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又是玉米飘香时作者曲雁羽主播晨风初夏的夜晚,当老李掀开大铁锅的盖子,一股熟透了的玉米香气便腾空而起四处飘逸。在空中折腾一阵儿后,香气又慢慢地下移,最后乖巧地徘徊在农家小院的夜空里,醉了田园,醉了村庄,也醉了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东北的八月,正是瓜熟蒂落玉米飘香的好时令,这个季节也是野外撒欢儿拥抱自然的最佳时段,我们三家延续多年的约定——到农业站李站长家品尝甜粘玉米,也是在这个季节酝酿成行的。
那天,我们像情人约会似地兴奋。早早地醒来,套上休闲服,戴上太阳镜,把车的后备箱塞满了啤酒饮料等瓶瓶罐罐就出发了。车行进在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上,透过玻璃窗我不停地张望着,路边的花草向我们招手,道两旁排列整齐的玉米稞,向我们行着注目礼,我们毫无防备地融入了玉米绿叶婆娑的汪洋里。还觉得不过瘾,我便摇下车窗与自然来个近距离亲吻,玻璃刚启动一条缝,野草杂糅着鲜花的气味就一股脑地涌入车室,久远的花香裹挟着湿润的草气,沁入鼻息融入血脉,俨然又回到了那段农家旧时光。正在路口等候我们的老李,晃动着手臂,在秋风中微笑着,见面履行了夸张地拥抱后,他把我们迎进会宾室。
“会客室是给咱们量身定做的”,向来幽默的老李打开了话匣子,“左盼你们不来,右盼你们也不来,连甜粘玉米都发起了牢骚,晚上在地里咔’咔’地直嚷嚷!”老李的风趣驱散了我们来时的倦意。去往甜粘玉米地的路上,我们踏着山坡上的绵软绒草,弥望着沟沟壑壑布满密密匝匝绿油油的玉米稞,听着老李眉飞色舞地讲着甜粘玉米背后的故事,我们的心潮不禁荡漾起来。“甜粘玉米说道可多了,有早熟品种,有晚熟品种”,老李不愧是农业专家,谈起甜粘玉米嘴巴就合不上了。“颜色也不一样,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还有花色的,前面那块儿就都是黄颜色的”,老李手指着北山坡的那片玉米地说,“颜色不同口味也不一样,有粘香的,甜香的,还有甜香糯的。”老李的这片甜粘玉米地有一亩见方,是唯一没被大山遮掩的平地,因光照充足,甜粘玉米稞骨感健硕,玉米穗粗壮,有男子汉气场。“这块地我种了垦粘1号、京糯、京糯白加糖三个品种,如果口感好,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老李又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咱们吉林鲜食玉米纳入了产业发展规划,种植甜粘玉米是一个方向”。老李的这番话让我忆起了来时村路两旁绿油油的甜粘玉米带,感叹着美好憧憬的现代农家人,先知先觉地对美好新生活的谋划。
当斜阳敛约了最后一抹余晖,我们背着菜筐、挎着竹篮,载着满满地收获打道回府了。老李在院子里支起了炉灶,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玉米穗挤满了一大锅。锅底燃烧的柞木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在静谧的山村夜晚显得分外地响。火舌舔舐着锅底,把燃烧的界面婉约成一双巧手,像极了调理师的按摩,又像是一对农家老闺蜜有一搭没一搭地地闲聊。听说老李家来了城里人,左邻右舍的好事者都纷纷前来观摩。有的端来一瓢甜李子,有的兜来几枚红柿子,有的送来几枚煮熟的咸鸭蛋……他们感恩的神态让我们读懂了老李的人格魅力。当香气氤氲的甜粘玉米端上桌面时,我们老哥老姐们开始把酒话桑麻,忙碌了一天的清闲,也送到了顶峰。
夜深了,我们的欢呼仍浓,惹得小院里的常住居民——蛐蛐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开始为我们奏响了小夜曲。这时秋风也漫卷过山村的沟沟坎坎来助威,当它曼妙地轻拂过小院的霎那,老李庭院里的山海棠、山楂树,还有那婀娜婆娑的山梨树,都摇头晃脑地舞动着身姿,也融入了我们微醺的酒里。一觉醒来,朝霞已透过三层
玻璃窗窗帘,把室内朦胧成一席温馨。起床来到小院,看见晨起的农家人正忙碌着掰甜粘玉米穗——他们是给城里的商超配货。
从田地里不时传来的笑声,我仿佛已经看到这些现代农业人家温馨满满的明天。作者简介曲雁羽,吉林省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粮油市场报》《中国粮食经济》《中国价格监督检查》《吉林日报》《吉林农村报》《齐鲁晚报》《海口日报》《青岛日报》《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吉化报》等刊物,现供职于吉林省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播简介
晨风一级播音员,现担任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吉广新闻》主播.年至年工作于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曾但任品牌新闻栏目《松江朝声》主播.《松江潮声》栏目获省优秀节目一等奖、小说演播《十面埋伏》获省广播文艺类一等奖、《新闻现场报道---强攻西大桥》省抗洪抢险一等奖、广播情景剧《爱的栖息地》获得吉林省广播剧单本剧类一等奖。
另外,从工作至今一直担任频率、部门和台内的大型活动主持人,如连续主持了三届《雪花啤酒节》、连续主持四届《吉林市国际雾凇冰雪节》、连续主持三届《吉林市开江鱼美食街》、连续主持两届《吉林市汽车文化节》、连续两四届《吉林市河灯文化节》、年吉林市金鸡百花电影节送电影下乡启动仪式、国际国内影展开幕式及多长电影发布会主持人。
年至年都市生活频率副总监、年末至今主持《吉广新闻》栏目。年2月创刊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编辑亚静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