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人杰地灵是惠南——文友唐根华印象记文/丁旭光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浦东惠南可谓人杰地灵。与惠南文学社的交往说是两年,然次数仅仅只有三、四。但仅仅是这三、四次,已经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惠南的悠悠古风和现代节奏。具体表现在姚海洪先生短短几年中发表的10部长篇小说,准时出版的《惠南文学》杂志,惠南文学社社员的作品研讨会,“上海作家看康桥”活动,到今天的“唐根华30载文学路上孺子牛”座谈会。大家知道,这所有的所有,和一个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这一个人,就是唐根华。关于唐根华的诗歌,关于唐根华的报告文学,因为评论者甚多,在此不作展开。
今天我想说的,是作为出版人和作为儿子的唐根华。
事上万物,都是通过对比而存在。所以,我们常常会说天地、黑白、男女、左右。几年前,我曾经在《静安时报》上,写过一篇字的名为《黑发积霜织日月、願为他人作嫁衣》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新民晚报》编了30年“读书乐”版面的米舒也就是曹正文先生。30年做一件事,这种滴水穿石的恒力,让我叹为观止。在我听到唐根华几年中为他人出书近百,其中有《情系水务》《圆梦之旅》《上海抗战民谣选集》“东南风”和“浦东作家”丛书等等。闻听此言,又一次让我惊叹不已。这一次惊叹的是,历任浦东《南风文学报》副主编、《上海浦东艺术报》执行主编、《惠南文学》副主编的唐根华,虽然依托了现有的出版体系,但实际上他是一个人的单兵作战。
惊叹之后,我把东上海电视广播台的主持、当家花旦舒曼请到了今天的现场。
十几年前,我也担任过半个出版人的角色,协助十几位作家出版了十几本书。我记得,其中一本是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协会秘书长,评论家黄惟群的、由武侠小说大家梁羽生写序的评论集。后来,我对半个出版人的身份是望而却步。这其中有这活儿的性价比是太低的原因,还有就是成书过程中的麻烦事是太多太多。当然,最主要的,是我缺少持之以恒的定力,缺少为他人作嫁衣的情怀。几年前,《出海口》文学社的出海渠道一时不畅,我闻之,主动把团结出版社的编辑请来上海,在打浦桥的日月光里,在编辑、《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刘希涛和我等三人的一顿饭局后,让一时受阻的"出海口"再一次扬帆远航。这几年,我在编一本散文自选集《外滩的那根老木桩》,很有意思的是,当我知道唐根华正在编一套《浦东作家丛书》,而且,丛书又是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后,作为半个浦东人,我毫不犹豫地把散文自选集托付给了唐根华。曾在《东方城乡报》孙仲哲先生的版面上,读到过一篇介绍唐根华的文章,知道了唐根华的母亲是百岁寿星,也知道了一个身为孝子的唐根华。由此,我对唐根华的精彩人生有了一种直感。
文学也好,书法也好,音乐也罢。但凡艺术,都是一个载体,艺术家通过这个载体,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认识。而作为文人的唐根华,作为出版人的唐根华,和作为一个孝子的唐根华,他的所作所为,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行文至此,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出百书,君子成人之美:行善举,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简介
丁旭光:中国棋协大师、上海作家。简介:短篇小说《汉白玉》被中国小说家学会收录《中国当代小说家全集》。年上海市作家协会小说专业委员会等举办的“丁旭光作品研讨会”被载入《年上海文化年鉴》。散文《外滩的那根老木桩》获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禾泽都林"杯散文大奖。长篇小说《褐色木门》获《小说选刊》年度笔会长篇小说二等奖并入选获奖文丛。人物传记《胡荣华:一代宗师旷世棋王》获年上海市文化基金项目资助,年1月被评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年13本(原创)好书之一。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5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走在大路上》文字主笔。主要著作:象棋专著《橘中雅戏》中短篇小说集《墨绿旗袍》长篇小说《褐色木门》人物传记《大音博乐融中外——钱仁康》《胡荣华:一代宗师旷世棋王》。往期精彩
丁旭光|和棋大王何顺安
丁旭光散文墙角的青砖丁旭光|朱剑秋与《象棋鬼手百局》衡园雅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1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