革攻坚。请问,如何防止顾此失彼,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邵泽武答: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省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带来冲击,也对国企“倒计时”改革攻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疫情冲击情况下,既要当好落实“六稳”“六保”的主力军、生力军,又要坚定不移的推动改革,省属企业确实面临不小的困难。但是,改革和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困难和机遇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以应对疫情挑战来进一步倒逼改革,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动力,破茧成蝶,化危为机。

一是咬住改革目标不动摇。省国资委指导各省属企业坚持一企一策,研究制定“倒计时”改革攻坚方案,将重点任务完成时限明确到月份,落实到责任人,立下“军令状”。对企业“倒计时”改革承诺事项和改革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坚持每月一调度,季度一通报。各省属企业也参照省国资委的做法,将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排定“时间表”“路线图”,逐级压紧压实改革责任,层层传导改革压力,确保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二是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坚持有序、协调原则,聚焦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推动僵尸企业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落地、推动资产证券化等“八推动”重点任务,加强整体谋划,做好工作部署、方案设计、工作推进的系统安排,确保改革步调一致、有序推进,形成改革“乘数效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把改革重心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推动改革始终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增强改革实效。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和考核激励。省国资委一手抓压实责任,一手抓容错免责。会同省委组织部研究制定《省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改革绩效考评办法》,对省属企业负责人进行量化考评,实行常态化退出机制。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对各级干部推进改革中的失误和偏差,充分审视其发生背景、工作依据、决策背景、动机取向、客观结果,做到应容则容、应免则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今天是7月10日,全年时间已经过半。从目前省属企业情况看,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省属企业全面发力;推进国企“倒计时”改革攻坚,省属企业同样蹄疾步稳。通过改革,省属企业的活动动力进一步激发,部分省属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如期完成计划目标,甚至是逆势增长。比如,山东黄金累计生产黄金.23千克,在6月20日就提前完成黄金产量“过半”目标。再比如,今天出席发布会的山东港口集团,实现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完成量双增长。

齐鲁晚报记者: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请问,省国资委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动省属企业扩大招收高校毕业生?

省国资委考核分配处处长曾繁领答:

今年是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全国将有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40万人,而山东省内高校则有65万名应届毕业生,比去年增加4万人,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省属企业认真落实国家“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努力扩大招收高校毕业生。截至目前,省属企业已签约高校毕业生人左右,完成全年招聘计划的55%。

一是认识再提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关心、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zn/14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