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日前在海口举办的首届迎春名家书画邀请展上,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今年67岁的“候鸟”老人陈湘舸现场挥毫,书写的一幅幅书法作品与众不同,一个字或一句格言、一首诗竟然都是一幅画。他称这是他集多年研究自创的,继草书之后一种新的书体——画书,更能充分展示汉字状物传情达意的功能,彰显书画同源的本质特征。为何创作画书?有何方法与用途?就此,海口晚报近日对这位书法界敢吃“螃蟹”者进行了专访。
把字书写成一幅画——六旬大学教授陈湘舸自创画书
海口晚报记者彭桐文/图
A、寻画书:练笔六十载
尺幅内,左边一个架子,右边一只鸭子,形象诠释“赶鸭子上架”。
宣纸上,一把大大的刀,一个小小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刀下留人”。
笔墨泼洒一个龙状物,卷起圆圈中是权力二字。毫无疑问,这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在首届迎春名家书画邀请展现场,刚从家长湖南来到海南不久的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陈湘舸,即兴挥毫,引起围观。他每一幅作品尚未收笔,观者已读出其“画中之字义”。
一时间,大家几乎分不清他是写字还是画画,终究明白他的书法独特,而纷纷索取收藏。
“我这写的是画书,它有一定的内因和内涵!”来海口过“候鸟”生活,陈湘舸首次在公众场合和书画界,展示他摸索和实践了三年之久的画书。
陈湘舸在进行画书创作。
而他拿起毛笔、且没有停止过书写,已有60年。早在六七岁时,他就喜欢书法。在大学从教后,更是日日亲近笔墨。其书法在校内外送人,还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
陈湘舸不仅练隶书、楷书,还写过“毛体”,研习最多下了很大功夫的是草书,笔力较像近代草书大家于右任。
“但我始终认为,写别人的再像还是别人的,也只是个书匠!”陈湘舸说,他总想在书法园地垦耕出自己的一块,哪怕很小的一片。
从年开始,陈湘舸研究一种全新字体,是继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之后的第六种字体,他称之为“画书”。并发表了几篇论文,给出定义。
陈湘舸的画书作品《牛羊满山坡》。
所谓画书,是根据汉字书法本质是图画这一特征,通过充分挖掘、发挥汉字象形字的状物功能,并对非象形文字进行多字组合,及结构变异书写而成。是继草书之后一种新的书体,它充分展示了汉字状物传情达意的功能,彰显了书画同源的本质特征。
“我搞画书,算是自创,没找人认证!”陈湘舸说,作为一名教授,搞学术研究,一种新的学术观点,也许社会接受,也许不接受,这是正常的,算是百家争鸣、百花开放,“对于研究本身来说,都没关系,但这几年来,也有一部分人认可我这画书提法,以及我的一些理论!”
从当年研究,写龙字开始,龙腾虎跃般写了很多“真龙”,陈湘舸“将书法改成绘画”而一发不可收,去年马到成功写马,今年羊年写羊。他表示,此后每一年都书画动物,把12生肖写个遍。
陈湘舸的画书作品《无限风光在险峰》。
B、创画书:解书法危机
新生事物,难免有争议。在面对诧异审视的目光时,陈湘舸解释说,画书在理念上完全可成立。
“汉字本身就是画书!”陈湘舸说,中国象形字多,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只是如何通过毛笔书写,使画的特征更加突出、彰显罢了,这一点明确无疑!”
陈湘舸总结画书有三种组成法,一是对于花草树木、水蛇羊日等象形字,就写成其状物之形,即成单个图画;二是非象形字也即方块字,可多字组合成画,将某个字或词抽出来,加以巧妙安排,进行“物化”组成合乎常理的视觉形象;第三是结体变异,把几个结合一起发生变化了的字组合成一个字,像一幅画。
陈湘舸在进行画书创作。
“说画书是我自创,但并非我独创!”陈湘舸说,前人和今人都有人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像有人把龙字写成活灵活现的龙样,像康熙所书“天下第一福”,就是幅“五福图”,这些都是典型的画书,“在缺少相关概念和意识的情况下,我搞教育的,热衷研究,把它理论化,并命名了!”
为何创作画书?陈湘舸考虑的是其学术和实践上的价值。
在陈湘舸看来,当今人们多用电脑,汉字改为字母输入,真正拿笔写字的人少了,这是汉字的危机。而一千多年来没有大的进步,今人没有突破古人的书法成就,中国书法长期凝滞不前,加上一般人难以领略传统书法之美,写毛笔字和欣赏书法的人越来越少,这些都是书法的危机。
康熙所书由子、才、田、寿等字组成的“天下第一福”。
“画书有利于应对和消解汉字危机和书法危机!”陈湘舸说,借用文学分类,可将中国书法分为纯(高雅)书法和俗(通俗)书法。画书作品包括纯书法与俗书法两种,小学生可识可写,大学问家也可创作欣赏,这是画书的特点与生命力旺盛的原因,“不像传统书法只有雅而无俗,未经书法训练者,纵使高学历,也有很多草书字不认识!”
此外,画书创作范围极广,不仅孔孟之道、古典诗词,而且现代励志格言、政治名言,等等,都可以是画书创作的较好题材,这既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对励志育人,提升记忆审美和学习管理,以及对修身养性都有益。
“甚至因为它更形象、抢眼球,乐为大众接受,若用在企业商标和商品名称创作上,还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尽管画书未作任何推介,网上还搜索不到“画书”词义,陈湘舸对其美好前景却充满信心。
陈湘舸的画书作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C、写画书:玩的是任性
有朋友说,陈湘舸是在玩书法。他坦言,的确像古人一样是在玩,不靠书法为生,只是爱好,无意中把它当作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加入什么书协,只是在快乐地玩。
但他玩画书,玩得越来越投入。逛街、散步或走亲访友,都随身携一本旧杂志当草稿,一有灵感即创作,写不以为然、不得不然和顺其自然三个然字的“养生篇”,也写兽医医死宠物狗,狗主让其给狗下跪的“现象篇”,画书杂志已写了近四十册,各种题材作品已达五千幅。
陈湘舸的画书作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我是用传统的书法写画书,同样是一种书法艺术和传承!”陈湘舸说,他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将隶、草等各种书体加以领会运用,尽可能遵守前人的法度,使书法艺术在发展当中,包含了所有传统书法所应有的益处,“我这不是小道、斜道,而是中国书法发展的正道、康庄大道!”
陈湘舸展示他随身携带的画书创作草稿本。
民国时期学者黄棠先生在《还珠记幸》一书中,把图画的本质归结为绘物之形、传物之神、达物之义。陈湘舸认为,书画同源,而传统的几种书法字体,有意无意地淡化或掩盖或偏离了中国书法的基本要求,淡化了汉字书法的图画的本质,而画书则彰显这种本质特征,堪称中国特有的“文字国画”。
陈湘舸初步总结出六种画书创作方法:颠倒法,如写颠倒黑白,将黑字正写,白字倒写;长短法,如写长话短说,话字写长,说字写短;截断法,如写断桥残雪,写时将桥字断开;大小法,如写山高月小,依句意将字分大小写出;配置法,如写井底之蛙,把蛙字写在井字里面;变异法,如写水可载舟,将水变异成波浪。
康熙所书由子、才、田、寿等字组成的“天下第一福”。
“字、词、句,甚至一首完整的诗,都可采用某种方法书写,很快‘画’成一幅画!”陈湘舸说,他计划申请成立中国画书协会,搞青少年画书培训班,还打算近期在北京或海口、深圳举办他的画书书法展览,出版画书精品选集,“等把手上几个研究生送毕业了,我将全身心地推广画书,相信会看到画书的一片天下!”
画书雅俗共赏、共存,是一块新的书法园地。想起它的繁荣会有利缓解汉字与书法危机,陈湘舸即兴吟出《咏画书》:继行承草有画书,砚泛新泉笔不枯;汉字原本是图画,今日危机可扫除。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