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诗刊:只选好诗
入选者均有推荐纸媒机会
第期:诗歌群岛
主持:许燕影组稿:邱名广邱红根的诗:我理解的美(组诗)
:
邱红根,湖北汉川人,现居湖北宜昌。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年开始写作,组诗散见于《绿风》《汉诗》《读诗》《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草原》《延河》《青春》《都市》《椰城》等刊。出版诗集《叙述与颂歌》《萤火虫研究》。《江河文学》诗歌编辑。我理解的美
人体的块骨头
胸骨、肋骨、髋骨、指骨、尾骨……
各得其所、各居其位
各种形状,在X线下很美
我熟悉的腹腔
肝是锲子、胆囊像茄子、胃如酒袋、脾似蘑菇……
没有肿瘤侵犯
小肠弯曲如盘山路、网膜滑若绸缎
在腹腔镜下很美
完整的切除很美、成功的注射很美
顺利的康复很美……
一次,把几张很美的照片发朋友圈
引来的都是惊恐的留言
我知道了,一名外科医生
理解的美和别人眼中多么不同
我的名字
参观完贺兰山岩画博物馆
我明白了,把名字刻在石头上
才是,最可靠的
在贺兰山山脚下
请本墨印社的雕刻师
为我雕刻了这枚贺兰石印章
这是一枚西夏文印章
尽管文字不懂,但我知道它刻的是我的名字
盖上红红的印泥
我发现我的名字,今天
红着眼睛,有咬人的欲望
现在,把我的的名字
变成一枚贺兰石印章拿在手上
第一次有了沉甸甸的感觉
陀螺
喜欢单腿站立
你必须借助自身的旋转,才能
保持身体平衡
转起来吧
万物自有其无尽的法门
我尊重你,选择这种向下的姿势
完成对大地千百次拷问
偶有绊脚石,给你提醒
在这薄情的世界
别指望一双手,哪怕一阵风
抚慰你疲倦的腰肢
既然这是你的宿命
就带着自身的业力转吧
哪怕头晕目眩,哪怕眼冒金星
倾斜的日子
只能用一根鞭子修正
医院内的卖报老人
那位卖报老人来自乡下
每天背着报纸
用蹩脚的普通话深入病房
向南腔北调的方言门出售
七十岁高龄,三十份报
七层高的楼,一日三遍
她出门,一般比城市的早报更早
她回家,往往比城市的晚报还晚
病人手中一张张揉皱的报纸
照映出了老人孤独的一生
她不识字。她读不懂
报上的色、凶杀和陷阱
她懂得粗浅的算术——每份报纸能赚5分
她比任何人
都关心一份报纸的命运
放下
在荆门,万亩蓝莓产业园
像农民一样摘蓝莓,吃蓝莓
我放下了斯文
在乡下的幸福酒馆
像梁山好汉一样大碗喝酒
我放下了知识分子身份
在青林寨关公园风景区
我放下了虚伪的面孔和尔虞我诈
放下了昨日与同事的争吵
可这么多的放下还不够啊
多想永远地像今天放浪形骸
任青林寨的小雨微风清空自己
多想像眼前的这株小草
渺小、卑微、无关紧要
多想就此紧贴大地、终老山林
立春
窗外空气那么新鲜
冬眠的草坪毛绒绒的,已慢慢苏醒
小区的迎春花也露出虎牙
绿色悄悄爬上树梢
没有陈年积雪需要融化
天空湛蓝、太阳明亮,照着发霉的事物
除了缺少自由奔跑的孩子
这气象已符合一个春天的所有要求
立春了
我依旧画地为牢。煮茶、饮酒、读诗
隔着玻璃观察
戴口罩,行色匆匆的人
春天来了,太阳明亮
可我为什么觉得还是这么冷
刊头题词“海诗刊”题词为著名军旅作家、笔墨艺术家、“笔外意象”创始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学院院长梅国云先生。投稿须知栏目设有:名家有约、诗作赏读、八面拍浪、拾贝小辑、诗歌群岛等(所有来稿文责自负,附字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真实姓名、生活照片,稿件以Word文档发送,否则不予受理。)本刊合作媒体:《世界日报》《现代青年》《海口日报》《椰城》《洋浦湾》《龙沐湾》等(开设专栏、推荐诗作)。《海诗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