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蒋言礼的诗歌连载4

荐赏连载4

---读蒋言礼的两首诗

01

《尘世》

蒋言礼

在一缕青烟中走散

放射状道路通向

空中跳台

/

都是坠下的定数

/

坐着风车,坐着水车

赶往入海口重聚

却不见洪洞的大槐树

/

天上有翻拍的旧照

银河畔上,星星点点

哪一粒是你

哪一粒是我

诗评:

这是一首颇具想象力的好诗,它运用具象的很好的解构了抽象的生命的命题。就题目《尘世》就很空灵,人不过是天地间的尘土而已,给人以茫茫的时空感。

“在一缕青烟中走散/放射状道路通向/空中跳台”,一开始是说烟尘的状态,这是比兴的手法:青烟上升,成灰尘,还要分散的落下。“在一缕青烟中走散”也让我们想到《红楼梦》对林黛玉亡故的诗“香魂一缕随烟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生死皆是如此。

“都是坠下的定数”,照应上节的“空中跳台”。生命的长短,物质的运动都有下落的定数。一节是烟的上升,一节是尘的下落,这就是烟尘的命运。烟尘的命运就是尘世的命运。

“坐着风车,坐着水车/赶往入海口重聚/却不见洪洞的大槐树”,尘埃被风吹,被水冲,到大海,大槐树是集合然后分散的象征。当年各地难民汇聚于此,登记后又重新出发,流落四方,告后人家乡是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这是传说,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这节写的人世的变化状态与烟尘的运动轨迹是一样的,所以叫尘世。这是诗人对人生超然的理解。“天上有翻拍的旧照/银河畔上,星星点点/哪一粒是你/哪一粒是我”,大槐树下未聚首,就失散了。传说人的魂灵都是天上的星星,宇宙无生死,只有长短,但宇宙苍茫,诗人很难找到苍茫宇宙间的你我“哪一粒是你/哪一粒是我”。尘世里的失散可以指前世变成灰,散了,今世并沒有重聚。他在好些诗里写这种一世的遗憾,下辈子再到一起,没有可能。或者他找到的根本不是他要找的人。今世看天上,银河点点仿佛前世人海的照片,你在哪里,他在哪里?怅然茫茫无尽也。整首诗都是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这其实是哲学上的三个终极命题,诗人试着去找寻答案。

02

《玻璃体》

蒋言礼

眼里有一小块海

世界就在上面航行

/

岁月日头,提取走清纯

余下的海水,就浑浊了一些

/

每天看它,驶来驶去

直到船身渐渐变旧

/

终于在一天,我的老年斑

长到了船的额头上

诗评:

题目《玻璃体》,玻璃体是个医学术语,指眼晴里晶体的部分。“眼里有一小块海/世界就在上面航行”,这是充满想象力的写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小块海就是眼波,人常说:水灵灵的大眼睛,“世界就在上面航行”,把世界喻成船。

“岁月日头,提取走清纯/余下的海水,就浑浊了一些”,时光让人心成熟起来,把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纯的部分消耗掉蒸发了,剩下混浊,明目善睐消失了,这是从精神层面理解的。玻璃体混浊也是术语,也实指年老晶体变浊,老年性白内障就是晶体变浊直至看不清看不见,这是从物质层面理解的。这就是诗人说的“余下的海水,就浑浊了一些”。这里有诸多的理性的对生命变化的思考。

“每天看它,驶来驶去/直到船身渐渐变旧”,每天在观察着这个世界,眼睛转来转去的,世界在眼睛里、心灵里“驶来驶去”变成心灵的世界,直到世界的船变成旧的,就是对待世界上的物象见惯不惯、麻木的意思,这是反写,其事实是自己的眼浊了,看世界思路旧了,其实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终于在一天,我的老年斑/长到了船的额头上”,终于有一天他的老年斑出现,心灵的世界真的老了,老是心态的变老了。老年斑安在世界头上,也是心境使然。年轻人和老年人看世事百态是不一样的。主观是顽强的,不讲理的,与客观对立的,即便丑女,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人老,不只眼,所有器官都要老,心跳也会沉重,绝望感出现,以为自己走了,世界也走了。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世界观走向消极。诗人从自然形态去认识生命状态,也是想最后的反向立论,这是评者从诗人精神向度上取得的结论,但可惜没能在语言上表现出,这或许是诗人留下的余味。

通过《尘世》和《玻璃体》这两首诗,诗人试图对生命的发展变化给一个终极的思考,也想给老年人一个合适的定位,思考是深刻的,也是唯物的。其实从浩茫宇宙的观点认识,我们的生命都是存在的很小一部分。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日新其德的生命观古已有之,心不老你便不老。这也是诗人在力行的。这让我想起一篇文章送给所有读者:

《年轻》是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曾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当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据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指挥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办公桌上始终摆着装有短文《年轻》复印件的镜框,文中的许多的词句常被他在谈话或开会作报告时引用。后来此文传到日本,文章的观点成为许多日本人生活哲学的基础,他们甚至将此文装在随身带的皮夹子里,有空就读一遍。著名的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年轻》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十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一旦天线降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YOUTH(SamuelUllman)Youthisnotatimeoflife;itisastateofmind;itisnotamatterofrosycheeks,redlipsandsuppleknees;itisamatterofthewill,aqualityoftheimagination,avigoroftheemotions;itisthefreshnessofthedeepspringsoflife.Youthmeansatemperamentalpredominanceofcourageovertimidityoftheappetite,foradventureovertheloveofease.Thisoftenexistsinamanofsixtymorethanabodyoftwenty.Nobodygrowsoldmerelybyanumberofyears.Wegrowoldbydesertingourideals.Yearsmaywrinkletheskin,buttogiveupenthusiasmwrinklesthesoul.Worry,fear,self-distrustbowstheheartandturnsthespiritbacktodust.Whethersixtyorsixteen,thereisineveryhumanbeingsheartthelureofwonder,theunfailingchild-likeappetiteofwhatsnext,andthejoyofthegameofliving.Inthecenterofyourheartandmyheartthereisawirelessstation;solongasitreceivesmessagesofbeauty,hope,cheer,courageandpowerfrommenandfromtheInfinite,solongareyouyoung.Whentheaerialsaredown,andyourspiritiscoveredwithsnowsofcynicismandtheiceofpessimism,thenyouaregrownold,evenattwenty,butaslongasyouraerialsareup,tocatchthewavesofoptimism,thereishopeyoumaydieyoungateighty.

诗人简介:

蒋言礼,祖籍山东莱阳,年生于山西太原,资深职业报人,高级记者,曾任太原晚报副总编,山西商报总编、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从小酷爱文学与音乐,自学作曲、声乐和指挥。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业余创作,以歌词、散文为主。歌词曾被生茂、谷建芬等许多作曲家谱曲,作词的有些歌曲关贵敏、刘和刚演唱过。后转向现代诗创作,自创的歌谣体诗“六六谣”颇受好评。近年又研习自由体诗,已发表在《星星》《海燕》《山西文学》《山东诗人》《都市》《广州日报》《山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已出版著作4部:《城里的秘密》(歌词集)、《六六谣》(诗歌集)、《篮里的景致》(散文集),《秋风调》(诗歌集)。年获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太原诗词学会副会长。

评论者简介:王恩荣,网名,雨中思绪集,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人。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闲时进行写作,在《三晋都市报》、《九州诗文》、《乡土文学》、《天涯诗刊》、《新诗刊》、《晋中日报》等报刊杂志和平台有大量发表作品,作品包括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评、小说等。古诗体作品《大话“乔家大院”》在观电影《乔家大院》大赛中入围。古诗体作品《七绝.赌东风》在晋中诗协"金秋美"家乡好山河诗词歌赋赛获优秀奖。

名言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美》中所说的“美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手,却是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4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