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远而敷百代lt寿光赋gt

(寿光文庙残存琉璃瓦片)

(寿光文庙残存凤脊)

(知名学者、作家董敬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

厚德远而敷百代

——《寿光赋注解》序

齐鲁名邑,弥水尾鳍;星分虚危,地接潍淄。占东方青州之艮位,居北上京津之要地。人文厚载,浩然正气!……斟灌古国,城堡遗址。青铜钟鼎三千年,佐证纪国之历史;黑陶器皿四千载,述说禹夏之盛仪……

《寿光赋》是山东潍坊著名作家董敬斋老师所写的一篇赞颂寿光历史、地理和人文的优美诗赋,并为《寿光日报》刊载,且大获好评。作为董老师的后学朋友,我真心为董老师赞叹不已。一个人,没有对寿光土地、历史和文化的由衷热爱、考察,没有对故乡自古至今的深情关怀和美好憧憬,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文学作品的。

在《寿光赋》问世以后,董老师又马不停蹄,日夜奋战,于是,一部洋洋洒洒近二十万字的《寿光赋注解》呱呱坠地。董老师将书稿的文字发送给我,请我阅读并为之作序,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惶恐。荣幸的是,对一个背井离乡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董老师竟对我如此信任,予以厚望和重托;惶恐的是,我毕竟离开故乡在外求学和工作十六七年了,所谓“流光总是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今时光之舟已经来到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因工作关系,只能在北京遥望故乡。于是,藉着拜读董老师《寿光赋》及注解的机会,向千里之外的故乡寿光众亲友道一声“家乡父老,过年好!新春快乐!”

我是寿光纪台镇东埠乡(今乡名已撤)尹官庄村人。当我在家乡读书的时候,每每有在外工作(比如在北京或者广州)的亲朋好友给我写信,故乡的名字就会在信封上反复呈现;当我外出求学的时候,每每给家里父母写信,信封上也会端端正正书写上故乡的名字;当我工作以后,每每给家乡的亲友寄送书籍,包裹上依然会认认真真地写上故乡的名字。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蜚声海内外的诗《乡愁》,那里面的意境和情感,只有离开故乡漂泊在外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故乡的山也好,水也好,云也好,风也好,雨也好,麦子也好,玉米也好,家人、亲戚和朋友也好,都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

寿光是我的故乡,当然我首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13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