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浪人生军人舞者記者

(来源:百度--逸浪--逸浪博客------)    

一.军旅生涯:

 年2月“春节”期间,"中越"战争爆发,身为军人的逸浪当时正在武汉市休病假,得知战争爆发,立即返回部队。

            逸浪与刘智(最亲密的战友)

二.舞者生涯

 逸浪十二、三岁时,跳芭蕾舞《白毛女》中的大春。

逸浪十二、三岁时,跳芭蕾舞《白毛女》中的大春。年/摄。

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逸浪与舞伴.年刘智/摄。

逸浪与舞伴.年刘智/摄。逸浪与舞伴.年刘智/摄。我舞伴,是武汉铁路局“顶尖”的专业舞蹈演员(文艺兵,被原武汉军区炮兵司令,从外地调到武汉,做了自己的儿媳)。我曾为其撰写“武铁舞坛一枝花”的文章,发表在《武汉晚报》第二版头条的位置上。当时,我将写好的稿子和为其拍摄得照片,交给《武汉晚报》总编(我新闻专业的老师)海洋先生,第二天,就见报了。   

舞伴陈玉莲,曾对时任武汉铁路局局长(后任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jun说:“我们铁路上,不惜才、不爱才,我舞伴,刘海俊这有才,铁路上不用他,被《中国老年报》调去做“记者”了”。

照片描述:逸浪当时为报社写的文章

稍后,我偶遇刘志jun,刘志jun便对我说:“怎么?我铁路上,就容不下你?”

哈哈!看来我舞伴,对刘志jun的抱怨,刘志jun印象深刻,美女对局座大人抱怨嘛,刘志jun岂会轻易忘记?!

后来,路局宣传部部长杨兴贵,通过我原单位党委书记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回铁路?不久,杨部长就向刘志jun请示,调我进武汉铁路局宣传部,刘志jun满口答应。结果:我之因,未成行。

实话实说:武汉铁路局待我不错,不到一年时间我就由干事到主任,并分套住房。三十年了,我对铁路少有贡献,但每月薪金铁路照发,目前,我已从武汉铁路局退休。感恩!

三.记者生涯

年4月7日,《长江日报》(武汉市市委机关报)周末版头版头条发表的“餐饮宰客招数揭秘及对策”一文.是逸浪(刘海俊)采访一个星期后撰写。

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年4月26日逸浪/摄

(这张照片及相关文章,在当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

年4月,我采访陈伯华时,是在其住地“武汉市文化局”给她提供的一间陋室里(在汉口胜利街合作路附近),房中隔墙全是木板,十分简陋,极为寒酸,很难想像,这位“风华绝代的东方美人”,17岁(年)就嫁给大富豪,过着贵夫人生活的汉剧艺术大师,如今生活却如此寒碜!

所属相册:陈伯华(艺术大师)十一岁(年)的陈伯华.

从陈伯华送逸浪的个人专集资料中.翻拍/逸浪.

陈伯华17岁(年)结婚,她所嫁之人、也是她今生唯一深爱着的人,是西北大军阀冯玉祥将军的参谋长,后弃军从商,在武汉、南京、香港等地,都开有商行。陈伯华17岁时,就拥有私人的高档芭蕾舞练功房、钢琴房,聘请俄罗斯芭蕾舞老师,教她跳芭蕾舞,请俄籍钢琴师,教她弹钢琴。解放后,她先生惨死于南京一隔楼上------(在下不表)。

陈伯华17岁婚后(年)与她的俄罗斯钢琴老师,从陈伯华送逸浪的个人专集资料中翻拍/逸浪.

逸浪(刘海俊)采访陈伯华时,陈赠送给逸浪的个人专集,并签名留念(年4月26日).

采访著名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后,逸浪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人物专访"——陈伯华的艺术人生,为其拍下的这张照片(我拍摄这张照片时,陈伯华正好70岁),一起发表。在《武汉晚报》周末版头版上,发表“人物专访”——陈伯华谈“访苏印象”.陈伯华在“访苏印象”中,这样介绍道:记得我们访苏后的第二年,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主席杰尼索夫,应邀到中国参加“五一”庆祝活动后来汉,我们一见面就无拘无束,象老朋友一样谈笑。结束了在武汉的访问后,我们送他到机场,飞机快要起飞时,他突然匆匆地取出一只木匣郑重地交到我手上,说:“等飞机起飞了,你再打开看”。飞机在天空打了一个转,一会儿便消失在遥远的天际,我依旧凝望着那碧蓝的天空和缕缕的白云。这时,身旁的一位市委领导打断了我的凝思,提醒道:“你怎么不看看木匣里是什么?”我打开木匣一看,竟是一只金质手表。这时,我才想起,临别时,杰尼索夫的手腕上是空空的,看来,这次赠送的礼物,是他到武汉后细心琢磨出来的。大概,他再三考虑后觉得,送任何东西做纪念都不如这只金表意义深邃,因为,这只金表壳子上铸造一行细小的俄文“胜利牌”,这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年制造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圆点,细心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人们所熟悉而尊敬的苏联领袖列宁头像。我十分惊喜,哪怕是价值边城的钻戒、项链之类,都不及这只金表珍贵。

当代京昆大师俞振飞曾评价说:“京剧二百年,出了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个陈伯华,陈伯华是中国汉剧艺术的骄傲。   陈伯华与梅兰芳切搓技艺(年),从陈伯华送逸浪的个人专集资料中 翻拍/逸浪.

周恩来总理与陈伯华亲切交谈(年),从陈伯华送逸浪的个人专集资料中翻拍/逸浪.

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陈伯华(年),从陈伯华送逸浪的个人专集资料中翻拍/逸浪.

注:陈伯华生平:

年,陈伯华出生在武汉,小时候常跟着母亲(陈母,也是个苦命人,在此不表)逛戏园子,是个小戏迷。

年,8岁的陈伯华走上学艺之路,进入“新化科班”学演花旦,取艺名“新化钗”,由刘本玉启蒙,拜在大师“牡丹花”董瑶阶门下,天资聪颖的她一出科便成名,人称“筱牡丹花”。

年,15岁以筱牡丹花的艺名主演《霸王别姬》、《风尘三侠》名噪武汉三镇。

年后,陈伯华嫁为人妇从舞台隐退,16年间鲜有登台。

年秋,周恩来总理备下家宴,邀请陈伯华和袁雪芬、常香玉、红线女到家中做客。总理对陈伯华说,“汉剧源远流长,对京剧和许多剧种都有过很大的影响。全国13个省有汉剧,这个古老的剧种是有发展前途的。”

年1月,湖北省建立了以陈伯华为院长的武汉汉剧院。

年1月30日,陈伯华在武汉离世,享年96岁。

  逸浪在《长江日报》做实习记者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跟随着"要闻部"女记者,夏碧霞老师(夏后为《长江日报》科教部主任、"武汉市女记者协会"主席),学写新闻报道,主跑"文.教.卫"线。"要闻部"还有魏主任、海洋、赵振宇、徐占锋、杨弘、张少文等记者。

逸浪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评性的,记得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屋梁上的污水,滴入正在炒菜的锅中;变质的香肠、老鼠啃过的食品,尚在出售,"四七一厂(武汉的大型军工企业)职工食堂",因此,被勒令停业整顿"。可能是性格使然,逸浪新闻报道褒少贬多,鞭挞时弊成为其个人嗜好,稍后,会发些类似文章的图片。

逸浪在采访中拍摄的国家及省市领导人: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sheng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ling(中),左右分别是原武汉市市长和市委书记。

顶顶大名的——薄XX原湖北省省长、省委书记——罗清quan(左,另一位是国家商务部常务副部长)

罗清quan与日本商人罗清quan在会见法国客人国家工信部部长——苗wei.每次拍照,他总是笑眯眯地望着我!苗wei,宴请美国GE公司全球副总裁宠德明先生

原湖北省委副书记杨song

原武汉市市长李宪seng,赠绢绣"黄鹤楼"给日本客人.武汉地铁二号线(第一条过江遂道)奠基时,李宪seng听取地铁老总汇报.李宪seng接待外宾

原武汉市委书记(现云南省省长)——阮成fa,在"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上。王qun(原武汉市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宝jiang(原武汉市市长)、傅健女士等. 年3月.逸浪/摄。逸浪(左二)、张代zhong(左四、原武汉市常务副市长)、叶金seng(左三、原武汉市市委副书记)、傅健女士(左五)等. 年2月1日.金福生/摄。逸浪与叶金seng(原武汉市市委副书记)交流荼艺,张代zhong(原武汉市常务副市长)与傅健总裁聊天. 年2月1日.金福生/摄。

原武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涂yong.

逸浪与原武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涂yong

原武汉市副市长岳yong

逸浪与原武汉市副市长岳yong.

逸浪在校时,曾参加全国“新闻和编辑”统考,考得93分,全班第一名。毕业后,逸浪在数家媒体从事过新闻工作,也曾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湖北日报》、《人民日报》、《深圳商报》、《海口晚报》、美国《太平洋时报》和《今日名流》杂志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在《今日名流》时,逸浪撰写的文章“大学生当“老板”是------”

上世纪未(年),大学生弃学经商成为一种时尚,《今日名流》编委会决定写篇此类文章,逸浪(刘海俊)便主动请缨。为完成此文的采写,逸浪(刘海俊)在一周内,连续采访10位教授、博士,他们分别是:

一:杨叔子(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二:周茂荣(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商学院院长)三:伍新木(武汉大学教授、博导、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城市经济圈的首倡者)四:辜胜zhu(教授、博导、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武汉市副市长,现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为采访这位副市长,我曾敲打其秘书,在此不表。

五:赵凌云(教授、博士、中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六:艾路明(武汉人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博士)七:王一鸣(博士、武汉世博投资公司总经理)八:林玲(武汉大学副教授、博士)九:易传云(华科大副教授、博士)十:周泽兵(华中科大98级博士生)逸浪与杨叔子(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采访时合影.

逸浪(左一)、周茂荣(左三、武汉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左四:伍新木(武汉大学教授、博导、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城市经营圈的“首倡者”)左五:“华中科技大学”肖教授、博导。年摄于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

社长、总编:方方(左上第一行)大学生当“老板”------刘海俊(右中17)

  杨叔子:唐朝的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遇,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杨教授的这段话,逸浪受益终身.谢谢!

写后感:

从事新闻工作已有数十年,前10多年,是以文字为主,后来又与摄影结缘,干起了摄影记者的活,身兼“文字、摄影记者”二职。照常理说,一人能干两个人的活,应该颇受新闻单位的青睐,但逸浪(刘海俊)这类人,在现行新闻体制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逸浪明白:自己的性格和报道风格,“红、黑”二道都不喜欢,迟早会从人间消失。因此,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来,逸浪就基本上与新闻报道无缘,偶尔干下摄影的活,以至于逸浪近10多年交的朋友们,都把其视为摄影师。作为军人:逸浪玩过枪、射过弹、投过手榴弹,但没上过战场,实属不称职;作为舞者:逸浪从6岁跳至30多岁,是否合格,任人评说;

作为记者:逸浪最想为国为民摇旗呐喊、充当国家和人民的喉舌------

**********************************************

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以下“链接”

***

台湾传奇女作家三毛的爱与哀愁

*

席琳?迪翁(世界级女歌后):12岁恋上38岁大叔恩爱一生(从12岁起坚守了36年的爱情)+席琳迪翁演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

“翡翠”常识相关“链接”↓

********************************************

*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缘由

*

“亿元”级的“天然翡翠”,难得一见!

*

看看翡翠手镯(B/C货)是怎么伤害人?

*

如何选购翡翠?

*

孔可立印象

*

美国八十高龄的路乞博士为中国重病草民逸浪流泪

*

“武汉封城”前一天,“黄埔一期”再聚会

*

晒晒[逸浪翡翠]的宝贝

不喜欢翡翠、书画、古玩者,请勿阅下文!谢谢!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鹦鹉.年5月28日.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外.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30年前的老同事陈毅敏、曹家瑞、金燕、俞丽华、俞俊华等.年6月6日.逸浪/摄.

照片描述:新闻界朋友及同学夏燕琴、余红、姜静、张志坚、李振国、夏钢等.年5月21日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玉器.年5月.逸浪/摄.

照片描述:“逸浪翡翠”店内海南黄花梨.年5月.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海南黄花梨(油梨).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海南黄花梨(油梨).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书法作品.

照片描述:孔可立先生书法.年5月28日.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书法作品.

照片描述:孔可立先生书法.年5月28日.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书法作品.照片描述:孔可立先生书法.年5月28日.逸浪/摄.

照片描述:金福生(海外华人)、孔可立(著名书法家、古玩收藏家、孔子74代孙、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协委员).年5月21日逸浪/摄。

孔可立书法,获“人民大会堂收藏”证书!

年6月18日.逸浪/翻拍.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书法作品.

照片描述:孔可立先生书法“心经”.年5月28日.逸浪/摄。

年6月10日,孔可立送篆体书法作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年1月13日.逸浪手机翻拍于“孔府”客厅.

照片描述:傅孔邦福海(傅健、孔可立、严邦山、金福生、逸浪)等“黄埔一期”战友聚会.年1月11日.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古玩

照片描述:宋朝瓷器“提梁壶”.年5月28日.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古玩照片描述:"逸浪翡翠"中古玩(宋朝、南北朝陶瓷).年5月28日.逸浪/摄。

所属相册:“逸浪翡翠”店内古玩照片描述:"逸浪翡翠"中古玩(宋朝、南北朝陶瓷).年5月28日.摄.

照片描述:逸浪与曹家瑞(海外华人、书画篆刻大家曹立庵的女儿).

逸浪30年前的老同事陈毅敏、曹家瑞、金燕、俞丽华、俞俊华等.年6月6日/摄.

**********************************************

店址:武汉市徐东古玩城精品馆A23号

网址: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

本店主营:天然翡翠(A货)

兼营:名家字画、古玩、沉香、黄花梨工艺品

********************************************

大清留美儿童(1—5集)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年到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儿童。

多年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

*

相关链接:大清留美儿童(1—5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2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