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春节行将结束,终于决定沉下心来写点东西。过惯了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日子,过惯了每天就是大吃大喝的日子,习惯了热闹喧嚣的日子,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码一篇文章,其实也是一件挺难的事情。虽然在春节期间也用智能手机码了不少字,并将之分享在个人的朋友圈,但那都是一些关于心灵感悟的只言片语,肯定算不上文章。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生在世,肯定要与人打交道,也肯定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与质询。因为本人写了一大堆文章的缘故,于是经常有一些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大才子,你是学什么专业的?”这样的问题问多了,于是促成了这篇随笔的诞生。我总是莞尔一笑,淡淡地说:“对不起,可能让你失望了,我是学印刷技术的工科生,高中阶段选的是理科。”对于我的回答,对方总会发出“啊!真看不出来”的一声。我不知道这个“啊!”是表示惊愕呢?还是寓意着出乎所料的赞扬?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从事写作的人应该是文科生,最好是学中文专业抑或新闻专业的。是啊!按照常规逻辑,他的推测不无道理,也印证了日常就业与职业抉择的一般规律。但是,社会是复杂的,犹若一个变化多端的大染缸,另外,人脑也是复杂的,所以我们要推翻之前固有的思维模式,重新洗牌,认识学科与写作的内在关系。在谈我个人的写作轨迹之前,不妨先说一下天赋。我喜欢看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每一季的每一期都没有错过。节目甫一开始,主持人蒋昌建说的第一句台词总是“中国的最强大脑在哪里?你的天赋就是人类的财富”,这里就提到了“天赋”一词。不得不承认,这些选手都是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或记忆力,或声音辨识力,或空间想象能力,或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所以说他们的天赋就是人类的财富,且不是一般的财富,而是一笔宝贵的弥足珍贵的无形财富。周玮记得美国有一部电影《雨人》,说的是那个患有自闭症的雷蒙·巴比特拥有超强记忆力的故事。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个“雨人”,被称为“中国雨人”,他就是周玮。在《最强大脑》年第一季第三期的节目中,周玮展现了他逆天的数学天赋,为人类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命的奇迹”,最终以满分分晋级。这位选手来自山西省五台县,医院诊断为顽固性低血糖及智力发育低下的儿童,却有着惊人的速算天赋。魏坤琳蒋昌建诚然,“中国雨人”的现身,与此前这个节目中出现的所有超级天才相比,是在极度的反差感中,带给了观众久久回响的震撼与思考。与那些一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精英级天才相比,像周玮这样的天才,还要遭受外界的嘲笑、冷眼和质疑,为此,Dr.魏坤琳愤愤不平地说:“他是完全意义上的天才,外界的教育不仅没有给他任何的加分,还要面对别人泼来的脏水,往钻石上撒灰!”甚至连主持人蒋昌建在接受采访时也是双眼含泪地说道:“在中国,也许有很多像周玮这样的朋友,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浪费了他们。我觉得这个节目是一个礼物,送给这些非常了不起的朋友们。不要以为他只是照亮了这个舞台,照亮了他自己,其实他照亮的是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机制和体制让这种人才脱颖而出?有什么样的机制和体制保证这种人才的正常待遇?”他的这一席话,令人振聋发聩,发人深省。郭敬明韩寒蒋方舟想必大家都知道韩寒与郭敬明吧?他俩都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走出来的名人。他俩的文章写得怎么样?我没看过,也不值得我看。他俩又是如何成名的?我也不知道,但肯定有幕后团队在帮他们进行文化包装与运营推广。我想说的是,在写作的某一块领域,他俩肯定是有天赋的,而且韩寒竟然还是高中肄业生,这可能会令某些痴迷他的粉丝大跌眼镜。至于新概念作文大赛,其创始人即已故作家赵长天在年创立新概念作文大赛时曾经说了一句话“我们想让那些具有文学天才的孩子有机会走出来,他们可能数理化(即《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成绩不够好,让他们也能进入名牌大学。”,这就是赵长天创办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初衷。事实上,很多人也因获奖而被某些大学破格录取,尽管他们的高考成绩远远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就拿青年美女作家蒋方舟来说,她也是被清华大学降低60分而调档破格录取的,这让一帮网友恨得牙痒痒,羡慕忌妒恨。贾平凹苏童徐则臣莫言(管谟业)杨启宇沈从文王十月郑小琼说完天赋,回归主题。在我所知道的作家当中,绝大部分作家还是文科生,而且是正宗的中文科班生,所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惯有的普通逻辑也无可厚非,譬如贾平凹,他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譬如苏童,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譬如徐则臣,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也有部分作家是后来进修中文专业的,譬如莫言,他就先后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进修过。也有部分作家完全是学理科的,譬如杨启宇,他来自四川省的自贡市,毕业于成都大学数学系,他既是数学家又是诗人,著有《无穷大史话》《杨启宇诗钞》等,现为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也有部分作家完全是学工科的,其实工科和理科性质差不多,要不然中国为啥有那么多嵌以“理工”二字的大学呢?别的作家我暂时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无名之辈,那就是我啦,他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是正宗的工科生。也有部分作家什么学科也没有,完全是倚仗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勤奋、学习与实践才小有成就,然后就去那个什么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培训一下,也算有个体面的红本本,譬如众所周知的沈从文,据说是小学毕业,但他却是举世皆知的大文豪,亦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选;譬如王十月,据说他初中肄业,但他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类,参选作品《国家订单》)。至于著名打工诗人郑小琼,她是中专生,毕业于四川省南充市的某所卫生学校,若论她的学科,真不好随便定义,于我看来,可划为无学科行列。咪蒙(马凌)周冲唐七公子时下,新媒体的内容创业如火如荼,有文字,有声音,有图片,有视频,但在文字这一版块,有两个人却异军突起,其中一个人是咪蒙,原名马凌,据说她是山东大学的中文硕士,曾在《南方都市报》工作过多年;另外一个人是周冲,她曾是某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必然毕业于某所大学的中文系。她俩都属于正宗中文科班生,但我看过她俩的部分文章,几无艺术性。个人认为,她俩充其量就是一个写手,顶多就是一个顶尖写手,而不是创作,所以不应该纳入作家行列。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白菜萝卜,各有所爱,她们的文章却迎合了许多女性读者的心理,激发了女人的共鸣,加上选题也不错,所以在这个商业社会,她们赚得盆满钵满。在这里,有一个网络作家我要特别提一下,她就是唐七公子。目前,以古装、仙侠、玄幻和爱情为主旨的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在热播,剧本就是取材于唐七公子所写的古风言情长篇小说。据说,她读书时喜欢看《山海经》,而且,她的作品《岁月是朵两生花》曾参评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她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这是我望尘莫及的,估计此生永远也写不出来,毕竟写作领域十分宽广,人不可能什么都擅长,她能写的我写不来,我能写的她写不来,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于此,也正好诠释了“高手往往在民间”的俗语。慕容雪村(郝群)写作其实是一件相当隐秘的事情,它充斥着孤独、寂寞、辛劳、清苦与煎熬,当然,写作也是个人的事情,你愿不愿意写,没有人强迫你,至于写得好不好,它却与每个人的职业身份、思维习惯、个人经历、兴趣爱好与勤奋程度有关。曾有一个大学校友对我说:“我是学法律的,因为缜密严谨的职业思维习惯,有时心血来潮,想写篇文章,可就是写不出来。”他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我记得著名网络作家慕容雪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所学专业就是法律,所以我个人认为,兴趣爱好才是最大的推动力,其他无非皆是冠冕堂皇的托辞。行文至此,还是就某些人针对我的问询简要陈述一下自己。我在高中阶段学的是理科,在大学阶段学的是工科,更要命的是,大学竟然没有开设《语文》课程。我是年才正式开始写作的,时年刚好迈入而立之年,也就是说,30岁之前,我过得糊里糊涂、浑浑噩噩,没有写作的兴趣爱好,不知文学为何物,我也没有有意识地去阅读一本书籍,钻研文学与写作之道,真的是荒废了太多的岁月与时光。30岁之后,我才半路出家,此后才会写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我完全是在漫长的随心所欲的写作过程当中,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作者本人个人认为,理科学得好是有助于写作的,因为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没有强大的理解能力,如果你连题目都看不懂,看不透彻,你如何解答《代数》《几何》《高等数学》那些抽象的数学题目。另外,我又想到了一个定律,那就是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诚如其言,写到今天,我应该也付出了一万个小时吧,所以才慢慢地悟出一些门道,写起文章来亦算驾轻就熟。最后,不妨以一段话做个总结吧。写作与学科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作为半路出家的非文科生来说,在拥有一定天赋的情况下,在持续维持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仍需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较之于正宗的文科生,他所走的路将会更艰辛、更坎坷、更崎岖,一则缺乏大学期间的文学熏陶,二则缺乏必要的需要拓展视野的人脉圈子,所以他若要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换而言之,非文科生先是阴差阳错地学了理科或工科,只是后来出于个人兴趣,抑或需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又不得不通过后天的学习重返文科生所走过的旅途,以达成自学成才的境界,但是,青春只有一次,光阴不会回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此时此刻,他踏入写作的门槛却晚了若干年。(全文完,感谢阅读!)
湘南徐工文化工作室
姓名:徐颂翔
身份:独立作家
自由撰稿
跨界中年
超级奶爸
邮箱:songka.x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