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人都是上场的士兵,每一位平凡的人都在尽力推动这场战斗的胜利。而对于尚未踏进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这场战斗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这次,几名在校大学生在全国各地为读者带来他们亲历之事,亲笔之言。
这个贯穿皇庭广场和会展中心的路口,每次通过都需要等很久。有时候过马路的人多了,司机们甚至需要等两个红灯的时间,而现在却畅通无阻。深圳晚报记者高灵灵摄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
作者:徐烁
坐标:西安
职业: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
我的学校在武汉,1月7日,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我和室友打算去外面吃饭,临出门她边戴口罩边对我说:“你不戴口罩吗?微博上说武汉最近有好几个人得病毒性肺炎了。”我当时并没有把这些报道放在心上,还和她开玩笑:“没事,我身强体壮不怕病毒。”当时我们学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防护意识不高,街上戴口罩的人也不多。
1月11日,由于实习,我从武汉飞到深圳。下飞机后,亲戚开车来接我和爸爸。路上听他们说香港最近对武汉籍入境人员查得比较严,让我也多加小心。当时我依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1月13日,我正式去实习单位报到,在实习一周之后,疫情愈发严重,单位给大家发了医用口罩,从那以后,只要出门,我一定会戴上口罩。我发现,无论是拥挤的地铁4号线,还是福田区图书馆,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大家基本上都戴着口罩。
1月23日,医院普遍存在医疗防护物资短缺的情况,便在淘宝上下单N95口罩和医用手套、帽子,寄给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虽然数量不多,但我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几天朋友圈的同学们医院接受爱心捐赠的公告,很多同学还自发组织捐款募集物资。
在武汉学习、生活了三年,它注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替代一部分。我的室友都是湖北人,他们现在正和湖北人民一起抗击疫情,全国人民都和他们站在一起。希望这场战役打赢后,武汉的樱花依然迎风盛开。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给父母打“预防针”
姓名:林末
坐标:深圳市南山区
职业:暨南大学大四学生
1月20日,钟南山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人传人,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重性,并赶紧在网上下单买了50个口罩。
然而,预防病毒,我还肩负着一项重大任务,那就是给我父母打好“预防针”。
年前,母亲忙着搞卫生,父亲在清点家里的菜。直到他们忙活完,停下来看到手机信息时,才慢慢意识到有新型冠状病毒这回事。母亲有点害怕地问我:“这个‘人传人’,是要接触感染了这个病毒的人才会被传染吧?”我说:“对,但你怎么知道路上的人有没有感染这个病毒呢?”我妈渐渐严肃起来:“那怎么办?”我说:“我们出门戴口罩防护,我在网上买了,年前可能可以发货。”
我以为我的宣传到位了,没想到我妈接着就说出了网上流传的金句:“非典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每天戴口罩呀?”
虽然每次我走到客厅宣传的时候,不一定能得到热切的回应,但我能感觉到父母的细微变化,一开始父亲是基本不参与这个话题的,母亲偶尔回应两句,客厅便归于安静。后来母亲在手机上也看到相关的新闻,在家里念最新的消息,说她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wanbao.com/hkrbrc/13387.html