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东北地区首班“辽蒙欧”中欧班列“盘锦港——明斯克”发车运行。这时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还有4天。这也是盘锦港开通的第二条中欧班列线。
第一条中欧班列线“辽满欧”已于年10月18日开通,当日发出了首班“盘锦港——满洲里——莫斯科”班列。
这两条中欧班列线的开通,使盘锦港初步形成了国际集装箱业务多式联运多点发力、双渠道运营的组织模式,正在实现由码头运营商向线路运营集成商转变,国际货运中转优势加快形成,港口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盘锦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建设。
盘锦港集团总经理丁金辉说,近两年,盘锦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积极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站在港口的码头上,看着一艘艘货船到港作业,一辆辆货车来来往往,眼前的景象让记者切实感觉到了盘锦港的发展建设之快。这里原来只是辽河里的一个小港,是改革开放的大潮助推它走向了大海。
盘锦港地处渤海湾最北端的海岸线上,位于沈阳经济区与京津唐城市群之间的连接带、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处,是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同时又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锦港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谋发展搞建设,突出区域特色、高点定位,着力补齐港口腹地不发达、口岸配套功能不完善、国际合作平台不多、航线数量较少等短板,全面提升对外开放高度。这个崭新的综合性现代化海港快速崛起,畅达天下,联通世界,成为盘锦市和辽东湾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港口布局日臻完善。盘锦港规划陆域面积31平方公里,现已形成2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生产泊位41个,现已投产5万吨级泊位25个。其中5万吨级通用泊位16个、5万吨级油品专用泊位5个、7万吨级粮食专用泊位2个、集装箱专用泊位2个,年通过能力超过万吨。
年8月,首个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运行。目前,盘锦港已成功开通了至上海、宁波、福州、泉州、京唐、乍浦、潍坊等多条集装箱直航航线,港口航线正在覆盖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可由盘锦港发至全国各港口,并中转至全球。
年,盘锦港成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盘锦港保税物流中心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可为客户提供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服务的50万平方米的保税物流中心已投入运营;一次性仓储能力万吨的粮食筒仓中转能力可达0万吨;在建的万立方米的油品储罐,中转能力将近0万吨。凭借港口优势,盘锦港正积极发挥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全力打造日韩商品贸易中转承接地和蒙古国新的海运大通道。
盘锦港承载着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拉动,加快沿海产业聚集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几年来,在不断完善港口功能的同时,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
年5月,国铁一级、电气化的盘锦疏港铁路建成通车,直达港内,并与哈大、京哈等多条国家铁路联通融合,使盘锦港成为渤海湾所有港口中铁路物流成本最低的港口,成为辽宁省唯一同时跻身于“一带一路”“辽蒙欧”“辽满欧”“辽海欧”三大通道的重要港口。
沈海高速、盘海营高速、国道、国道等多条公路构成了盘锦港便利的公路网络,车辆可由疏港路直达港口。
盘锦港周边拥有沈阳国际化机场及鞍山、营口、锦州、朝阳等机场,形成了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陆、海、空便捷立体的交通网络,奠定了盘锦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础。
为更好地为腹地客户服务,加大内陆港站的布局,盘锦港将港口功能前移,已建成绥化、法库、辽中、齐齐哈尔4个陆港,形成了海港与陆港间经营管理一体化运营模式。
利用港前稀缺的土地资源、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丰富的港口运营经验及集贸易、物流、金融、保险等一条龙的服务优势,盘锦港强力吸引符合港口发展定位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合资合作加快完善现代化港口功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与价值,培育发展临港产业,逐步从重资产管理向轻资产运营转变。
盘锦港成功打造了粮食和石化两个临港产业园区。中储粮、汇福粮油、施壮肥业等粮食企业已经落户,形成了以粮食加工、仓储、运输为核心业务的粮食临港产业园区,全力打造北方粮食交易中心;国储能源、中油汇等石化企业与盘锦港在油品储运、贸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打造东北亚石化产品交易中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盘锦港借力而行,依靠社会优势资源形成了产业互联、港城互动、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盘锦港形成了立足盘锦,服务东北及内蒙古东四盟,辐射日韩经济圈及蒙俄经济圈的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现代化港口物流体系和蓝色经济发展格局,第五代亿吨大港已初具雏形。
本报记者李学云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
辽河晚报新闻热线2812
小编:芮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