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普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751298.html
8月14日,“创新开放产业驱动”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高峰论坛系列活动“自贸创新引擎新兴产业高地”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
昆明片区已集中签约总投资.8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
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赵学锋说,本月恰逢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挂牌一周年。设立挂牌一周年以来,大力培育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新兴市场主体,引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华为智慧园区、海康威视、河南保税跨境电商等多个重大项目,已经集中签约了总投资.8亿元的22个招商引资项目,举行2次总投资近亿元的31个项目集中开工。各类市场主体激增,新设企业户,其中内资户、注册资本亿元,外资47户、注册资本6.58亿美元。
目前,昆明片区内集聚了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跨境电商等新兴企业,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6亿元,同比增长2.9%,尤其是以鸿翔一心堂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逆势增长16.3%,占社消的比重达70%。
“十四五”期间,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链优化配置将成为昆明片区新的发展路径选择。同时,昆明片区将以举办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广纳良策,推进政企合作,创新驱动产业。
专家为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新兴产业建言献策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教授、上海自贸区研究院研究员张祥建说,云南自贸试验区在国家战略下发展新兴产业有三大优势。
从宏观优势来看,国家的三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都是云南自贸区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势。从中观来看,云南自贸区要充分发挥云南沿边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打好沿边和跨境‘两张牌’,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推进与周边国家投资贸易自由、人员往来便利。而从微观来看,营商环境、金融支撑、产业培育和引导等云南自贸区软环境培育也存在优势。张祥建说,云南产业链发展模式要构建产业体系,立足于本地资源要素,发展特色经济,对接“一带一路”,提升品牌效应,创新和拓展市场,使滇品走向全球,并繁荣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而在云南价值链提升模式要价值关联,挖掘传统产业发展潜力,帮助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丰富传统产业的价值环节。
丝路研究院(海口)首席专家、院长、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院张湧在做《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云南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时说,无论是成都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广州南沙的“零跑路”“一次都不用跑”;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上海浦东的“窗口无否决权”,只说Yes、不说No(对不属本部门事项的,不设路障设路标;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给否决给路径)等来看,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都是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
四方面发力助推昆明片区发展
“十四五”期间,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链优化配置将成为昆明片区新的发展路径选择,重点在制度创新、产业规划、政策体系和优质服务等四个方面发力。
昆明片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针对“证照分离”“先建后验”等与新兴产业息息相关的重点试验任务,加大方案执行和项目推进力度,将工程审批服务管理事项精简至主流程30余项,审批时限控制在70个工作日以内,并实施区域环评,将其结果作为单个项目环评的依据,加快投资项目落地,为企业减轻制度性成本。为企业打造贸易、运营、清关、服务、创业“五位一体”的发展平台。
持续做好《产业项目准入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工作,分类布局、突出特色,以跨境电商、平行进口、融资租赁、仿制药、工业大麻、5G产业等新业态为突破口,大力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新兴市场主体,加速新业态新模式集聚。
将在“黄金十条”“暖心十条”的基础上,完善《关于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逐步形成“1+1+N”政策体系,在兑现企业专项扶持资金2.47亿元基础上,持续加大政策兑现和减税降费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取消、停征、免征和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入驻。
同时,对照《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以“智慧政务”建设为重点,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做到检查实施清单完善率%,监管行为%覆盖监管事项,并完善审批服务“好差评”闭环工作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办事负担,真正把“软环境”打造成“硬实力”。
报导原文部分截图原文详见文章底部“阅读原文”END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报导原文点击“阅读原文”了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