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便民、风景优美,为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奠定坚实群众基础令盘锦人自豪的向海大道,最近几日“红遍全国”,6月30日,《辽宁日报》8版,整版刊发了盘锦的向海大道,6月30日下午4时40分,新华社《新闻客户端》刊发“盘锦向海大道”,截止到7月4日,浏览量突破50万。
一条充满现代气息独具湿地生态美景的大道。记者宋岩摄
集景观带、生态带、经济带于一身的向海大道成了盘锦继“红滩绿苇”“最美湿地”后,又一道景观。
美丽的盘锦向海大道。
绿树成荫草连片,生态美景入眼帘。
生态,地域特色。
6月20日,盘锦日报社策划了《向海大道:一路美景一路风情》系列报道,连续7天,分区段、分时空、分季节,报道了这条见证了盘锦向海发展的开拓与进程的向海大道,图文并茂详细地介绍了这条宜居宜商宜游的振兴之路。报道发出后,不仅引起了盘锦百万市民的强烈反响,同时,盘锦日报社官方微博对报道进行了同步转发。网上的传播,更让许多外地人也为之向往,市民李先生说:“看到你们的报道,已经有朋友慕名而来了,向海大道是盘锦的又一张名片。”“微友姣姣”的外地朋友还道出了行走向海大道的感受:“从来没有在这么舒服的路上开过车,这才叫兜风”。北京的王先生说:“盘锦的红海滩是‘最美湿地,盘锦的向海大道是‘最美大道’”。
生活,商业集群。
一条充满地域风情的大道。
一条路开启一段旅游。
一条大道看尽特色乡村。
6月30日,《辽宁日报》第8版,整版报道了向海大道,《集景观带、生态带、经济带于一身向海大道挺起盘锦全面转型脊梁》、《三张牌展现人景相融和谐画卷》、《一条惠民便民的幸福大道》三篇文章,从更高角度、更高层次阐述了向海大道的风景、意义以及给盘锦人民带来的幸福与自豪。
转型梦想指向南。
一条现代宜居的现代大道。
6月30日下午4时40分,新华社《新闻客户端》刊发了《盘锦向海大道:一路美景一路风情》,精选优美的图片,整合万余文字,再现了向海大道之美,向海大道之“宽”。文章发出后,截止到昨日下午4时,浏览量已突破50万。
特色美景数不尽。
辽东湾江南风情园。
辽东湾风光。
向海大道即原盘营公路盘锦段,北起双台子区城北街,经兴隆台区、大洼区、辽东湾新区,南至辽河大桥,与庄林线、库二线、大盘线、大锦线相连,是通沿海、牵油地、连县区的一条经济大通道,同时也是连接营口和锦州的市际间经济大通道。年5月,盘锦市政府面向全社会为道路征名,经过广泛征集和小组评审,这条路被命名为“向海大道”。年8月,盘锦“十一五”期末重点规划建设线路——全长62.4公里的向海大道扩建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全程正式通车。
向海大道的建成通车将我省沿海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为沈阳等7市构成的中部城市群提供了通往出海口的主要干道,将对促进沿海与内地良性互动、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积极作用。
夜色美景映长廊。
辽东湾新区皎洁的月光。
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美轮美奂。
宜居城市美丽夜景。
通车运行6年来,盘锦向海大道已经成为了风光旖旎的景观带、和谐发展的生态带、一路向海的经济带。
向海大道已不仅是一条改善交通、加速发展的康庄大道,更是一扇优化环境、展现形象的对外窗口和一座提升价值、引领未来的战略桥梁。
多姿多彩绚烂的图画。
互通立交桥四通八达。
向海大道的平坦宽阔、丰富秀美令人惊叹。对于盘锦市民来说,这条路更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力——它不仅从出行感受上将盘锦和大海联系在了一起,更从心理上让人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盘锦是沿海城市,盘锦就在大海边。可以说,向海大道的建成,为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更令万盘锦人民迸发出极为宝贵的向海发展动力。
向海大道,“越走越宽”。
(记者孙卜勇任传运)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辽河晚报新闻热线小编:雪儿国内著名白癜风专家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