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书法人生□秋子
我出生于“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那片热土的一个半工半农家庭,年入伍来到兰州,自此便长期羁旅于此,成为甘肃人。年到地方后一直从事书刊出版,先后供职于甘肃文化出版社、文化博览杂志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历任主任、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调研员等职。好在,都是同文化打交道。而且值得欣慰的是,几十年过去,始终未敢懈怠自幼喜爱的书法艺术。
离秦入陇,一晃43年,回忆往事,并非如烟,清风野火,偶觉灼目。抚今追昔,墨海浮沉,慰藉良多,乃有《学书自勉》曰:
从小涂鸦志未移,
掘开墨海万层篱。
游情象意思中绾,
晋法唐风腕底縻。
赤鸟云笺寻本义,
白驹岳谷问阙疑。
不悉深浅逐明月,
自信嫦娥会有期。
一、缘结书法及历程
我学习书法,经历了启蒙、得悟、自觉三个阶段。
一是启蒙阶段。抑或是沾了祖上文脉基因遗传的光吧,我五岁便开始涂鸦。临习的法帖主要是父亲写的楷书隐格,日课三纸,濡墨不辍。那时候,父亲在一家造纸厂工作,半月一月才回一次家,所以我习字多受祖父指点。庭训所致吧,从小心田里播下了重手艺、轻仕途的人生种子。算是学有长进,十岁那年首次替父亲给家里写春联,十三岁凿出平生第一枚印章,十四五岁已小有名气,常被县文化馆等单位借调去筹办展览、墙报、宣传栏。“文革”中,无以回避地抄写过大字报,站在木架、梯子上写过“语录塔”“忠字墙”……就这样,神差鬼使地走上了书法之路。
二是得悟阶段。年客居兰州以后,已是一名军中墨手的我,有机会接触社会,先后结识了顾子惠、尹建鼎、王创业、何裕(聚川)、赵正(黎泉)、蒙子军、狄水池、刘朱梁、沈年润、应中逸以及骆石华、陈伯希、郭文涛、董吉泉、李宝峰、陈天铀等很多陇上书画篆刻名家,并拜顾子惠、尹建鼎先生为师重学书法,从骆石华先生研习篆刻。在他们的指点下,经过“回炉”渐而得悟,逐步走上了真正的书法篆刻之路。尹建鼎、骆石华先生总是当着众人面夸我乃其“高徒”,给予我很多鼓励,更增强了我深研书法篆刻的信心。于是,在黄山谷《松风阁诗》和春秋《石鼓铭》上花了五六年功夫;继而临习东汉《张迁》《乙瑛》及北魏《张猛龙》《张黑女》等刻石;篆刻方面临摹了一些战国、秦汉、明清印,尤其对汉印情有独钟,对明清印也蹚水甚多,打下了一定基础。年,当我的书法作为兰州军区后勤系统展览的获奖作品第一次印上报纸时,激动得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军旅记者前来采访我,稿子登上报纸,更让我兴奋不已。年,我有幸成为甘肃省书协(中国书协甘肃分会筹备组)首批会员之一。年起,我参加了无锡书法艺专为期两年半的函授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真正懂得了书法篆刻的艺术真谛。年,在兰州举办了首次个人书法篆刻展览,出版了第一本书法篆刻作品集和第一本钢笔字帖,算是迈出了几个不小的步子。
三是自觉阶段。从首次个人展览后,经过听取同行意见,经过冷静分析和总结,我下决心摒弃了原有的一些宿弊,书法产生了较大变化,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自由、自觉的时期。这其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倾心书法史、论的研习和多方面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是出于从事出版工作的需要,我把很多时间花在了读书、问学方面,包括文学、文字学、史学、文化学、考古学、训诂学、哲学、艺术学、民族民俗学以及西方美学等等。由于学养的不断丰富,书法创作不断向用笔精到、内涵丰富延展,篆刻也朝着表现新意、张扬个性努力。到90年代中后期,书印作品接连入选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展、赛并有获奖,被藏、发表、入典、题匾、勒石、上挂历台历……墨迹散见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国有了一些知名度。但我对此并不满意,加之自己提出了“敦煌风”概念,理应率先践行,所以从年举办第二次个展后,我选择了书法人生中一次很大的转捩,把主攻方向扭到对章草的研习创变上来,到今天,已然取得了一些堪以慰藉的成果。我的章草书法,在结体上吸收了于右任“标准草书”的简约,就是笔画简练,少缠绕;用笔上以宋无名氏《草诀歌》、隋人《出师颂》和汉代史游的章草为基调,糅进二王的用笔特点,同时保留了少量黄山谷草书的辐射式线条;章法上借鉴了《韭花帖》和《书谱》的空灵;审美上以“遒劲老辣”为尚,切以当代艺术审美;创作题材也多是自己的诗文联句……这样一来,内涵丰富多了,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秋子草书”面目。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先生曾评谓:“秋子的书法得力于他深厚的学问功底,章草与众不同,书有内涵,个性独具,很难得。”著名诗人、书法理论家叶鹏飞评论道:“秋子先生是有着自己学术思想的书家,对艺术的理解就有联惯性和完美性,这样就触类旁通,进入书法创作的佳境,达到精神的升华,进而书品自高。所以,秋子先生的书法是包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艺术,证明了书法这种自身独立性与传统文化的共同性的艺术,在追求高境上,必须与其他文化因素完美结合,内蕴才会更丰富,意境才会更深沉,格调才会更高雅——无疑,这也是秋子先生书法的价值所在。”刊于《财富周刊·书画版》的金陵的评论文章谓:“他的草书在传统的基础上求变化,在纷繁的流派中求融合,这便形成俊朗洒脱、百味杂糅的书风,豪放中伴随着严谨的法度,清丽中凸显着狂傲的张力,点画之间书卷气扑面而来。他的篆书以《石鼓》为根,吸收吴昌硕和先秦草篆意趣,苍劲中透出天真,更显灵动活泼,用笔洒脱,放锋飞白,以优美多变的线条为古老的文字增添了新鲜的趣味,很受书界的推崇……‘有法而无法’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所谓‘有法’,是指传统中早已定型的优秀成分;而所谓‘无法’,则更多地带有‘悟’的成分,把法度化成了一种意识。读秋子先生的书法,体会更多的是那种在法度中自由舞蹈的快乐。秋子先生被书界誉为学者型书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大量的书法研究理论和研究的成果,更因为在这个艺术领域里诗书文印俱佳者实在不多。”
《论语》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能说已经成功,我仍在继续探索,但愿能有新的突破。
二、书学成果及影响
我对书法理论的研究与问学,始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迄今三十年来,功夫未负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评论认为:“秋子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书法创作上,都做得不错。他的章草书法写得很有个性、有思想、有新意;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更大,不仅在西北书坛,而且在全国书坛都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书协原副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社原社长兼主编刘正成先生说:“在全国书法理论界,大家都知道秋子。他多年来不问名利,默默耕耘,学问很扎实,成果也很显著,不啻是甘肃书坛的骄傲,整个书坛也为之骄傲。”
1.主要著述:《中国上古书法史》《中国书法史略》《敦煌风漫话》《敦煌风续话》等专著,《汉字探赜》《敦煌书法浅论》《甘肃汉简书法略述》《十一个世纪的辉煌和六面旗帜的光彩》《二十世纪甘肃书法论纲》《论文化自觉与当代书法》《〈西狭颂〉浅说》《当代甘肃女性书法略述》《“尚法”别议》《“敦煌风”与当代书法创作》《“敦煌风”回顾与展望》《从“通渭现象”说说甘肃书法的发展》等数十篇重要论文,以及《敦煌写卷墨迹赏析》《当代甘肃书法30人批评》等评论文章,并撰写了《甘肃省志·文化志·书法篆刻》。其中:
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上古书法史》。该书43万字,余幅图版,从构思到完稿,整整花去10年时间,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是迄今为止填补中国书法史空白的一本专著。出版后新华社发了通电,引起不小轰动,该书的责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乔石打电话给商务印书馆老总,索读该书;《中华读书报》《文化市场报》《读书》杂志等报刊刊发了十余篇评论文章……秋子之名一夜间不胫而走,贺电、信件、电话接踵而至。更为可喜的是,该书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奖提名、甘肃省委省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其次是《中国书法史略》。约42万字,多幅图版,年9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国家“”工程资助项目,被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那时,我正负责《文化博览》杂志,社里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鉴于兰州大学杜斗成教授、博导几次登门约稿,我只好答应。所幸过去写《中国上古书法史》时积累了很多资料,仅花了4年时间便顺利完稿。该书的最大特点是,从文字产生一直写到20世纪70年代末,论述虽然简略,但脉络清晰,有不少新的视点,面世后,被媒体誉为“新世纪的一部标志性力作”,年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六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2.主要建树:我在书学研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甘肃书法“敦煌风”理论;同时还提出不少新颖独到、有些是前无古人的书学观点,并体现了我多年来始终如一的书学思想。
“敦煌风”,是基于我对甘肃大地的热爱和对甘肃书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面审视,于20世纪末提出的一个主张。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根本目的在于呼吁甘肃书家,努力继承和发扬甘肃书法的“敦煌风”精神,筑基并打造“敦煌风”流派,促导甘肃书坛也像河南的“中原书风”、江浙的“江南书风”、上海的“海派书风”、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书风”、四川的“巴蜀书风”、山东的“齐鲁书风”、京津地区的“京派书风”一样,为甘肃书法亮起一块牌子。“敦煌风”不是什么组织,亦非诸如“现象”“主义”之类,而是一个响亮的群体宣言,一声鸣响于西部大开发中的世纪号角。“敦煌风”代表着甘肃具有影响力和艺术水准的书法家,可称为崛起于中国西部的一个书法流派,即“敦煌风书派”。继而,我连篇累牍地撰写了《“敦煌风”初探》《感悟“敦煌风”》《“敦煌风”答疑》《让“敦煌风”刮起来》《盘点“敦煌风”》等一系列文章,呼吁甘肃书家团结起来,努力打造“敦煌风”,尽快走出甘肃,在中国书坛赢得有口皆碑的地位,为把甘肃建成文化大省而奉献心力。在我的倡导呼吁下,“敦煌风”不仅得到书法界同仁的承认和支持,而且波及甘肃演艺界、美术界、摄影界和商业界等多个方面。有媒体以《秋子的“敦煌风”理想》《他想掀起“敦煌风”》等为题做了报道;《中国书画报道》《甘肃日报》《兰州晚报》《兰州晨报》,尤其是网络等媒体也给予不少专治白癜风夏季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zn/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