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三大突破,接踵而至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原创刘晓博

短短一周之内,楼市发生了重要变化。

先是郑州宣布取消“认房又认贷”、推行“货币化安置”、大幅降低二手房个税;然后,又有两个城市宣布了重要新举措!

第一,四川达州宣布:在中心城区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可以“又提又贷”。

即:可以在提取公积金做首付的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这相当于突破了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的“下限”。

具体政策如下:

购房时使用公积金,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申请公积金贷款;二是先全款或者商业贷款买房,然后提取公积金。

可以用提取的公积金做首付,然后再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还很少见到。这相当于显著降低了首付。

但前提是:你公积金账上有足够的钱,可以留出相当于贷款5%的金额。

上图是“城市房产网”上达州的房价,二手房均价每平米在元左右,新房在元左右。二手房的套均价在60.9万左右。

而达州如果夫妻两个人都交纳公积金,可以贷款的上限足以完全覆盖一套二手房。

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

在内地普通地级市,不是每个人都有公积金。交纳公积金的多是体制内的单位。根据达州年度的公积金公报,在达州交纳公积金的职工单位构成是: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68.34%;

国有企业占9.91%,

城镇集体企业占12.19%,

外商投资企业占0.34%,

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7.00%,

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1.18%,

灵活就业人员占0.03%。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在达州市拥有住房公积金的人,超过78%在体制内。非国家机关、非事业单位和非国企的人员,不到21%。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打破头也要进入体制内,这就是原因之一。

上图是第七次人口普查,四川各地市的人口变动情况,四川全省10年增加了万常住人口,但成都一个城市就占了万人。很多城市,包括达州都是人口流失的。

类似达州这种内地四线城市,产业竞争力、人口竞争力都不高,房地产的去化难度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房地产新政把利好给了“中心城区”。你在非中心城区买房子,比如下面的市县买,是没有这些政策红利的。

这也体现了中国楼市的基本特点:一线城市吸引全国的资金,二线城市吸引全省的资金,地级市则确定要虹吸下面的市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虹吸。

所以,远离中西部的普通县、和县级市,是购房的基本原则。

第二,青岛的即墨区也出手了,大幅缩短了住房限售的时间。

青岛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能出台放松限售的政策,值得重视。

即墨区是青岛的非核心城区,此前没有限购,但有比较严厉的限售。具体政策为:“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需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5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现在,二手房直接改为拿证满2年即可上市,缩短了3年;新房从“拿证”改为“网签”,至少可以缩短1年到1年半时间。

这将显著增强即墨楼市的住房流动性,有利于刺激换房消费,以及二手房市场的活跃。

过去几年,青岛楼市跟济南、郑州、石家庄、太原、天津差不多,都非常冷。

冷的原因,跟供应量大、经济活跃度不太够有一定的关系。

上图是5大计划单列市年度和七普的几个主要指标,可以看到宁波已经超过了青岛。不过大连的衰落更快一些,目前经济总量只有宁波或者青岛的一半左右,快被厦门赶上了。

我们团队近期曾整理过内地66个主要城市年到年主要增长指标,最后得出了一个综合增长排名:

可以看出,青岛在年到年的综合增长只名列46名。济南因为合并了莱芜,指标比较好看。其实剔除这个因素,增长也比较一般。

增长比较好的,是杭州、珠海、深圳、长沙、合肥等城市。

正因为如此,当郑州全面出台活跃楼市新政后,有读者问我青岛和济南会不会出台类似政策,我的回答是:必须的。

目前,青岛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带有试探性质。未来全面追随郑州,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必须要做的。天津作为直辖市,可能会略微慎重一些,但未来一定也会有重磅政策出台。

郑州取消“认房又认贷”,青岛放松“限售”,达州事实上突破了首付底线,堪称楼市的“三大突破”!

我之前说过,年的楼市跟年非常像。都是在两会前后,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新政。刚开始还常常“政策一日游”,后来基本上都顺利落地。而且各地如同接力赛,一波一波地出台政策,并伴随着降准降息。

年的楼市,将呈现前低后高、前冷后暖的走势。

未来会有“-式”的过热吗?应该比较难。对于过热,官方会有足够的警惕,而且有了完备的调控手段。但今年一定会有几个城市,因为楼市再度偏热,率先收紧政策的。海口最近就疑似有所收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nr/16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