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现孩子玩这种花花绿绿的贴纸,立即报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a_4601398.html

变形金刚、超人总动员、蜘蛛侠……

花花绿绿的贴纸,

上面印着的都是小朋友喜欢的卡通人物,

不仅好看还可以吃,

放进嘴里甜甜的像糖果。

但看似普通的贴纸却一点不简单,

警方发现这些花花绿绿的贴纸竟然是毒品。

如果你发现了孩子在玩这种“卡通贴纸”,

请不要犹豫,报警!!!

12月16日,海口海关查获一起贩毒案,嫌疑人把毒品伪装成邮票一样的贴纸、软糖,试图蒙混过关,这类“贴纸”如果不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很难从外观上发现这些物品里含有毒品成分。

而杭州警方表示,类似的“贴纸”在杭州也查获过。

毒性是摇头丸3倍能通过皮肤接触吸收

今年9月,杭州上城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在滨江区某酒店式公寓抓获一名涉嫌贩卖毒品人员张某某,从他身上查获8张可疑纸片,经过禁毒部门鉴定,在纸片里发现了一种新型毒品LSD。

在很多国家服用LSD药物都是非法的,在我国,LSD被列入了精神麻醉药品清单。

警惕!用LSD做成的卡通纸片

伪装成卡通贴纸的LSD毒品

孙警官表示,虽然目前杭州还没有发现做成卡通样式的“纸片”,但也要提醒广大家长,必须提高警惕,如果发现孩子在玩这种来历不明的“卡通纸片”,一定要及时制止并报警。

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危害远远超过第一代毒品

杭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金副支队长说,在法律上,毒品的范围是固定的,但是犯罪分子却往往利用法律的空隙,在毒品的合成上做手脚。有时候,改变一下毒品的化合物结构就会变成新的毒品,而这种毒品不一定受到法律的管制。

这也是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的原因。

年《世界毒品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新精神活性物质。联合国对其定义是,没有被联合国国际公约(包括《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但存在滥用,并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单一物质或混合物质。

第一代毒品是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传统毒品,第二代毒品指冰毒、K粉(氯胺酮)等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也被称为“第三代毒品”。

少量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质,人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肝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大量吸食后会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应,严重的会精神错乱,甚至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倍。

伪装成安眠药的新型毒品蓝精灵

比如之前警方发现的笑气、恰特草、小树枝、跳跳糖等,都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而LSD的毒性和原理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类同,危害也远远超过第一代毒品。

警惕伪装成零食的毒品

和LSD极具欺骗性的外表类似,犯罪分子往往将新型毒品进行伪装,让人觉得“无害”而打消警惕。

“跳跳糖”“速溶咖啡”“巧克力”……包装新奇,看上去也很吸引人。

“要不要尝一尝?”犯罪分子处心积虑地分享这些“小零食”,由于具有更强的伪装性,使得许多青少年出于好奇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触这种毒品,吃了“朋友”分享的“零食”以后,染上了毒瘾,上城小营派出所的顾磊警官在办案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起这样的例子。

22岁的小芬(化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家境优渥的她不急于找工作,而是结识了一帮“闺蜜”成天一起泡酒吧KTV。今年10月,小芬在KTV里和朋友一起唱歌,气氛正嗨,一个小姐妹突然拿出了一瓶饮料,说“喝点这个东西会更嗨”。这瓶饮料外表看上去非常炫目,打开一看里面的饮料液体也很漂亮,小芬忍不住喝了几口。没想到一个月后,警察找到了她的单身公寓,对她进行发检后,检测出摇头丸阳性。

去年7月份,警方破获一起大麻吸毒案,吸毒者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警察,你们一定搞错了!我只是吸烟了,但并没有吸毒啊!”警方找上门时,蕾蕾(化名)完全傻了眼,经检查,蕾蕾尿检为大麻阳性。原来蕾蕾平时学习压力很大,有人教她减压的办法——抽烟,还经常买烟给她。只是蕾蕾不知道,这种烟里不仅有正常的烟草,还混合了大麻,被警方告知真实情况的蕾蕾悔不当初。

交友不慎是染上毒瘾主要原因!

青少年因为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诱惑和欺骗,作为家长,首先要教导孩子警惕“零食诱惑”,干万不要追求“时髦”,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同时要让孩子远离不良的朋友圈,远离损友。还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好奇心。

“交友不慎,好奇心重。”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禁毒大队邓丽滨警官总结目前在校大学生染上毒瘾的主要原因。“在校大学生因社交范围广,社会经验不足,有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

而“误吸伪装的毒品也是大学生染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邓警官说。

如何避免接触到这种伪装的毒品?“在校学生应尽量少去KTV、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不接受娱乐场所里陌生人给的香烟饮料,打开的饮料一旦离开了视线,不要再饮用。”邓警官建议,“此外,慎重交友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也非常重要。”

不要听信那些诸如“来一口,

就开心一下,没事儿的”

“给哥们个面子,不会上瘾的”的话!

因为他不会对你的下半生负责!

警惕:毒品滥用低龄化

广东省禁毒办专职副主任郭泽辉介绍,近年来毒品滥用低龄化趋势明显,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查获吸毒人员总数的比重已经从年的54%上升到年的85%,个别地区甚至已经达到90%以上。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问题仍然突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为此,“全民禁毒工程”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置于禁毒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禁毒工作的基础工程和治本之策。按照部署,全省21个地市和个县区将同步启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进校园活动。

郭泽辉希望广大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提高拒毒防毒意识,积极宣传禁毒知识,参与禁毒社会化工作,真正筑牢全民抵御毒品的坚固防线。

警惕:这些都是新型毒品!

▍1.邮票

毒品“邮票”就是贩毒人员将它喷在小画片上,或者将小画片浸泡在其溶液中制成的,使用时,将小画片放在舌头下,人体便能吸收。

图片来源:海南禁毒新媒体

毒品邮票上面附着了一种主要的成分叫做麦角酸二乙酰氨,它的英文简称叫LSD,这是一种强效致幻剂。只需很小的剂量就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致幻感,哪怕皮肤接触也能被吸收!

▍2.糖果

这些看似是糖果的小零食,其实都是摇头丸伪装的。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上瘾后难以戒断,半年内复吸率仍高达95%以上。

图片来源:海南禁毒新媒体

▍3.饮料

z不久前,浙江桐乡警方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酒吧、KTV卖的一款叫做“卡哇潮饮”的饮料不同寻常。饮料中含有γ-羟基丁酸,俗称“神仙水”,无色无味,喝进去可能会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在我国属于违禁品。

因为无色无味的液体特性,使更多人在无意中成为毒品吸食者。

图片来源:CCTV13

▍4.烟油

使用普通的电子烟具就可以吸食,门槛低且隐蔽性高,烟油中含有高纯度的大麻提取物,比传统毒品大麻更具有成瘾性和迷惑性。

图片来源:海南禁毒新媒体

▍5.彩虹烟

彩虹烟的外形和日常的香烟很像,混杂的毒品成分不明,可能人体的危害更大!

人在吸食彩虹烟的时候,会产生色彩斑斓的烟雾,甚至还自带香气。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6.奶茶包

一种新型毒品,这类毒品遇水即溶,迷惑性很强,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会发生改变,甚至香味都相似。其作用与K粉、冰毒相似,使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毒品效果持续时间长,极具诱惑力。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7.可乐

主要成分为氯胺酮,微量就会导致人致幻,引起发狂症状。与冰毒相比,“可乐”的市场售价高出冰毒10倍,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8.跳跳糖

遇水即溶、即饮即冲,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这种新型毒品后劲很强,喝一次两天大脑都会处于兴奋状态。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9.小树枝

小树枝中含有我国管制的MDMB-CHMICA成分,1克这种成分依赖潜力就相当于10.5克海洛因,滥用致幻!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10.巧克力

含有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过量会损伤身体手脚颤抖、心跳加快、头脑昏觉、反应迟钝、短期失忆。如果长期吸食,后果更加严重!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11.曲奇饼干

外表看似和普通饼干无异,里面却夹杂着绿色的物质。打开包装有异味,含有大麻成分。

这种饼干价格高昂,一片售价50元。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更可怕的是!

一些接触这些“零食”的年轻人,

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这是毒品。

因为它们不需要注射、也不用吸食,

摄入方式非常普通,

包装形态也很常见……

表面上可能是饮料、电子烟油等常见物品,

实际上就是可怕的新型毒品!

所以,

一定要让孩子看看这篇文章,

毒品带来的快感只是一瞬的,

但是它造成的后悔,

却是你一辈子要承担的!

来源:长沙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13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