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之星丨王小玮奉献无悔大爱无疆

从繁华的都市到贫瘠的荒漠,从熟悉的家乡到偏远的西部,离家万里连续两次援疆支教,王小玮用语言筑起了民族之间友爱的桥梁,用奉献点亮了孩子们成长的希望,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无悔、大爱无疆。

新疆那些人支教那些事

年8月,我告别家人离开故乡,作为山东省东营市第一批学前教育支教教师到达新疆,在疏勒经历过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忐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亲人的思念;第一次见识过连续两个月下土浮尘爆表的天气;第一次体验过N次地震的恐慌……然而脑海中更深刻的却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世事难料,面对艰苦的条件,支教期满后我又一次选择留在新疆,再一次选择留在疏勒支教。离家万里连续两次支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或许通过几个故事能找寻到答案。

那袋杏干那份情

.12.19 天很冷心里很温暖

“王园长好!这是迪丽娜孜的家长给你的杏干,他非常感谢你为孩子们的付出,这是他的心意……”早晨接园时阿迪莱老师把一袋杏干塞到我的手中,大脑快速运转:迪丽娜孜是大二班可爱的小姑娘,她的家长?是昨天家长开放日那个穿艾德莱斯长裙的大姐还是那个穿西装的维族大哥?抱着那袋杏干,那份温暖、那种幸福感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描述。

来到新疆已经四个多月,从最初的迷茫到快速调整融入工作,我用了三周的时间。新疆和其他省份最大的区别是对“双语”的定位,在其他省份“双语”是指学习汉语、英语两种语种,而在新疆指的却是学习维语和汉语。就像我支教的疏勒县第二双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学国语,学母语,做双语兼通合格接班人。汉语被定位为“国语”,多么神圣的国家语言!刚入园的孩子只会讲简单的母语,根本听不懂汉语,我们只能从最简单的打招呼教起。组织活动时一个汉族老师主讲,一个民族老师同声译:“你好!滴个乃”(“滴个乃”是维语‘说’的意思)。带班后我对车晓玲园长的提醒“攻克语言关是新疆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哪些途径能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幼儿双语能力成为我思考的重点。调研后我提出了“以特色活动为依托,开展混龄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幼儿双语能力”的方案,得到园长和老师们的支持,前期开设了九个特色班,从老师报名到幼儿分班,从活动场地划分到活动内容的设置以及混龄活动观察记录的撰写,每天下午我都会记录巡班发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完善……

方案经过一个月的试验,成绩斐然,每天下午全园幼儿都会有序地到自己喜欢的特色班去活动。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一起,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藏族的娃娃们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大班的幼儿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双语,能使用汉语表达,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主动做起了老师的小翻译,带领年龄小的幼儿学习汉语。

苗苗艺术团成立啦!这是喀什地区也是南疆首个全园幼儿参与的艺术团。家长开放日,我们分批次接待了五百多名维吾尔族家长到园参观,我以山东支教教师、副园长的身份为大家做讲解,阐述我们的特色活动理念。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制作面点、玩花样跳绳、跳维族舞蹈,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当大家走到茶艺班时,中班的阿卜都热合曼正有板有眼地表演茶道。“请老师品尝我泡的茶。”孩子们大方地把茶送到我们面前,还用流利的汉语问:“老师,我泡的茶香吗?”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打动了到场的每个人,赢得了家长们热烈的掌声……

“亚克西木塞斯!”早接园、晚离园时家长们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孩子们的汉语水平也有了惊人的提高。跟同事们品尝着维族家长晒制的杏干,甘甜在唇齿间久久留香,那份感动弥漫心间……

街头偶遇

.6.14 我的心被爱融化啦

周末几个“援友”结伴去买菜,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园长妈妈!”紧接着看到从远处的巷子里跑来一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儿。仔细一看,原来是我所在的疏勒县第二双语幼儿园的孩子艾尼瓦尔!拉着我的手,小家伙沾满泥土的脸蛋散发出难以掩饰的快乐。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跑回巷子,刚刚同他在一起玩耍的还有三四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小男孩用维语向小伙伴们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还不时用手指指我,看样子是跟朋友介绍我吧!我便微笑着冲他们挥挥手打招呼,谁知孩子们居然都跑来跟我打招呼,用生硬的汉语喊着“园长妈妈好!园长妈妈好!”最小的那个估计一时没学会汉语就喊我“阿帕!阿帕!”(维语“妈妈”的意思)。艾尼瓦尔则一脸自豪地站在我身边,孩子们的友善令我感动,这件事情也让“援友”们羡慕不已。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外人看来我们可能更像保姆,只是照管孩子的吃喝拉撒,陪着孩子玩玩闹闹而已。但是身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我,深知启蒙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以后会做什么,怎么成长,就看我们如何教育引导。身为援疆人,做为支教教师,我的责任就是在孩子心里播撒爱和友善的种子。

心很好!

.5.30 孩子最高的评价

大老远就看到在院门口张望的孩子,看到我蹬着自行车过来,伊卜拉伊木和三岁的阿丽娅就高兴地挥手向我跑来。

九岁的伊卜拉伊木是一名三年级学生,每到周末我都会去家里给他辅导功课教他说汉语,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个五口之家的维吾尔族家庭已经把我当成家里人,在哥哥的影响下阿丽娅也开始学习汉语。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女儿从山东给结对小伙伴写了书信,还寄来了黄河口对虾,嘱咐我送过来。

同来的朋友指着我问伊卜拉伊木:“你为什么叫她‘山东妈妈’?”

“她是山东来的,给我讲山东的事情,陪我读书,就像妈妈。”孩子用生硬的普通话一板一眼地说道。

“你喜欢山东妈妈吗?”朋友继续逗孩子玩儿。

“喜欢山东妈妈,因为她的心很好!”

说实话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被感动啦!维吾尔族同胞认为“心很好!”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记得去阿克美其特小学的时候,村里那些小学生和我资助的孩子说:“老师告诉我们山东有泰山、大海、黄河入海口,还有圣人孔夫子,她还送图书、文具、书包给我们,她的心很好!我们喜欢山东老师!”

面对新疆的人和事,我才真正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才真正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切实感受到援疆支教意义之重大。当被介绍为“山东来的支教教师”,突然意识到我不再只是自己,我的言行将代表山东的形象!因而,我时刻思考着进疆支教为什么?在疆支教能干什么?支教结束离疆留下什么?

两载援疆路,一生边疆情!离疆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回到山东后我将一如既往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怎样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0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