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经历了年来最旷日持久的高温过程。全国多个地区持续高温预警,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比常年热1~4℃。
8月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20天发布高温预警。
为何今年夏天如此热?气象专家介绍,今年夏天北极冷空气南下势力偏弱,加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强度强,平均强度为常年同期两倍以上,在其控制下,导致出现高温闷热天气。
进入8月,高温把大地蒸得像个火笼,出门的那一刻吸入的热气如同刀子一样让人不敢大口喘气。别说在外面工作了,就是在室内开着空调也是觉得一阵阵的烦躁。在这样高温闷热的天气中,因中暑导致的热射病致死连续发生!
“热射病”致死概率高达50%据医生介绍,“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中暑也会出人命吗?
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张达:
“热射病”的死亡率能达到50%以上,如果再加上多脏器的功能不全,死亡率将高达80%到90%。
医院收治的这几位患者体温都在41℃、42℃左右,医院首诊时都有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继而就昏迷不醒,影响到呼吸,医院时,都带着气管插管来的,且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危重的一位患者,肝脏器官已经严重受损。
人体持续40℃以上高温时,会丧失体温调节功能,蛋白变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现细胞坏死。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血液功能、心肌功能都会相继损伤,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重症中暑分为三期
重症中暑按严重程度分为三期:
先是热痉挛,出现肌肉震颤,体温明显升高。
然后到热衰竭,出现面色潮红大汗或者面色苍白无汗,循环不稳定的表现。
最后一期就是“热射病”,主要表现有头晕、恶心和接近40度甚至40度以上的体温,这时要立刻送医救治。
海口网记者李万内摄
哪些是“热射病”高危人群?一类是高温作业人群
虽然天气预报上北京这几天气温不算特别高,但湿度很大,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体力劳动工作本身又要产生热量,增加了患热射病的风险。
医院收治的这几位热射病患者都是市政、路桥工作人员,在高温下暴露时间至少3~4个小时。
二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比如老人、儿童、孕妇,尤其是老年人,体内代谢功能较差,体温调节能力差,散热困难。
小朋友把冰冻饮料藏在衣服里降温。海口网记者李万内摄
出现中暑症状,如何处理?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此外,一旦周围有人发生中暑症状,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或体温升高、面色潮红、大汗等表现,应当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处,并保持周围通风。解开衣扣,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可用冷水或酒精全身擦浴,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冷敷等强降温措施。并帮助服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或解暑药物,还可以在额头和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医院,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急救。
专家提醒:
高温作业人群多喝水,多休息,尽量别在最热的时候干活。如果一定要在高温下工作,或者外出:做好遮阳措施;多喝含盐饮料补充水和电解质,不要等待口渴后才补充水分。备好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以防急用。
推荐
阅读
一觉醒来钱没了!已有多人中招,这种新盗刷手法太可怕!
干货!告别高价电费单,夏天电器这么用最省电!
来源:央视新闻、沈阳晚报、医院管理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