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经典诵读教育再掀高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风生云涌,如火如荼。
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西读经教育的发展,帮助各地私塾学堂提升办学能力,年6月21日,江西省私塾联谊会首届堂主培训活动在“临川文化“的发源地抚州市隆重举办,才子之乡迎来了全国各地的贵客,60多名私塾学堂的堂主、老师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智仁童经典中文教育品牌的创始人黄光华先生为大家作题为“从高处立志,从低处践行”的经验分享,本文为其原文:
各位堂主、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同道之人来到临川,共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业!
《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相聚,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
做为临川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因为临川是闻名世界的“临川文化”的发源地,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经典教育在临川曾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一千多年来,临川曾诞生了王安石、晏殊、曾巩、陆象山、汤显祖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大师级人物,其根源就在于当时遍及城乡的学堂、书院中开展的经典教育。一代代的临川才子就是从诵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经典文章开始,个个“满腹经纶”,最后遵循着经典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教导,用生命去实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理想,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家人物。正是中华文化的滋养,才成就了临川文化的梦想与光荣。
在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传统文化的没落衰亡之后,我们又重新迎来了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不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深远之意义,也对世界未来的和谐发展,文明共融具有重要深远之意义,所以我们能参与其中,一起来承担文化复兴的重任,一起来创造一个伟大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
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我们应该感谢一个长者,曾有人这样评价这个长者:
我们尊重他,但我们谁也没有认为他是“神”,我们亲眼所见的他是一个年已花甲,却连过年都很少在家休息,每日两三场的演讲,透支体力精力为民族、为教育、为文化奔走呼号的老者;他是永远说真话做实事,平易近人有着书生本色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厚道淳朴一生勤俭任劳任怨的文化苦行者;他是一个道德高尚、学问精深却从不到处炫耀卖弄做“大师”状的有着四十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他是学者他是一位善良的老人他是谦谦君子他是偶尔天真烂漫如孩子状的普通人,他是和学生谈笑风生幽默诙谐的师长加朋友,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踏实而可贵的人!
大家知道我说的这个长者是谁吗?
对,王财贵先生!
二十四年前,王财贵先生开始大力倡导读经教育,一张嘴,两条腿,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数十年如一日,艰难奔走于四方,宣导儿童读经、成人读经,播洒种子万千,使读经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从黑发到皓首,二十四年的艰难,二十四年的坚忍。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做常人不能做的事,无怨无悔,百折不挠。虽然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一片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天日可鉴!这才感动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读经教育这一伟大事业,大家相扶相知,相呼相应,共同推动了读经教育的蓬勃发展,最后迎来了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多么伟大的先生!我想,历史一定会记住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所做出的贡献!
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还要感谢一个更伟大的人!
这个更伟大的人就是习近平主席。
习近平主席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为后人永远铭记!
为什么这样说呢?
习近平主席是共和国建政以来第一个走进孔府大门的最高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个出席孔子诞辰纪念日并发表演讲的最高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个旗帜鲜明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最高国家领导人。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这是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看了这段文字,是不是会更坚定我们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增加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的各种场合的演讲中,都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身体力行。
年10月30日,媒体梳理了习近平主席从年11月15日至年10月25日发表的重要讲话共42篇。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直接或间接引用来自各类书籍、文献的语句余次,其中儒学经典名言最多。这还不包括他在各种内部会议、部分座谈会和工作视察过程中发表的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五月十四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五千多字的讲话中,引经据典,经典诗文名句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我想,正是由于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正是由于王财贵先生二十四年的努力宣导,正是由于全国无数仁人志士持续的推动,才形成了中华大地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
所以我们要乘着这股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浩荡东风,坚定不移地,理直气壮地去推动经典教育,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那么,我们要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去做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从高处立志,从低处践行!
什么是从高处立志?
这就是王财贵先生所说新儒家的志业:继承道统,开出学统,完成政统,这是我们复兴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要通过千年文礼书院的建立,培养出会通东西,胸怀万世的思想家、政治家,重铸新一代人类文明,使中华民族可以俯仰天地而无愧!
我们每一个从事经典教育的堂主和老师,认同经典教育的家长,都要从高处立志,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心量和格局,才能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认知,不被一些表象的东西所迷惑,最后迷失了本性和初衷!最近几年读经界里出现的种种乱象,种种怪象,就是没有从高处立志,仅从狭隘的小我去着力,所以最后一定会误入歧途,害人亦害己!
那我们为什么又要强调从低处去践行呢?
我们刚刚说过,文礼书院要培养的是会通东西,胸怀万世的大人才,但大人才的培养不容易,不是每个学堂,每个家长都能把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送进文礼书院,即使进了文礼书院,也不能保证将来文礼书院的三千学子个个都是大人才,这个只是我们的志向,我们的目标,尽力而已,尽力就好!
未来的中国,要跳出千年的轮回,避免“其兴也勃也,其亡而忽也”的恶性循环,进入良性的发展,承担起和谐世界的责任,除了大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出更多的有理性、有文化的现代公民。
什么是现代公民?
熊飞俊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理性的思维。
二、独立的判断力。
三、开放的视野。
四、平和的心态。
五、不卑不亢的外交节操
六、一定的社会责任心。
要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公民,不一定都要按文礼书院的标准,不一定都要读三十万字以上的经典,那怕能读三万字,五万字也可以。只要通过经典教育,培养出基本的理性和文化修养即可。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一定是体制学校与学堂并存,体制学校的课程逐渐增加读经的比重与学堂大量读经同步。所以我们这些推动读经教育的先行者,不仅仅要着力于大人才的培养,也要着力于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公民。因为新儒家志业的实现,需要更多有理性、有文化的现代公民的参与。
我们要把目光投向体制学校,在办好学堂的同时,努力去推动体制学校开展读经教育。年王财贵先生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说过:让读经教育“重归体制”,让所有的孩子多多少少都能读到一些经典,是他的最高理想。
所以推动体制学校开展读经教育,让读经教育重回体制,这也是王财贵先生对我们所有读经推广者的期许!
那么怎么去推动体制学校开展读经教育呢?
在这里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十多年来推动体制学校开展读经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一、作为堂主和老师,要熟悉政府部门关于读经教育的相关政策。
下面这几份文件大家必须了解。
年3月26日,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年1月29日,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
年12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还有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校园的“三句话四件事“。第一句话是:优秀传统文化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各个学段,是固本工程;第二句话是:优秀传统文化要融汇于教材体系中,是铸魂工程;第三句话是: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四件事。第一是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进入教科书;第二是拓展校园文化,传统戏曲、国画、书法、中医药、传统体育、武术、太极都可以进校园;第三是加强研究和阐释,按照创新性发展原则,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第四,传统文化不仅要走进校园,还要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这些文件和讲话就是我们走进体制学校推广的利器。因为作为体制学校,作为教育部门,他们可能不认同王财贵先生的读经理论,但不可能反对国家政策。以前是民间的力量在推动经典教育,现在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是政府最高层部门说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管下面的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体制学校的校长心里认不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不会像几十年前一样公开反对经典教育,如果你再碰到几个当地政府教育部门或体制学校的校长对经典教育有理念上的深刻认知,这样一来双方就有共同的话题,这就为读经教育进入体制学校打开了一扇门,提供了可能。所以,做为一个经典推广者,一定要随时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bbts/1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