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图溯上海图溯上海
图说金山地名
金山概览
区域风采
地名掌故
查山
清代地方志中绘制的査山位置
又名遮山、赭山,俗名大石头。相传方士查玉成于此修炼,因而得名。
查山地名标志和远景
查山位于金山卫镇农建村中部,海拔23.23米,周长1公里,椭圆形。南北最长距米,东西最宽距米。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约1.37亿年前)。因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所成,其机体为安山集块岩和安山岩,为剥蚀残丘地形。昔有古迹现已无存。
20世纪90年代查山脚下大石头集镇
查山古文化遗址
年代初,驻军和当地村民疏挖查山河和张泾河时,先后2次为山覆土,遍植乔木和水杉。今日的查山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山清水秀。山之西米许,有巨大石块,传为山之足,人们称其为“大石头”。年在西侧山脚下发现古遗址,属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存。
龙泉港
《康熙松江府志》水利图四中的龙泉港位置示意
古称盐铁塘,原从金山卫东门往北直抵松江府城,后因黄浦江发育,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在松江境内的为叶榭塘,盛梓庙至运港段为望湖泾,运港以南为龙泉港,灵龙桥东折为九墩塘,再折南为山阳塘,至河缺口为东门塘,解放后统称为龙泉港。年、年先后拓宽浚深,截弯取直,并自河缺口向南改道重开,形成今河床。
龙泉港出海闸
今龙泉港纵流山阳镇东境,南起运石河,往北纳红旗港、中运河、浦南运河,至盛梓庙迄于运港,接叶榭港。年机房桥以南东移新开米,并在南端建出海闸。盛梓庙至出海闸19.76公里,面宽43—65米,底宽28—30米。南经亭林、漕泾、山阳入杭州湾。山阳境内汇运石河、老龙泉港、红旗港、汇水河(纬四河)等诸水。
龙泉港
龙泉港出海闸位于山阳镇九龙村4组,沪杭公路北侧。年4月4日始建,年11月竣工。出海闸分束水导堤、排水涵闸、控制中心三部分。闸门有3孔、每孔宽10米。闸门开闭采用可编程序PLC控制。其主要功能是挡潮、排涝、水资源调度。24小时泄洪排水量.6万立方米。龙泉港出海闸是上海浦南东片唯一的泄洪排海通道,是金山境内自南宋年间杭州湾海口封闭后多余年首次开通的出海口。每年当地于龙泉港出海闸口举办龙舟赛事。
↘点“在看”,把好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海市测绘院
地图文化品牌
新品发布|叙说地图|上海故事
编辑丨张渊源
审核丨叶?草
原标题:《图说金山地名:查山和龙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