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热,没胃口?来点“海南酸”吧!
海南酸食,之所以做为传统食品、四季食品,一是与气候有关,海南一年四季常夏无冬,而天气炎热时,人们食欲往往不振,需要清清爽爽、酸酸甜甜的食品来刺激食欲;人们爱吃稀饭,而这些酸食都是佐稀饭的小菜;二是海南四周环海,河流纵横,海产、河产丰富,常年海鲜、河鲜不断,酸笋或“酸芋头梗”与海鲜、河鲜同用,既能增进鲜味,又可提高食欲。
黎、苗族酸食的传统习惯的形成,是由于该民族世居深山峻岭,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又经常缺盐,因此将家养的家畜、捕捞的淡水鱼或打猎的野兽,用此办法腌制,一方面保证日常生活的对鱼肉等蛋白质的需要,又可作为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在海南各城镇,常见有卖酸食零吃的小摊,摆放的有酸芒果、酸萝卜、酸菜甚至还有腌酸的番石榴。买者众多、生意兴隆,从中可见海南人对酸食的喜爱。
1大茂酸菜说到海南的酸菜,便不能不提澄迈大茂酸菜。正如定安骨头汤、临高烤乳猪、陵水酸粉一样,来自澄迈的大茂酸菜以其鲜明独特的本土风味,成为海南地方菜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朵奇葩。大茂酸菜的原材料较为特殊,是一种与茎食萝卜同科的大叶菜,当地人称为“六帮菜”或“六卜菜”。又因制作时只取其幼嫩的苗秧,所以这种专门用来制作大茂酸菜的菜秧便被村里人称为“菜仔”。用大茂酸菜打边炉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2海南酸笋竹笋是海南市场上的四季蔬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竹笋没有营养,价格便宜。作为殿堂级的吃货,海南人总能变贱为贵,他们将原本寡淡的竹笋进行腌制后再拿来卖,深受市场青睐。渐渐地,这些腌制好的酸笋便成为海南人的家常便菜。有时候,一碟酸笋中加上几粒红色的小辣椒,再配碗稀饭,竟比大鱼大肉还要美味噢!炎炎夏日,来碗“酸笋煮鱼汤”,开胃又鲜美哦~
3腌芋梗海南人非常喜欢腌芋梗与酸笋这对组合,炒在一起绝对是超级下饭菜!在海口名气响当当的老字号牛腩店,食客们除了招牌牛腩,都习惯点上一碟酸笋芋头梗,开胃又解腻~
4西瓜仔酸瓜(海口地区称“西瓜仔”),把拳头大的小西瓜切成两半或是小块,加上适量的盐腌制成酸瓜仔。酸瓜原是黄芯西瓜的幼年,生的瓜肉也能吃,但没有红的西瓜味道甜,老了锯开做瓢用。在海口老街博爱路靠近东门的一处排档。几个人坐在路边的一张简陋的桌边,服务员小妹放上一口火锅,就是海南人俗称的“打边炉”。锅中满满一锅清汤,清汤中漂着几块西瓜形状的食材。试着尝了一口汤,酸中带甜,有些咸鲜味道,很是别致。这种吃法俗称“西瓜饭”,是用酸瓜和秘制调料制作的“边炉”锅底,然后加入牛肉、猪尾巴、蘑菇、青菜、豆腐等食材,加上一碗海南米蒸的饭,吃起来咸鲜无比,且酸瓜嚼入口中,酸甜有味,很有开胃的效果。
5酸木瓜木瓜(海南俗称“番瓜”),营养丰富,为南方佳果。木瓜的食法,除了与其他水果一样,候果实自然熟后生吃外,还可将熟至七八成的木瓜去皮,切成片状,加上桔子汁或酸醋、香菜、香油、炒香的花生米、芝麻,制成甜、酸、脆、香的酸木瓜。与甜酸萝卜一样,也是民间开胃小食。
6腌荞头除了腌萝卜,餐前的好伙伴腌荞头(或称藠头)也是海南人的最爱。腌制好的荞头不仅可以佐餐,也可以空闲时当可口的零食吃。重点是,荞头的营养丰富,是降脂消炎,预防心血管类疾病的好帮手哦!
7酸豆角这个超级下饭菜不用多介绍了吧~酸豆角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补充机体的招牌营养素。其中所含B族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配上肉沫和辣椒炒制,美味可口。
8酸桔子海南人嗜酸,还表现在蘸料上。海南人的口味为清爽恬淡,食品烹调注重原汁原味,无论家禽家畜还是生猛海鲜,都喜欢用清煮白切或是清蒸白灼。这种食法,吃时必用蘸料,而在蘸料扮演主角者为酸桔子粒汁。农家院子大都种有一、二棵酸桔子树,可随吃随摘。海南各餐馆、酒店,上菜之前,殷勤的服务员笑容可掬的先端上一盘由酸桔子、切碎的的新鲜辣椒、酱油、什锦酱、蒜茸等,食客可随自己爱好,动手调配蘸料……
9苗族酸食比起汉族,海南的苗族更加喜欢酸食,家家户户都置有制作酸鱼、酸肉、酸菜的酝子。该民族有关酸食的歌谣、谚语也很多,如“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喘”、“三天不吃酸菜汤,眼发花来心发慌”,“瓦罐腌酸鲤,佳宾宴上珍”……
10黎族酸食生活在山区的海南黎族,采集黎语叫“莉嫩”、“子温”的野菜,洗净装入陶罐中,加入凉米汤密封保存三个月以上,便腌制成味道独特的酸菜。黎族成年男女出门时,都在腰上别一个竹篓,在路边、山上、田里,沟内。看到青蛙、小蛇、鱼虾等小动物便抓住扔进腰间竹篓里,回到家里,把这些野生动物洗净,去肠,往土酝里一扔,让其自然发酵。他们把这种食品叫“南杀”,其是该民族待客下酒的上好食品。
内容综合自网络
北京白癜风怎样治疗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