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学术界,形势虽然大好,但不时冒出一些奇谈怪论。这种情况在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的研究中也有表现。比如《同舟共进》杂志年第12期发表过一篇《谎言下的鸦片战争》就是如此。该文发表后,《凤凰周刊》曾加转载,湖北鄂州晚报又据《凤凰周刊》散布了这种观点。谬论流传,其影响不容忽视。该文作者赵健伟在文中一方面承认林则徐“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好官”,同时集中指责“林则徐依然不能摆脱权威之下谎言的困扰,他在虎门销烟的同时,也本能地说些谎言。但就是这一系列的谎言,使得道光皇帝血脉高涨,龙威大震,并最终发布圣旨:断绝一切与夷人的贸易往来,于是鸦片战争的战火开始蔓延”。按照作者的逻辑推论,鸦片战争本来不会爆发,只是林则徐用一系列谎言蒙骗了道光皇帝,导致道光皇帝心血来潮,谕令断绝一切中西贸易,从而引发了鸦片战争。这种观点不顾真相,不察事件本质,把黑白完全弄颠倒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
如所周知,鸦片战争不是一个孤立的偶发事件,而是西方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产物,是西方殖民者以地球为战场,为了奴役、掠夺全世界人民而发动的一系列殖民侵略战争的继续与发展。这场战争对于英国来说,其基本原因是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替本国工业产品打开销路,摆脱经济危机;其直接原因则是要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而对中国来说,则是为了维护国家人民利益、保卫民族生存,是一场反对“万恶的鸦片贸易”、维护国家权益的正义战争。作者罔顾这些基本事实,胡说是林则徐用谎言欺骗了道光皇帝,从而引起了这场战争,是非完全被颠倒了。为了辨明是非,有必要事先将鸦片战争爆发经过作些分析,然后再评论该文作者的一些论点与史实。
制作鸦片的场景
一、英国武力侵华蓄谋已久
这场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追根溯源,这场战争首先是由英国鸦片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和扩展鸦片贸易,经过长期策划挑起的。鸦片对于中国来说,是谋财害命、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毒品。所以,清朝当局百多年来一再申令禁止。而对于英国来说,则是一本万利的交易,对鸦片贩子、英属东印度公司,以及英国政府均有丰厚利益的特殊商品。“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项消费品都不能与它相比。”年2月,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函英国外相巴麦尊说:“去年我们的商人输入的鸦片总共将近一千八百万元,超过同一时期英国输出的茶、丝总值大约一百万元。”直接把鸦片走私运入中国的鸦片贩子,如查顿(又译查甸)、马地臣等,几年之间,都成为获利百万以上的巨富。垄断印度鸦片的生产和制造的东印度公司,利润达到制造成本的%至%,每年达到万镑,相当于印度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用出售鸦片换来的白银,则使印度的大片土地喜气洋洋,人口兴旺。英国政府也从多方面获得利益:一是由于鸦片销售,东印度公司再不必运大量白银去中国购买茶叶和丝绸,而用贩卖鸦片的收入抵补。英国每年收取的茶叶税占了全部税收的十分之一。而且,鸦片贸易使印度对英国制造品的购买力增加了十倍。正是因为鸦片贸易使得英国各方面大获其利,所以一旦中国严禁鸦片,他们就火冒三丈,不惜发动战争,迫使清朝政府放弃禁烟政策,以期把它“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十年,英国鸦片贩子已着手策划这场战争。年,占据鸦片贸易额约三分之一的怡和洋行大老板查顿,就曾致信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威亭,请求派遣军舰前往中国沿海,向中国水师挑衅,“开始一场对中国的战争”。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又秘密派遣公司高级职员胡夏米(原名林德赛)和传教土郭士立等70人乘坐“阿美士德”号,沿着中国东南海岸,探测了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山东登州等地的港口形势,搜集相关情报,为发动侵华战争做具体的准备。扬言“采取商议的办法,将会得不到任何结果。由大小不同的一千艘船组成的整个中国舰队,都抵御不了一艘战舰”。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终止,在广东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商查顿、马地臣等64人,即日集体上书英国国王,请求派遣官员“乘坐陛下一艘战列舰,在一支充足的海军部队陪同下,迫使清政府开放北方口岸,将贸易关系置于安全的和有利的基础之上”。年7月24日,胡夏米又将年探测中国沿海的情况写成对华战争方案,以私人书信的形式,呈报外相巴麦尊,鼓吹“直接用武力来对过去的损害取得赔偿,对将来取得保障”。并且认为“采取恰当的策略,配以有力的行动,只要一支小小的海军舰队,就万事皆足了”。信中还详列了这支小舰队的规模(74尊炮的主力舰一艘,大小军舰11艘,陆上部队人,共计人),并且断言:“这支武装之满够达到我们所想望的一切目标,是毫无疑义的”。以上事实表明,至少早在五至十年以前,英国鸦片贩子已在策划这场对华战争。即使没有中国的严厉禁烟,这场战争迟早也会来临。
鸦片交易场景
随着年许乃济的弛禁主张被否定,中国禁烟逐年加强。英国鸦片利益集团眼看中国禁烟危及他们利益,策动武力侵华的活动也日益加紧。年1月23日,义律刚继任驻华商务监督,立刻上书外相巴麦尊,认为“靠和平的外交代表去进行交涉,肯定地说是没有得到一点好处的希望的”,建议立刻在小笠原群岛附近建立海军基地,不时把舰队开到中国沿海去,“用和协的态度把我们所受到的一切损害都提出来,但以顽强的态度坚持下去,凡是经我们沉着坚定的努力幸而获得的一切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权利”,2月2日,义律再次致函巴麦尊,又提出派遣舰队来中国的要求,同日还致信英印总督奥克兰和驻印海军司令卡佩尔,提出派遣舰队开赴中国水域,“可以使广东当局回到在此以前一贯的做法,或使清廷加速鸦片贸易合法化”。年7月,英国驻印度海军总司令马他仑乘坐“威里士厘”号来华示威,就是英国政府依据义律的一再请求而采取的行动。到了年,清道光皇帝鉴于鸦片祸害益发严重,危及国家生存,决定从断绝鸦片来源入手,内外并重,实行最严厉的禁烟措施,特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在义律唆使鸦片贩子抵制缴烟的情势下,决定封锁商馆、暂停贸易,迫使义律谕令鸦片贩子缴出鸦片两万多箱。鸦片利益集团眼看大利所在的鸦片贸易将付之东流,立刻上窜下跳,阴谋策划,鼓动英国当局动用武力,维护鸦片贸易。早在4月3日,义律还被围在广州商馆,就秘密致函巴麦尊,建议使用足够的武力,给予清政府“以迅速而沉重的打击……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最适意的满足”。与广州的义律遥相呼应,伦敦的印度中国协会也闻风而动。同年8月5日,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第二天,伦敦印度中国协会主席拉本德就致函英国外交部,要求谒见巴麦尊。7日,他们又在伦敦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策动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会后,拉本德和斯密斯兄弟、颠地等9人就依约前往巴麦尊私宅,与巴麦尊进行了会谈,向英国政府提供有关中国禁烟的详细情报,呈献对策,提出种种要求。此后,他们将陆续收到的中国情报不断递送外交部。9月9日,伦敦侵华集团又开会讨论如何加紧策划活动,决定由拉本德和大鸦片贩子查顿等九人组成委员会负责进行。22日,斯密斯又谒见了巴麦尊,商议动用武力问题。巴麦尊通过斯密斯嘱咐查顿留居伦敦,以备查询。24日,拉本德等九人委员会开会,决定由拉本德、斯密斯和查顿等三人组成核心小组,赋予自由行动权力,以便随时和政府联络。
巴麦尊
英国纺织集团,是和鸦片利益集团密切协作,策动侵华战争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在当时的英国,纺织业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纺织品的出口值,年还只值35万多镑,到至年间,平均出口值竟达万镑,等于年的67倍多。至年,棉纺织业为英国提供了一半的出口收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产品成倍增长,产品供过于求,年和年后,连续出现过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纺织利益集团急需开辟新市场,为过剩产品寻觅销路,摆脱经济危机。中国当时是他们眼中尚未开辟的新市场。纺织利益集团对于中国市场,早就垂涎欲滴,亟谋开辟。还在年6月,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商会筹委会刚刚成立,立刻向英国国会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与中国贸易。请愿书中说:好望角以东各国,尤其是中国,如果能够开放,“对于我们曼彻斯特地区的纺织业来说,将会成为重要市场”。年,英国著名政客柏金汉鼓吹:“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在那个市场上的销售,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年,广州英商大卫荪在英国议会作证时认为,要开辟中国市场,“中英之间迟早会有一场战争”。年,东印度公司广州管货人委员会前主席马奇班克斯强烈主张,东印度公司派遣代表赴中国时,必须配以海军力量。他十分赞同威尔逊的观点:“英国的海军司令是最好的大使。”“因为海军司令在几小时内就可收到外交官几周、几个月才能得到的效果。”年2月,曼彻斯特商会上书首相迈尔本与外相巴麦尊,强调“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同时又为印度的出产(按:指鸦片)提供销路,众信其数达万镑,而这又使得我们的印度人民借以能够消费我们的制造品”,因此“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加保护〔英商的〕威力”。年,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一传到英国,曼彻斯特、伦敦、里滋、利物浦、卜赖克卜恩、布列斯特等城市的纺织资本家近人纷纷上书英国政府,要求对中国采取迅速的、强有力的、明确的对策,“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他们认为,面对中国的严禁鸦片,英国政府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屈服;一是用适当的武力,要求中国方面让步。”但“自从年以来的对华贸易,使我们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即是:屈服只有使危机加深,我方应当用武力强迫中国方面让步,将贸易置于一个安定的、永久的基础之上”。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还亲自参加了8月7日伦敦鸦片集团的紧急会议,并且担任会议主席,商讨如何煽动英国政府动用武力。从此时起,纺织利益集团和鸦片利益集团合流,连续进行了三个月的紧张活动,终于促成了英国政府决定派兵到中国去,并继续为英国打好侵华战争这一仗出谋划策。
英国东印度公司
英国政府在上述两个集团的积极推动下,很快把发动对华战争提上日程。外相巴麦尊从8月7日起,多次听取了这两个集团的意见与建议,并于9月23日书面向首相迈尔本提出:被没收鸦片赔偿、动用武力、占领岛屿、缔结条约等六个问题,请他认真考虑。10月1日,英国内阁举行了会议,专门讨论中国问题。巴麦尊详细介绍了中国禁烟等情况。军政大臣麦考莱坚决主张采取敌对行动。财政大臣巴林提出被没收鸦片的赔偿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之后,终于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去,“决定对三分之一的人类的主人作战”。10月18日,巴麦尊根据内阁会议的精神和两个利益集团提供的情报,写成致义律的第15号秘密训令,告诉他,“女王陛下政府打算派遣一支海军部队前往中国海面,而且很可能还派遣一小支陆军部队前去”。并对舰队抵华后的行动作了初步安排。11日4日,巴麦尊对义律又发出第16号秘密训令,告诉他对华作战方案,嘱咐他努力收集有关情况,做好战争准备。年2月20日,巴麦尊又向海军总司令、全权代表懿律和副代表义律发出年第1号训令,详细规定了对华作战的行动计划和条约要求。凡此等等,巴麦尊多是依据鸦片和纺织两个利益集团提供的情况、建议和要求拟定的。没有他们的积极策划,就不可能有那么周详的行动计划与条约要求。为此,巴麦尊对他们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年4月28日,巴麦尊致信斯密斯说:“基本上是借助于你和查顿先生那么慷慨地提给我们的帮助和情报,我们才能够就中国那边海陆军和外交各事发出那么详细的训令,从而获得如此满意的结果(指《南京条约》),体现在年2月训令里的那些帮助和情报是那样得精确而又全面,以致我们的后继人对于那些训令找不出任何修改的理由来。”
英国舰队抵达广东珠江口外
上述事实无可争辩地表明,年的鸦片战争,完全是英国鸦片利益集团和纺织利益集团,为了维护鸦片贸易和开辟中国市场,策动英国政府发动的。英国内阁会议决定发动这场战争的时间是年10月1日(道光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年第15号训令通知义律的时间是年10月18日(九月十二日)。查道光皇帝谕令林则徐封港,断绝英国贸易的时间是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年10月30日),林则徐接到这道谕令的时间是道光十九年十月十五日(年11月20日),随后正式发布封港告示“断其贸易”,是道光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年11月27日),实行封港的时间是十一月初一日(年12月6日)。由此可见,无论是道光皇帝发布谕令的时间,还是林则徐奉命封港的时间,都在英国决定发动对华战争之后,也在巴麦尊发给义律秘密训令之后。因此,《谎言下的鸦片战争》一文作者说,鸦片战争是林则徐“一系列的谎言”,使道光皇帝“最终发布圣旨,断绝一切与夷人的贸易往来,于是鸦片战争的战火开始蔓延”。从时间来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还要补充指出的是,作者说是“断绝一切与夷人的贸易往来”,也不符合事实。林则徐的封港告示说得十分明白,只对拒绝具结的英商封港,他国商人以及愿意具结的英商,均许照常贸易。告示指出:“各国夷船遵式具结者仍准通商,以示劝惩而分良歹。”
(来源:《林则徐与民族复兴——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萧致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